身体健康监测、日常服药方法...居家养老健康如何管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希望居家养老的长者比例,在各国都超过80%。居家养老应当注意自主或在照护者帮助下的 健康 管理。

首先是对本人 健康 状况的观察记录,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命过程建立 健康 档案,以便早期发现身体异常情况,在就医时为医生提供诊治的重要参考依据。

其次是保持和增进身体 健康 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即使得了常见病也病得轻,好得快。


身体情况的观察记录


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的测定对了解身体状况十分必要。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测定,并将测的数据记录下来,对于了解身体状况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

体温的测量

将腋下的汗擦拭干净后,把体温计前端抵住腋下中间,体温计向下倾斜约45º,夹紧大约10分钟后取出体温计观察。正常值为36 37 。身体虚弱,卧床的长者,可用棉垫塞在腋下,帮助固定体温计,使其紧密接触身体,有偏瘫的长者可在健侧测量。


脉搏的测量

测量时手握长者腕部,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排,轻按长者拇指根部一侧动脉,安静状态下至少计数半分钟到一分钟。注意长者脉搏的频率(一般在60 100次/分),感觉脉搏跳动的力度强弱、规律性(均匀或者不均匀,早搏、停顿)。

呼吸次数

观察长者胸部呼吸时的上下起伏,测量呼吸次数。正常范围是15 20次/分。

长者如果意识到被测量时,有时呼吸会加快,所以可以在测量脉搏时在长者不知不觉中顺便测量呼吸。同时注意呼吸者,有无哮鸣音或呼吸音粗重。

血压的测量

在安静放松的状态2 3分钟后测量。血压计袖带套在肘关节以上2 3cm,坐位时与心脏位置同高。一般每次测量3次,取最低值,或者测两次,取平均值为准。有偏瘫的长者,测量健侧。每天在同一时间,一般上午9时测量,必要时下午4时再测一次。

正常值范围:收缩压90 139mmHg;舒张压60 89mmHg。

测量血压要避开进食、沐浴和运动后1小时内,每天应当在同一时间测试。

尿便的观察

尿:尿量、尿色、排尿次数。正常的尿液呈淡黄色,清亮透明。

大便:便量、便色、形状、排便次数。正常大便呈土黄色,质地柔软,成形。

饮食的观察记录

包括进食量、食欲、饮水量。

每张表可记录一周的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的测量结果。各种数据分别以不同颜色的点表示,将点依次连接,可让一周的变化一目了然,包括进食情况、次数,进食量,食物性质种类,食欲,尿量、尿色、尿次数,便量、次数及形状。尿便的量用估计值,长者带有尿裤时,可测量尿裤质量。

身体状况观察记录表

一天中 健康 状况核查表

服药的方法与管理

正确的服用方法

高龄者一般多病,服用的药物较多。由于他们常有视力减退,因而易服错药。认知障碍症者常会发生服药过量事故。即使对症服药,服用方法不对,也可加重毒副作用。为防止服药事故的发生,请注意以下事项:

1、看病开药时,一定告诉医生是否在服用其他药物,以免重复或药物冲突。2、确认药物的种类和剂量。3、服药时确认药物从包装取出,防止连包装服药引起不适。4、忘记服药时,不要自作主张把忘记服的药物凑在一起补服,这样做可能因剂量过大 而加重毒副作用。应当听医生的指导。5、服药有效果时,不经医生同意不可擅自停药。

口服药医嘱缩略语含义对照表

遵守服药时间

1、隔一定时间服的药物。为了保持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每隔一定时间要服用,哪怕长者在睡觉,也要叫醒其服药。2、顿服药,如抑制疼痛发作的药物,在有必要时服用。3、饭前服药。饭前30分钟服药,胃空之时药效易于发挥的药,多是降低血糖值、止呕、增进食欲的药物。4、饭后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饭后30分钟以内,胃中残留食物时服用。5、饭间服用的药物,为防止胃内食物影响药物吸收,在饭后2 3小时服用。6、睡前服用睡眠中或早晨生效的药物。便秘药如果夜间忘记服用,也可以清早空腹用。

