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胆小的皇帝们(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一)

中国的封建王朝 历史 漫长,皇帝有几百位之多,这些皇帝中有英明的、有昏庸的、有无能的、有残暴的,有意思的是有些朝代的皇帝虽然绵延十几代,性格上却依然有极强的共同特质,比如明朝,皇帝们给人的感觉就是奇葩,当然也有朱元璋这样明断果决的皇帝,但更多的是给人一种奇葩的感觉,正德皇帝喜欢玩儿;嘉靖帝是一门心思的修道成仙;万历皇帝就更牛了,几十年不上朝;天启皇帝做的一手好木匠活;反正明朝的皇帝给人的感觉就是奇葩。还有一个朝代的皇帝们的性格特点也十分的突出,这个朝代就是宋朝,宋朝的皇帝们有什么特点呢?就是胆小。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也是一个著名的皇帝,历来有唐宗宋祖之称,能和唐太宗李世民并称,可见宋朝开国皇帝绝非一般君主;在宋太祖赵匡胤手里,动乱了几十年的五代十国结束了,遗憾是赵大死时山西的分裂政权北汉没有统一,另一个遗憾则是后晋石敬瑭割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没有收回;宋太宗继位后继承了宋太祖的遗志,统一了北汉,同时也立志收回燕云十六州。为此,宋太宗连续发起了两次北伐,但均遭到了失败,尤其是第二次北伐时的高粱河战役,险些被俘虏,从此太宗皇帝彻底打消了收回燕云十六州的念头,这一决定也成为北宋后来的国策。问题在于,这两次北伐的失败不仅仅给太宗皇帝心里蒙上了阴影,甚至给整个有宋一代都蒙上了阴影,整个有宋一代,很多皇帝都对来自于北方的威胁十分的恐惧,恐惧到变态的程度。

(二)

先说宋朝第一个将胆小这一特质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皇帝宋真宗,这位皇帝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其实本来是轮不上这位老兄做皇帝的,但这位老兄确实有做皇帝的命,他的两个哥哥都早早的一个疯掉了一个死掉了,所以顺理成章他成了太子,后来又顺利地登上了帝位。

景德元年秋,执掌辽国朝政的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发起了对宋朝的征讨战争,一路势如破竹直逼黄河岸边的澶州。消息传到汴梁朝廷后引起了一片惊慌,宋真宗也惊惧不已,问计于群臣,很多大臣主张迁都避敌,这时宰相寇准站了出来,他首先严厉驳斥了迁都的主张,认为提出迁都者应该被斩首,并进一步分析了局势,认为如果迁都,势必造成人心动摇,敌人将趁虚而入,到时候国家也就保全不了了;而如果皇帝御驾亲征的话,士气将大振,就一定能打退敌人。宋真宗虽然怕得要死,但思来想去也知道寇准说的对,于是便勉强采纳寇准的意见御驾亲征。

大军到达韦城时宋真宗的恐辽病犯了,说什么也不走了,要退兵,寇准只好再来劝驾,告诉他现在的情况危急,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进军将使河北诸军士气振奋,后退将使军心焕散、百姓失望,敌人趁机进攻的话连金陵都保不住。宋真宗这才同意继续进军。大军渡过黄河进入澶州城后,宋军士兵果然士气大振,因为士兵们看到了皇帝的黄龙大旗。宋真宗又在寇准的请求下登上城楼以鼓舞士气,宋军官兵斗志更加旺盛。因为此前在澶州前线宋军用床弩射杀了辽国大将萧挞览,此时宋朝皇帝也来到了前线,辽军气势大挫,以英明著称的辽国萧太后也感到局势对辽军不利,于是派人到宋朝要求议和,注意,充分展示宋真宗胆小怕事、畏敌如虎的机会来了。

辽国要求议和,对宋真宗来说简直是巴不得的事情,肯定是点头答应了,正在北城的寇准听到消息后赶过来劝阻说辽军已是强弩之末,正是打败他们的大好时机;前线统军大将杨延昭也来信说辽军已人困马乏,我军士气高涨,应趁此良机扼守各路要道,对敌围而歼之,然后乘胜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当时澶州城周围的宋朝军民多达几十万之众,而且士气高昂,援军又源源不断的赶了过来,从辽国方面说辽军属于孤军深入,后路不稳,一旦不能取胜后果不堪设想!

