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姓简史,得姓始祖姬伯桥,和羊舌氏、羊氏有共同祖先羊舌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16
杨姓是中国的大姓之一,排在第六位,人口接近4300万。这个姓氏最初是对杨柳科杨属植物的泛称,后来成为了周代的国名,也随之成为了一个姓氏。杨姓在历史上曾建立了两个王朝,一个是存在37年的隋朝,另一个是存在46年的杨吴王国。杨姓的名人包括杨朱、杨雄、杨敞、杨震、杨坚、杨素、以及以杨继业为首的杨家将、杨万里等。此外,杨姓中还有一位著名的神仙,即二郎神杨戬。二郎神有三个姓氏,分别是李、赵、杨。在儒家文化中,他被定义为李冰的儿子,在道教中,他是赵昱,而在民间传说中,他是杨二郎。
杨姓的主要来源是姬姓,属于周朝王室,即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后裔。这个姓氏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西周末年建立的杨国,位于今山西省洪洞县一带,第一位国君叫姬尚父。姬尚父是周宣王的小儿子,也是周幽王的弟弟。杨国在历史上存在感较低,仅存在了100多年就被晋国第19任君主晋献公姬诡诸灭了。灭国后,杨国的族人以杨为姓。晋献公将杨地给了弟弟姬伯桥作为食邑。姬伯桥是晋武公姬称的二儿子,也是晋献公的二弟,同时也是晋文公重耳的二叔。
姬伯桥的孙子姬突(羊舌突)以羊舌为食邑,因此这个家族又以羊舌(今山西省境内)为姓。姬突的儿子叫羊舌职,羊舌职的儿子叫羊舌肸(xī),即羊舌叔向,是晋悼公姬周时期著名的外交家和政治家,与郑国的子产、齐国的晏婴齐名。因此,羊舌突是现在的羊舌氏和羊氏共同的得姓始祖。
羊舌肸的儿子羊舌食我(字伯石)这一代时,羊舌家族因祁氏牵连被灭族。晋国除了狐氏、赵氏、先氏、胥氏、郤氏、栾氏、魏派羊舌氏、智氏、范氏、中行氏、韩氏等世卿家族之外,还有两支颇具分量的大夫家族,即祁氏和羊舌氏。祁氏最著名的家主是祁奚,也就是历史上那位著名的“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祁黄羊。
祁黄羊的孙子祁盈这一代时,祁家已经非常混乱。祁家有两个家臣,一个叫祁胜,一个叫邬臧,他们追求另类生活,竟然玩起了换妻游戏,即“通室”。祁盈得知后,将二人抓了起来。然而,祁胜通过关节,找到时任上军佐的荀跞,荀跞又去找晋悼公的曾孙晋顷公姬弃疾,然后,晋顷公反而将祁盈抓起来处死了,罪名是叛乱。然后,晋顷公又把屠刀砍向了羊舌氏,罪名是助乱。就这样,在晋顷公即位后的第十二年,即前514年,羊舌氏被灭族。
羊舌食我的儿子羊舌道逃跑了,逃到了华山,居住在弘农华阴(陕西省华阴县),以祖宗封地杨邑为姓,改名为杨道,从此,弘农杨氏后代开基各地,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史称杨氏正宗。因为这一系杨氏的始祖是姬伯桥,所以姬伯桥也被尊为天下“杨氏”得姓始祖,即杨伯桥。而弘农杨氏的开基始祖则是杨敞,杨敞是司马迁的女婿,汉昭帝时期的丞相。杨敞的父亲叫杨毋害,杨毋害的爷爷是西汉赤泉侯杨喜。杨喜就是在东城斩杀项羽的五人之一。杨敞的玄孙杨震官居东汉太尉,号称“关西孔子”,关于他有个“四知”的故事。当他前往郡里路过昌邑时,从前他推举的荆州茂才王密任昌邑县长,去看望杨震,晚上又送给杨震金十斤。杨震说:“老朋友知道你,你为什么不知道老朋友呢?”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会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只好惭愧地离开了。杨震的儿子杨秉、孙子杨赐、重孙杨彪都是太尉,时称“四世太尉”、“东京名族”。而杨彪有一个儿子就是被曹操杀了的杨修。
三国一统为晋后,晋武帝司马炎的岳父杨骏、两任皇后杨艳、杨芷都是杨震的后代,都出自弘农杨氏。此外,和其他姓氏一样,杨氏也源于改姓。如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政策,把莫胡卢氏改为杨姓。在白族中,杨姓一直是主要姓氏,也属于汉化改姓为姓。在隋初,则有隋文帝为了表彰功臣宇文崇,下诏赐国姓杨氏。弘农杨氏在南朝时期因遭宋武帝刘裕清洗,不复当年兴盛,而在隋唐时期的杨素却是真正的弘农杨氏后裔。杨素是隋初的军事家、权臣,助杨坚一统天下,又助杨广继承皇位。那么,隋朝的建立者杨坚属于哪一支杨氏呢?在《北史·隋本纪》中记载,杨坚是“汉太尉震的十四世孙”,而据大历史学家陈寅恪推断:“从文帝母系来看,杨家本系可能是山东的杨氏。”
杨素死后,其子杨玄感起兵反隋,弘农杨氏都纷纷做出响应,这似乎便证明了杨坚一系并非弘农杨氏。但正是因为弘农杨氏名气之响,所以后世杨氏都以出身弘农杨氏为荣,这才有了“天下杨氏出弘农”之说。关于杨氏的播迁,自然发源于杨国,即山西洪洞,春秋时杨国为晋国灭亡后,杨姓便向西发展繁衍,先后迁入陕西、山西、河南。春秋战国时期,又有杨姓族人迁入江汉地区、江西、江苏和安徽。秦汉时期,杨姓有不少族人由湖北、陕西入川。自西晋永嘉之乱后,又先后遭遇唐代“安史之乱”、宋代“靖康之乱”,杨姓子孙为了避乱,大举南迁,主要以福建为迁播中心,进而迁到两广之地。而如今潮汕地区的大多杨姓居民都奉杨绘为始祖,他是宋仁宗时进士,曾先后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晚年弃官南下,创槎桥村(今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仙桥街道槎桥村),成为揭阳杨氏开基始祖。自此,杨氏一支在此繁衍生殖,并广播潮汕各地。而在广东揭阳市,还有另一支杨氏很兴盛,那就是位于揭西县凤江镇的凤湖杨氏。当然这一支也出自杨绘,因为这一支杨氏的先祖杨三阳原居槎桥乡,后移居揭阳,后历子杨公道,曾孙杨梅轩则移居凤湖,成为凤湖杨氏的开基始祖。明清时期,杨姓开始了大规模向海外迁移,多从福建、浙江、广东出发,移居的主要地区有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孟加拉、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
综上所述,杨氏主脉出自姬姓,血缘始祖应为周文王姬昌和周武王姬发,祖地则是山西洪洞。春秋前后产生两支杨氏,始祖分别是姬尚父和姬伯桥。而姬伯桥这一支杨氏逐渐发展成为大族——弘农杨氏。姬伯桥因此成为杨姓得姓始祖。而弘农杨氏的开基始祖则是姬伯桥的后裔杨敞。而使弘农杨氏中兴并得以发展的则是杨震。之后则有揭阳杨氏开基始祖杨绘和凤湖杨氏的开基始祖杨梅轩等。而杨氏著名的堂号则是弘农堂、关西堂、四知堂,这些都和杨震有关。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