对于有吞咽困难的长者,与医师商量更改剂型,使用增稠剂,或使药物变成糊状,便于安全服用。

药物易于服用的窍门

口服液:加入增稠剂使之成糊状,和果冻、布丁混合。味苦的药可以混合白糖等减弱苦味。粉剂:将药物包裹在米纸内或布丁、果冻混合,或与增稠剂及少量水混合后置于舌后方。

严守服药剂量

服药量并非越多越好,应当严守服药剂量。因为忘记服用后把漏服剂量追加一并服用,常引发危险,不可为之。

片剂、胶囊剂

如果难以吞咽胶囊或片剂,与医生商讨改变剂型(片剂改粉剂)。


舌下含服的药物

舌下含服的药物是经过舌下静脉吸收的药物。药物放置于舌下,慢慢溶化吸收。注意不要使长者喝水或吞服。

数药同服时,要与医师商量。医院开出的药物和市售药物并用时,要先与医师商量。

出现副作用立即停药:如服药后出现面色改变、皮疹、食欲不振等异常现象,立即停药并找医生商量。

注意事项

服药过程

1、尽可能让长者坐起服药(防止误咽)。2、服药前,喝些温水湿润口腔,防止口腔干燥,使药物黏附于口腔内,难以下咽。3、服药时要多喝水,加快药物溶解吸收。否则药物附着于食道或胃内易引起溃疡。4、药物进入口腔后,越深入喉咙,越易吞咽。5、服药后,照护者要让长者张口检查,确认药物无残留。6、服药后,保持座位观察有无异常情况。

照护者的准备工作

1、服药前必须确认药物的种类和数量。2、对认知障碍症长者一定要将药物剥离包装后给其服用,以免长者连包装吞下。3、对于不能正确掌握服药剂量的长者,事先将药物分离后按指定剂量分次分包,以便服用。

药物的正确保管方法

药物应在避光阴凉干燥处保存。内服药与外服药分开保管。要放在固定处,以便随时取用。

有些药物如:栓剂、眼药、水剂等应当放冰箱保管。

要服用的药物,分日分时,按照每次服用的品种、剂量分别集中保管,以免错服、漏服。利用市面销售的防止漏服的药盒(或者自制),存入一周早、中、晚的药物。最好有两盒交替使用。


应保管好所服药物的说明书,最好连包装盒或瓶保存,保留药物相关信息。看病时告诉医生,以免开出药效重复或有冲突的药物,导致混淆或错服,增加毒副作用。


预防感染

长者多有免疫力减弱倾向,到了要照护状态时抵抗力更会低下,稍不注意,易发生细菌感染,进而诱发身体已有疾病的恶化,甚至威胁生命。所以,应当注意预防感染。

主要感染途径

1、飞沫感染,如咳嗽、打喷嚏等。

2、接触感染,如接触污染物等。3、经口感染,如饮食不洁等。4、经皮感染,如伤口,蚊虫、虱子、螨虫叮咬等。5、媒介物感染,主要是污染水源、土壤、尿便、血液等。6、特别是流行性感冒易于流行的冬季或出现褥疮时,更要警惕感染。因此照护者在照护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清洁,避免交叉感染十分重要。

预防感染的要点:保持清洁是基本原则。

洗手

照护操作前后,必须洗手,这是预防感染的的基本原则。洗手时不能敷衍,要认真用消毒肥皂或洗手液,仔细清洗。在接触尿裤、尿垫及尿便的处理前,更要戴上塑胶手套。

漱口

照护前后,外出回来必须漱口。用茶水或乌龙茶漱口清洁效果更好。

正确的漱口方法: 1、含水后漱口腔10 20秒钟,1 2遍。2、漱喉咙10 20秒钟,1 2遍。

身体清洁

早起刷牙,饭后漱口,清洗假牙,勤洗手。排泄后清洗阴部,保持清洁干燥。室内清洁,空气流通。

床周围要用专用抹布频繁清扫。污物、垃圾要用塑料口袋装好,扎紧袋口后,丢进专用的垃圾箱。

寝具、睡衣等经常清洗、晾晒。要保持营养平衡、睡眠充分,保持心情舒畅。


预防感染的9点注意事项

预防脱水

长者体内积蓄的水分减少,尿量增加,特别是仗着感觉迟钝,不易感觉口干,因而饮水少,易发生脱水现象。对此照护者应当细心观察,防止脱水现象发生。

常见的脱水原因有:

1、喉咙干燥的感知迟钝化。2、吞咽困难造成回避饮水的倾向。3、食欲不振,进食减少引起摄水不足。4、不愿麻烦人照护解手而减少饮水。5、高龄者的脱水症状如果不仔细观察难以及时发现,有时会危及生命。

脱水状态引起的疾病很多,如轻度意识障碍、幻觉、错觉等。血液浓缩易致心脏或脑血管栓塞,冬季与夏季多发病。

出现以下情况时易于发生脱水,应当严密注意:1、在有发热、咳嗽、痰多时。2、在服用利尿剂时。3、有呕吐、腹泻时。 脱水的征兆


脱水的正确方法

补水方法

高龄者每天摄水量应不少于2600ml,其中1000ml在进餐时补给,余下部分通过饮水获得。照护者应注意餐后及下午吃点心后让长者补充水分。如果长者饮水不方便,可采用果胶把茶水制成果冻状的茶冻,或加入增稠剂(如藕粉等淀粉类)补水。进餐时必须补充水分。