可见,形势的发展已对宋朝极为有利,如果做的漂亮一些,完成太祖、太宗两朝未竟之业不是没有可能,总之,胜利的天平已经偏到了宋朝一边。

但可惜的是宋朝碰到的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碰到的是胆怯窝囊的宋真宗,于是吊诡的一幕出现了,朝中随宋真宗出征的大臣不是只有寇准一个,而是有很多,这些大臣们当然明白宋真宗的心意,一路的风餐露宿、吃苦受累不说,打仗这玩意儿可是要死人的呀,打赢了风光的是寇准,可打输了赔上性命的可是大家伙呀,风光也不能让你寇准全占了,于是群臣们纷纷上书支持议和,并且联合起来攻击寇准拥兵自重,事情都这份上了寇准自然不能再进谏了,再进谏那就是真的不识抬举了。

所以中国史书上对佞臣的批判是很严厉的,中国古典小说、戏曲里对佞臣的痛恨和鞭挞也是最无情的,原因就在于这些佞臣们身居高位,做出的每一个决策的出发点从来都不是真正的为国为民,他们的出发点只有一个:皇帝的喜好;只要能使皇帝高兴就是毁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又算什么?与我何干?反正我的荣华富贵能保住就行。

没了寇准的劝阻宋真宗可以专心议和的事情了,按辽国方面提出的条件,宋朝要归还周世宗柴荣时期占领的瓦桥关南的土地,宋真宗对于割地还是不能接受的,但又怕丧失了这次议和的机会,对即将出使辽国谈判的曹利用说:“只要不割地,能讲和,契丹就是索取百万钱财,也可以答应。”曹利用又问底线是多少,宋真宗回答:“如事不得已,百万亦可。”寇准知道后私下拦住曹利用警告他说皇上虽然应允了百万,但你敢超过三十万我就取你人头。这句话吓住了曹利用,在辽国的谈判中曹利用果然不敢突破三十万的界限。辽国方面其实也怕谈崩了,从当时的军事形势看,辽国能打赢基本是无望了,就是能全师而退都算是辽国的重大胜利了,所以,盟约顺利签订,基本内容是:宋辽结为兄弟之国;双方以白沟河为界;宋朝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做为“军旅之费”;双方在边界开展互市贸易;

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做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得不到,辽国却做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得到了。这种吊诡的事情真是古今罕见。现在对于这个盟约的评价是多方面的,有人认为这个盟约为宋辽两国带来了百年的和平,两国人民因此受益极大;也有专家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澶渊之盟后宋朝送给辽国的岁币又通过贸易赚了回来,算起来宋朝不亏;其实这些算法都是从现代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的,并不能反映出千余年前宋辽双方的真实境地。不否认这个盟约对宋朝有有利的一面,比如享受了百年的和平,每年的岁币相对于战争的花销简直是少太多,但这些都不能否定掉这个盟约对于宋朝而言是带有屈辱性质的盟约,首先,这个盟约的签订意味着宋朝彻底放弃了属于汉民族核心区域的燕云十六州,要知道,从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的那天开始,所有汉人都认为燕云十六州总有一天要收回,就像今天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台湾早晚要统一一样,每一个中原王朝都为此而努力不止,而这个盟约的签订正式从国家层面承认了燕云十六州是辽国土地,这对宋朝官民士气的打击是严重的;其次,盟约签订的时期军事形势是对宋朝有利的,就是说在宋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不仅放弃了燕云十六州,而且每年还要送给辽国岁币,宋人孱弱的形象从此植根于周边少数民族的脑海中,其后西夏的反叛、越南的入侵、辽国又两次讹诈宋朝都跟这一事件脱不了干系,后人对宋朝积贫积弱的印象也来源于此;第三,这个盟约打破了古来已久的华夷秩序,什么是华夷秩序呢?从夏商周三代和更早时期起建立起来的以中原华夏民族为天朝上国、周边少数民族做为藩篱而对中原王朝顶礼膜拜的模式就是华夷秩序,从三代直到汉唐,周边民族无不对中原王朝俯首称臣,宋人第一次打破了这个秩序,居然和“蛮夷”之辈的番邦称兄道弟,在当时的宋人眼里也是耻辱之极。

有人分析宋朝对外孱弱的原因时总是喜欢从宋朝的制度或是辽国的国力上找原因,很少有人关注宋朝皇帝本身软弱的性格,其实做为一个专制王朝握有实权的最高统治者,其性格本身真的能决定一个王朝的“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