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简单粗暴”的老师,为什么教学成绩反而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不想长篇大论,也不想图文并茂,只把我的切身感受简单说一下。

我不是个教学成绩特别优秀的老师,但和本校同年级的教学班级比较,我的教学成绩基本名列前茅。我的教学方式同样可以用简单粗暴来形容:学生上课必须认真听讲,不准有小动作,也不准思想开小差。

在讲课的时候我不光只是讲课,我的目光始终都要观察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只要发现有开小差的,思想抛锚的立马就要提出批评。记住是批评,不是责骂哦。表现不好的当着全班同学指出错误所在。我经常对学生说的是:我负责在课堂上认真教,而同学们自己要负责在课堂上认真学!做的不好就要接受批评。课后要求同学自觉复习,从不在课外给任何一个同学开小灶,但是鼓励学生有问题课后找老师解决。

我始终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要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而不是老师时刻监督着,学生被动去学!因为一个学生可能一辈子会遇到一个用所有的课外时间逼着你学习的老师,但不可能一辈子都遇上这样的老师。

我想学习就是老师认真教,学生认真学,简单明了。当然教育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个谁也不可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解决,搞好教育还是需要大智慧的!

我妈是从民办老师转正的老师,初中学历,要说水平,确实没什么水平,教五年级语文还得经常问我,但是奇怪的是,她所任教的班级期末考试的成绩长期在全镇名列前茅。这可让我们学校那些教育专业毕业的“正规军”们搞不明白了,为什么水平不够的老师能取得优秀的教学成绩呢?

其实我妈的教育方法并不复杂,正所谓“简单粗暴”,但效果是不错的。她不懂什么教育理论,就是严格要求,抄写背诵,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基础的训练。母亲每天最早到校,中午吃完饭也一头扎进教室,她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笨鸟先飞,既然我水平不行,只能用时间补起来”。

学生的作业多,生字要抄写,词语要抄写,课文要抄写甚至连作文都要抄写。在机械的抄写中,学生基础知识得到了巩固。其次,母亲管理学生的方法也比较“简单粗暴”,没做完作业,打屁股,上课不听讲,打屁股,学习不认真,打屁股……

严格的管理,机械的抄写记忆,学生基础扎实,自然成绩得到提高。但是这种做法值不值得提倡,是不是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只怕有待探讨。

机械记忆,体罚,在小学阶段确实能取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没有学习主动性,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只是为了逃避惩罚。这从我母亲的学生成长中也能看出端倪,学生小学成绩很好,初中,高中就不行了,缺乏发展的后劲,母亲的学生最后考上重点大学的不多,说明这种教学方法是不可取的。

教书育人,育人为先,注重和学生的沟通,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他们探究的热情,学习的兴趣才是关键,才是长远发展之道。

“简单粗暴”的老师,教学成绩反而好。

这个现象我是亲眼目睹的,那就是我们学校的张主任。

张主任1990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物理系,有着29年教龄的张主任一直奋斗在教学一线。因为教学成绩突出,班级管理也有一套。10年前被提拔为政教处主任,现任两个班的物理课、班主任、年级主任、政教处主任。

说起张主任,在我们全市教育界那是很有名气的。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优秀教师,全国劳模,全市功勋教师……今年又刚刚被评选为全国优秀教师,工作29年来,他的荣誉证书得装几麻袋。

从90年开始工作以来,张主任已经带了10届班主任,50多个班的物理课,教过了2000多个学生,他的学生在各行各业的都有,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他教过的学生一开始都很怕他,但时间长了都很喜欢他,对他的总体评价是:教学水平高,管理简单粗暴。

为什么张主任能够达到这样的教学和管理效果呢?

首先张主任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他处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他总是每天全校第一个来学校的,最后一个离开学校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全校2000多个学生都在盯着你呢,你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否则怎么去严格要求学生。

高中物理课是最难学的一门课程,特别是刚刚进入高一的学生,感觉更难,张主任对他的每一节课都做到精心设计,具体到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深入浅出,特别的是对例题和巩固性训练的题目针对性强,而且他特别注意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不知不觉的学生们就感觉着物理不是那么难学了,也越来越感兴趣了。尽管我们学校在全市中排在二类学校,但是张主任的物理成绩在全市16所高中学校中一直是名列前茅的。

再者就是他的管理非常有特色,那就是:简单粗暴,张主任真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表现出来的是一个简单的粗暴型的老师,有时候还会说粗话,那真叫一个“语出惊人”,毕业很多年的学生有些至今还记着他的口头语:再不好好学习我揍死你!然后做一个很夸张的手势。

但是他的粗话也不会伤学生自尊,那是有原则的,他的粗暴并不是不讲理,而是属于可爱型的。他内心深处的感情是细腻的,宽严适度,时间长了学生们都会体会到这一点,即像严师又像慈父。和他在一个办公室工作的老师经常有意地去模仿,很奇怪,就是怎么都达不到张主任的那种效果。

