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宦官崛起之路:皇帝精心策划出来的权力格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我们知道,唐代宦官专权,相较于其它朝代更为严重。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唐之宦官,其势十倍于汉、宋”。而我们回顾 历史 就可以发现,这种情况实际上与当时的文臣武将的不堪重用有着很大的关系。仔细分析一下唐朝的各方势力,宦官的崛起,本质上是皇帝出于平衡政治的需要,是皇帝维系统治的一种手段。

在任何朝代,武将都是受猜忌比较严重的对象,安史之乱后,皇帝对武将的信任降到冰点。高仙芝听说封常清在前线失利,就退保潼关,况且他有忘恩负义和贪财的前科,这时候还有侠肝义胆的哥舒翰为候补,朝廷怎能不怀疑高仙芝的忠诚度?哥舒翰借手握兵权之际诬陷忠臣安思顺,他虽没有听取部下“清君侧”的建议,但是强行吞并灞上军、擅杀杨国忠的部将,在朝廷看来不明显有不臣之心了吗?唐玄宗只有让他出关作战,以化解随时可能发生的兵变。

安史之乱平定还未彻底平定,皇帝开始迫不及待处理武将,但是这些武将纷纷拥兵自重。来瑱面对皇帝的调令,竟然暗示部将上表请求留任。 李光弼面对京城沦陷竟然按兵不动,还擅自带兵回徐州拒不入朝。仆固怀恩养寇自重,他感觉朝廷偏袒河东,就坐看京城沦陷;朝廷欲解除兵权,他就与河东兵戎相见,失败后又引外军准备打关中。 郭子仪始终让皇帝缺乏安全感,儿子郭暧“醉打金枝”,唐代宗以“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和解,这不是皇帝心肠好,而是不敢把矛盾公开化。对于这些动不动就要拥兵自重、耀武扬威的武将,哪个皇帝还敢再轻易信任?

唐朝本身就是靠造反起家的,前期诸王的权力非常大,李世民又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李渊只好不断生孩子来给他添堵。武则天对李姓宗室严密监视并大肆屠杀,大臣仍然帮助他们获得了最高权力,武则天的身体很快垮掉。李隆基也是靠发动政变当上了皇帝,使得他对宗室防范更甚,让儿子们住进了别墅级的牢房——十王宅、百孙院,宗室诸王都处于皇帝的严密监视之下,最终还是被太子李亨夺了皇位,过上了悲惨的晚年生活,此后皇帝大都把诸王集中安置,终唐之世没有变化。

唐肃宗眼看着建宁王和太子的关系,就像李世民和李建成一样,为了防止“玄武门之变”重现,最终促成了建宁王被杀的悲剧。但是,唐朝仍然没有摆脱宗室相残的诅咒,张良娣想拥立越王李系,太子李豫与李辅国合作保住了皇位,唐肃宗在重病期间被吓死。对于有争夺皇位传统的宗室,皇帝对他们更加严密防范,即便是这样,唐顺宗在位不足200天,就被儿子逼迫禅位,最后不明不白的死去,唐人小说《辛公平上仙》被高度怀疑是描写顺宗被杀的隐事。唐宪宗把十王宅、百孙院被合称为“十六王宅”,诸王连自己的生活都需要仰仗家奴,彻底斩断了宗室作乱的萌芽,李唐皇子从此“虽以国王之,实与匹夫不异”。

外戚对李唐开国的贡献十分大,因此唐朝在外戚问题上先天不足,皇后常常干涉朝政,外戚把握中枢大权。李世民曾打算立最贤能的蜀王李恪为太子,因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只好作罢,太宗在长孙皇后死后十几年都不立后,根本上是不敢和长孙氏的势力决裂。高宗初期,长孙无忌是帝国的权力核心,他凭空生出一场大案,把反对派一网打尽,高宗替自己的哥哥妹妹求情都不给情面,后来高宗与武则天达成政治联盟,才消灭了长孙氏的势力。高宗驾崩后,武氏外戚势力迅速崛起,武则天不仅改朝换代,还大封娘家人为王侯,他们为了谋夺继承权无所不用其极,唐朝的外戚势力走向了顶点。