一般来讲,正常饮食状态下,体内会产生约400ml水分,故长者每天至少应当饮水1200ml,约合150ml一杯的杯子共8杯水。(1000+1200+400=2600ml)。

具体大概的补水量:每天应当补给1200 1500ml,早、中、晚、睡前服药时喝一杯水(200ml),加起来800ml。此外上午10时,下午3时吃些茶点,以两杯计算,共(800+400=)1200ml。但要注意:茶、咖啡等有利尿作用,喝进后尿量增加,反而导致补水不足。


呕吐、腹泻的对策

呕吐、腹泻的事后处理很重要。特别是呕吐,很可能由于隐藏的疾病引起,重要的是观察呕吐物的性状,以供诊断。

注意: 有以下情况时应当去医院,不要擅自给长者服用呕吐。、止泻药物。1、呕吐:定期呕吐、饭后呕吐,伴有头痛、恶心。2、腹泻:长者大便与平常的黄软便性状不同,伴有恶臭,并有发热、腹泻或软便次数较多,这些均属异常,应当引起警觉,防止错漏较严重的疾病,延误治疗。


感冒的对策

对于长者,感冒是万恶之源,应当时常小心预防。如果感冒了要积极处理,力争尽快治愈。此外感冒也可能是肺炎的先兆,恶化时甚至导致死亡,尤其要注意,不可掉以轻心。

1、保持安静,卧床静养,注意保暖,保持体力,减少消耗。如果有发热,应当先采取物理降温。体温在38 以下时,可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头部、枕部。2、保持20 的室温和60 的湿度。用加湿器或室内挂湿毛巾加湿。3、给长者多饮水。用淡盐水漱口,以便排出在喉咙附着的感冒病毒。4、出汗多时,用热毛巾擦身,更换干燥的睡衣裤。为了防止保温过度,影响身体散热,不提倡用或长时间用电热毯。5、长者高热不退,持续24小时以上,应当看医生,之前不要擅自给长者服用退热或抗感冒药物。


痰的预防和对策

排痰不畅会诱发肺炎和呼吸道阻塞、呼吸困难。预防排痰困难,首先要保持室内和喉部的湿度。

预防

经常补充水分,保持室内湿度在60 。用空调时,避免冷热风直接吹到长者,以免引起脱水。

对策

1、频繁用茶壶给长者饮水。2、吸入蒸汽,湿润喉咙和呼吸道,以稀释痰液。3、戴湿口罩。4、在医生指导下用化痰药,可用吸引器吸痰。5、使长者取俯卧位,腹部用棉被或垫子抬高,上半身放低,使痰易于排至喉咙吐出。


防止跌倒

跌倒,是长者的大忌。长者的心脑血管和血压调节功能弱化,体位的快速变化会导致体位性低血压、脑缺血引起眩晕,加之平衡机能的衰退,极易跌倒造成头部外伤、骨折、心脑血管意外,引起严重后果甚至死亡。所以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防止跌倒。平时要有所防备,使得万一跌倒时,长者懂得自我保护,以减少损伤。

家中

室内的无障碍化改造,减少地面的堆积物和障碍物,消除高度差和不平整。室内地板,走廊、卫生间、浴室地面、浴盆要有防滑处理。

走廊、楼梯、卫生间等

设置扶手、栏杆并加热照明。

起居习惯的注意

1、不要起床过猛,不要起身过猛。

2、不要回头过猛。3、不要站立穿脱裤子。4、不要快速上下楼梯。5、不要登高取物。6、根据体力,行动时在室内扶着栏杆扶手,在室外用拐杖。7、调整床、椅高度,使得坐位时双脚平稳着地。8、尤其在夜晚提倡男性长者坐着小便,防止一过性低血压、脑缺血,引起晕厥跌倒致伤。

适当进行 体育 运动

锻炼强化四肢和腰背肌肉力量、伸展性以及平衡机能。太极拳是一项值得推荐的体能训练运动。它集柔韧、平缓、力量、伸展、平衡、灵活于一身,能全面锻炼身体肌肉关节,对防跌倒有益。但是长者要注意在练习时,适当抬高身体重心,减轻膝关节的过大负荷,减少膝关节劳损。

跌倒时注意事项

万一不慎要跌倒时,尽量屈膝,降低身体重心,可能时选侧身倒地或向前扑着地,避免仰面朝天头后部碰撞。这样有可能降低跌倒损伤的危险程度。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