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江苏的自然地理特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7

简述江苏的自然地理特征

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江苏地理上跨越南北,气候、植被也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

简述湖北的自然地理特征

额,不好好考试还玩手机呢。

简述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面积狭小,人口稠密;海岸线曲折,港湾优良;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多火山地震。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冬季较温暖,夏季较凉爽,降水丰沛。矿产贫乏,林木丰富。

简述重庆市的自然地理特征

重庆位于东经105°17'-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溼润气候,年平均气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8℃,夏季平均气温在27-29℃,日照总时数1000-1200小时,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温润多阴、雨热同季,常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素有"巴山夜雨"之说。辖区东西长470公里,南北宽450公里。地界东临湖北、湖南,南接贵州,西靠四川,北连陕西。重庆幅员辽阔,域内江河纵横,峰峦叠翠。北有大巴山,东有巫山,东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娄山,地形大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起伏较大。
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成层性明显,分布著典型的石林、峰林、溶洞、峡谷等喀斯特景观。主要河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等。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流程长达665公里,横穿巫山三个背斜,形成著名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即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嘉陵江自西北而来,三折入长江,有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即嘉陵江小三峡。
重庆中心城区为长江、嘉陵江所环抱,夹两江、拥群山,山清水秀,风景独特,各类建筑依山傍水,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素以美丽的"山城"、"江城"著称于世。特别是美丽迷人的"山城夜景",每当夜幕降临,城区万家灯火与水色天光交相辉映,灿若星河,蔚为壮观,堪称奇观。钟灵毓秀的山川地理孕育了集山、水、林、泉、瀑、峡、洞为一体的奇特壮丽的自然景观。最负盛名的立体画廊长江三峡奇峰陡立、峭壁对峙,以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而驰名,千姿百态,各具魅力,更有流晶滴翠的大宁河小三峡、马渡河小小三峡。唐代大诗人李白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放歌三峡,留韵千秋。神奇的自然地理还造就了有天然基因宝库之称的南川金佛山、全球同纬度地区唯一幸存最大的原始森林江津四面山等自然资源富集之地,乌江、嘉陵江、大宁河等江河峡谷风光,以及长寿湖、小南海、青龙湖等湖泊风光。

简述湖南省的自然地理特征!简述!急!

地形多山地丘陵,其次为平原,山间河流分布广阔。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简述封开县的自然地理特征

封开县境内位于北纬23°13'~23°59',东经111°21'~112°02'之间,北回归线经过封开县,有北回归线上的绿洲之称,总面积为2723.43平方公里,地形呈东北—西南斜长形分布。山峦起伏连绵,属典型的丘陵地带;地势大体为东西两侧高,东部多高山峻岭,最高的七星巖顶海拔高度达1274.4米,西部则多延绵起伏的丘陵,北端开口、南端闭塞、形成凹字槽状地貌。县内河流纵横交错,西江、贺江贯通全县,水陆交通十分方便。

森林覆盖率达72.7%,年产松脂2万多吨,为中国县级之冠;境内水资源丰富,河流年径流量1456.1亿立方米,
是中国唯一以县命名的“国家地质公园”。封开县有虎鼻山、塔山、都平、大冲水库、七星河水库、麒麟山、白垢7个森林公园,面积312652亩。封开县地处粤西边陲,西江经济走廊的中部。东面与德庆县毗邻,南面与郁南县接壤,东北面与怀集县相连,西北面与广西苍梧、梧州市、贺州市交界。封开县素有“两广门户”之称,是通往“珠三角”及大西南的“咽喉”之地。

简述长江经济带的自然地理特征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长河,干流流经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九省二市,干流全长6300km,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它自西向东横贯我国中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长江流域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支流湖泊众多

简述封开县的自然地理特征气候

自然地理特征: 封开县是广东省肇庆市下辖县,位于北纬23°13'~23°59',东经111°21'~112°02'之间,北回归线经过封开县,有北回归线上的绿洲之称,总面积为2723.43平方公里,地形呈东北—西南斜长形分布。山峦起伏连绵,属典型的丘陵地带;县内河流纵横交错,西江、贺江贯通全县,水陆交通十分方便。