李唐光复后,武氏势力尚存,韦皇后大力提拔韦氏家族掌握实权,形成武韦专政集团,唐中宗不仅被带绿帽子,还被毒杀。唐玄宗开始对外戚防范甚严,王皇后因干预政事被废,之后他就不立皇后,并分离了外戚的政治权力,但是宠幸杨贵妃就不好了,杨国忠直接激发了安史之乱。之后,唐朝不立皇后的现象频频出现,外戚势力由此被强力压制,尤其在唐宪宗之后,许多后妃的出身都不太高贵,也就没有了强大的外戚势力。即使是“七朝五尊”的郭太后,出于皇帝的压制和自身的谨慎,郭家势力不可避免走向衰落。

文官是治理国家的主力,王朝更需要他们政治上的支持,但是有的文臣为子孙后代谋利,不愿意为国家尽力。裴炎被高宗任命为顾命大臣,不愿与韦玄贞分权,就联合武则天废黜唐中宗,导致大权落入武则天手中。宰相张柬之等人虽然光复李唐,但是唐中宗不得不防止大臣逼宫之事重演。唐玄宗对权力的占有和分配都非常敏感,他当政的前期,宰相从来没有干长久的,后期就有点管不住了,李林甫大权独握,弄得朝纲紊乱,又使安禄山势力坐大;杨国忠专权误国,让盛唐瞬间化为乌有。

安史之乱后,一些文臣的品节着实让皇帝失望。宰相元载曾帮助唐代宗铲除权宦,但此后日益跋扈,并且四处贪污,朝堂上因此乌烟瘴气,最终被赐死狱中。德宗重用的文臣一个比一个坏,卢杞排挤忠良,酿成朱泚、李怀光叛乱,长安一度沦陷到叛军手里;裴延龄弄术造假的手段空前盖世,到了唐宪宗时期才被彻底揭穿;白志贞大肆收受贿赂,任由纨绔子弟在神策军吃空饷,德宗在危难之际竟招不来一兵一卒,大唐天子彻底颜面扫地,彻底撕碎了皇帝同文臣之间脆弱的联系,而文臣不可轻信的情况,成了唐德宗在位后期的一个真实写照。

重用武将,现有的藩镇已经很头疼了;重用宗室,说不定又来一次政变;重用外戚,可能会再出来个武则天;重用文臣,佞臣把大唐坑得够惨了。在皇帝看来,只要是“带把儿”的,都首先考虑家族的利益,于是他们把目光锁定在了宦官身上。

首先,宦官与皇帝感情深厚。宦官与皇帝朝夕相处,所以很容易得到皇帝异乎寻常的信任,他们比大臣更了解皇帝,甚至与皇帝进行不为人知的沟通,他们甚至可以利用皇权影子的身份,为皇帝干脏活。李辅国敢逼压唐玄宗、监视百官,都是唐肃宗的纵容和默许;程元振、鱼朝恩等人诬陷功臣名将,根本上是唐代宗有意削弱藩镇的“白手套”。

其次,宦官没有篡权的动力。这是最关键的,宦官没有有传宗接代的能力,是被鄙视的群体,说好听点是宫廷内侍,说难听点是不男不女的中性人,根本没有当皇帝的资格。宦官即使能权倾天下,也得不到别人内心的尊重,面对藩镇和士人的压力,宦官集团虽然并不忠于哪一个皇帝,对其真有身为“家奴”、甘愿被生杀予夺的自觉,但不得不忠诚并竭力维护大唐王朝的社稷。

因此,从唐玄宗开始,唐朝皇帝就有意扩大宦官的权力,安史之乱爆发后,宦官的权利迅速膨胀,并不断制度化:唐玄宗让宦官在朝廷内监督官员,在朝廷外监督武将;唐肃宗把宦官引入中枢来巩固皇权,并大力强化宦官监军制度;唐代宗虽然强力震慑宦官,但又不得不保留宦官制度;唐德宗不仅把宦官监军制度化,还把神策军交给了宦官;唐宪宗再次加强宦官兵权,又给了宦官枢密使权力,朝廷内部形成了两中尉和两枢密的“四贵”,唐朝已正式进入了宦官政治。