气候: 封开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全年气候温暖,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20.9℃,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480.0毫米,降雨量分布大致呈南部略少,北部稍多;年降雨量的分布极不均匀,干溼季节明显,大体上夏半年多、冬半年少,降雨量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占年总雨量的77%。

简述我国3大自然地理特征

1)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阔。季风环流使东亚大气执行发生明显改变,也大大改变了气候要素的组合形式与分布规律。季风的强弱和影响的范围,各年不同,各月不同,但季风在一年中的交替和南北推移,对我国自然景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东部和西部的差异以及东部季风区自然地带的南北递变,在很大程度上受季风的控制。我国亚热带有着广阔的面积,从南到北跨纬度12°之多,我国的亚热带植物在世界同类植物中所占面积也最大。广大亚热带地区不像世界同纬度许多地区那样表现为荒漠或草原,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在高温季节降水丰沛,气候温暖溼润,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发达地区。
2)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有很大比重。青藏高原雄踞我国西部,高原上耸立著许多著名的高大山系,位于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高山高原,占国土面积的25%。我国东部有广阔的平原,其间也散布著许多中山、低山和丘陵。在自然地域分异中,水平地带与垂直地带犬牙交错。不同水平地带内的山地各具不同的垂直带结构,从而加深了我国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我国自然地域分异具有世界罕见的独特性。特别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500米,面积约为国土总面积的1/4。它的存在极大地破坏了通常的水平地带结构。高原上的土壤、植被既与同纬度低海拔的水平地带不同,属于垂直地带性的高寒型别,又与同纬度的山地土壤植被有明显区别。而型别相似的土壤植被在高原上分布的海拔界限也远比同纬度的山地为高,植被的旱生性也比同纬度的山地强烈。
3)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土壤、生物资源丰富。在我国,某些从地质时期(主要是新生代)承袭下来的因素,在现代自然界中仍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第四纪冰川作用远没有欧洲、北美同纬度地区那样广泛、强烈,生物演化受到的影响较少,所以生物种属(包括特有种属)特别繁多,地理成分复杂,分布亦比较混杂。古代红色风化壳分布范围很广,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但甚至在大兴安岭还可见到。在现代土壤中也可能反映古代红色风化壳的残留特征。对历史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许多自然痕迹,必须和现代自然过程比较才能获得合理的解释。
4)人类活动使自然界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国历史悠久,长期的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加速或延缓了自然景观的演变过程,强烈地改变着自然面貌。
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开垦草原,砍伐森林,疏干沼泽,圩湖筑垸,围海造田,修塘筑堰,开河修渠,在祖国大地上开拓了十多亿亩耕地,培育了许多作物和牲畜品种,建成了都江堰、大运河等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解放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 *** 的领导下,发展生产,改造山河,使过去经常氾滥成灾的黄河、淮河、海河等重要江河得到了治理,修建了许多水库、分洪、滞洪和水利枢纽工程,发挥了防洪、灌溉、发电、运输等多方面的综合水利效益。营建了大面积防风固沙林与海防林,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同时也使祖国的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但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复杂的,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由于带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也使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例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产力低下,固然有其自然因素,但和历史上砍伐森林、滥垦草原、破坏植被等人为因素也直接关联。严重的水土流失,又引起黄河下游的河流演变与洪水氾滥,造成华北平原的旱、涝、盐、碱、风沙的危害。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地和浑善达克、科尔沁等地沙丘的出现,也是人类活动破坏草原使草场退化,风沙漫延的结果。不合理的砍伐,过度的捕猎,使森林资源、野生动物大为减少,甚至绝迹。二三百年前祁连山“野牛出饮,数以千计”的情景,已不复见。大兴安岭的黑貂、麋鹿(又名四不象,Elaphurus dividianus)也已绝迹。我国林木种类丰富,但森林覆被率只有12.98%,和世界许多国家相比,和经济建设对木材的需求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