唐代宦官曾有过种种劣迹,但面临外扰内乱、各种矛盾尖锐、皇权衰弱的情况下,宦官作为皇帝的心腹和助手,对维护中央权威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张皇后以越王李系谋乱,李辅国帮助太子李豫消除了登基的阻力,避免了又一场皇室内乱;唐代宗出逃陕州,各地藩镇按兵不动,只有宦官鱼朝恩率先领军保驾;奉天之难中,文臣武将相继失节,只有宦官霍仙鸣、窦文场等人随行唐德宗护驾。由于顺宗身体原因和政局变动,俱文珍积极拥立背景雄厚的宪宗皇帝;吐突承璀图谋另立太子,王守澄先下手才保住了穆宗的皇位;唐敬宗遇害,王守澄等拥立更有资格的江王李昂,防止宫廷政变进一步扩大。

在地方上,唐中央在叛服不常的跋扈藩镇派驻宦官监军,他们尽管不能施展全部职能,但它仍是中央统治的象征,构成了中央与藩镇联系的桥梁。而在中央政令所及的藩镇,监军则能以“常驻大使”的身份,忠实贯彻皇帝旨意,起到“监护统帅,镇静邦家”的作用。另外,当藩镇发生军将逐帅、藩帅病重或亡故等重大军情,监军把这些信息及时上奏,成为朝廷了解藩镇的另一条通道。

同时,宦官内部也存在残酷的斗争,更需要获得皇帝的支持。唐朝开始专权的几个大宦官,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俱文珍等人,都是皇帝通过分化、打击把他们整掉。对皇帝而言,文臣未必比宦官更值得信任,宦官根本不需要彻底铲除。唐文宗只会死读《贞观政要》,完全不懂朝堂平衡之道,在关键时刻意志不坚定,几乎让宦官成了断线的风筝,幸好接下来唐武宗与李德裕巧妙配合,宦官的势力大有被连根拔起的势头。唐宣宗明察秋毫,让宰相与宦官相互制约,在他当政期间,宦官们各个低调守法。

当朱温把宦官被杀光之后,后宫里再也没有那些不男不女的声音,朝廷内外一时称快,宦官干政问题终于彻底搞定,但是唐朝不久就灭亡了。宦官做为一种毒瘤,并没有寿终正寝,朱温一朝之后,割据一方的藩镇自立为帝,内部时常发生武将夺位的情况,宦官集团再度崛起。

后唐李存勖对功臣宿将多有猜忌之心,加上宦官张承业品行难能可贵,还辅佐自己成就霸业,让李存勖觉得还是宦官忠心,于是他让宦官担任诸司使或充作藩镇监军,后唐的宦官势力与唐末没什么不同。后晋石敬瑭当了“儿皇帝”后虽推诚以安抚藩镇,但各地仍不服,武将叛乱频发,弄得石敬瑭对士人极不信任,他又像后唐那样重用宦官,使宦官势力重新抬头。

南汉刘 认为文臣武将都有可能谋反,不如无后的宦官值得信任,使得宦官的势力到了滥觞的地步。刘鋹干脆采取“欲当高官,必先自宫”的政策,弄得满朝皆是无根之人。前蜀王建对文武大臣更不放心。他为了制衡文武大臣,把军政大权交给宦官唐文扆。他担心太子将来镇不住文武元老,不得不让宦官宋光嗣掌握军权。

可以看出,在中央权威衰落的情况下,宦官是皇帝对抗文臣武将的一股势力。宦官既没有 社会 地位,又没有后代,他们清楚自己的权利来于主人,只有主人在,他们才有存在的价值,宦官集团成了半瘫痪朝廷的保护者。宦官干政虽引起皇帝的不满,但不会把他们一网打尽,因为既投鼠忌器,又得不偿失,皇帝只能在宦官内部借力打力维持权威,当唐昭宗在藩镇的帮助下铲除了宦官集团之后,大唐也就完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