我们再来谈谈学生,刚刚进入高一的学生往往有很多不适应。课程难,节奏快,作业多,睡眠少。而且很多学生正好处在青春期,逆反心理严重,有些学生很难管理,上课迷糊,下课打闹。以至于形成恶性循环,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成绩越来越差。

这些学生放在张老师班里那都不是事儿,两个月下来都乖乖的,服服帖帖的,学习作息都按部就班进行,关键是心服口服,张主任就像有魔法一样。每学期学期末测试,他们班不光学习成绩好,班级评比也总是A级。

教学有方,教无定法。打铁还需自身硬,老师要想教好学生管理好学生,首先老师要自己有真本事,特别是对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心智相对已经成熟,看问题相对要深刻一些,更看重的是老师的教学本领和师德水平。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老师更要多一些耐心和信心,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比他们考100分还要重要。

“简单粗暴”的老师,教学成绩反而好,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给大家分享。

我一个同事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一个是体校毕业。因为学校太缺老师了。我们学校还雇了很多代课老师。所以体校毕业的,本来教 体育 的女老师,也不得不上阵给教了语文了。

开始的时候,就连领导也心里没底,这教 体育 的教语文,能行吗?领导还嘱咐师范大学毕业的同事多带带这个 体育 老师。

其实单从语文素养来说,师范大学毕业的文化素养,那绝对胜过体校毕业的好几筹。就连教学方法上, 体育 老师的方法也和师范大学毕业没有办法相比。

可是经过一学期下来,考试后, 体育 老师教的语文,竟然比语文专业老师成绩还高。令大家很是诧异。专业的老师也很不服气, 体育 老师谦虚地说,自己是运气好。

结果第二学期,人家 体育 老师的成绩考了学区第一,再说人家运气好,就有点牵强了,于是大家把目光转向这个老师,对她的教学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语文专业的老师,虽然本身素养很高,课讲得非常好,但是脾气温和,说话细声细气,孩子们很喜欢她的语文课,但是她对于学生的要求不严格。比如在小学语文考试中,会有很大一部分的语文基础知识,这些题好学生掌握的都不会错,但最终影响全班成绩的是那些学差生。可是这位老师注重的课堂教学,语文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这些基础知识她抓的不是很紧。

她觉得自己课上讲过了,也说过哪些知识是必须要课下背过记住的,可是她很少盯着每个去写去背。造成一大部分学习成绩低下的孩子,这些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靠,考试是失分情况较多。造成全班同学总体成绩低下。

而那个体校毕业的老师,个子很高,183厘米,很威严,在小孩子们面前一站,孩子心理上就有点,敬畏她。并且她对于这些基础知识砸的非常实。字词句该背过的,一点不打折扣地给背过写过,写不过中午都不准回家吃饭。严重时会打手心,孩子们很是怕老师,也就乖乖的听话。并且这个 体育 老师当着班主任,管理的本班的同学很听话。孩子们一到学校就开始认真地背课文,就是站着队放学出学校,也会边走边背诵。想不出成绩也难。

其实教过小学语文的也都知道,阅读理解是孩子们的难项,且没有标准答案,写上点答案,就可以得分,并且老师讲得再好,也不一定能当时化为学生的能力。所以阅读上,是小学失分最多的题,但好学生也比差学生多得不了多少分,也拉不开档次,并且阅读和写作想搞上去也并非短时间可以凑效,所以主抓基础知识的 体育 老师屡屡成绩高于另一个老师。

单就成绩来说, 体育 老师教的成绩确实高过专业的语文老师,但是我觉得从长远来看,专业老师培养出来的孩子,要比 体育 老师培养出来的语文素养要高。

对学生严格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严师出高徒,但是方式简单粗暴,不考虑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只是追求分数,逼着孩子学习,而不是从培养孩子的兴趣入手,叫孩子们乐于学习,这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可能成绩会一时领先,但最终一定会害了孩子,使孩子对于学习不敢兴趣,厌恶学习。

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要只注重成绩,也不能只看一时的成绩来论英雄。培养孩子乐学的品质,比逼着孩子学得高分更有前途,因为最终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高于一切。不要目光短视,只看眼前 的成绩。成绩好未必是优秀老师,成绩差,也未必没有付出努力。

不过目前就是以成绩定孩子前途的时代,没有好的成绩,一切都别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老师们既要在课堂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也要严格地要求学生,该掌握的基础知识,要不打折扣的掌握住,这样才可以考出满意的分数,这样学校高兴,家长高兴,大家都开心。

最后说一句,作为老师,教学的方法不要过于简单,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孩子的兴趣,变得乐于参与学习。

老师对于孩子的态度可以严厉,严师出高徒,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想孩子有出息,就得守规矩,但是态度不能过于粗暴。

教育孩子也要讲究方法,简单粗暴,可以一时镇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但是真正折服学生的是老师的才学和品质,一个才华横溢的老师,又是谦谦君子,温和的长者,学生自然尊敬,向你靠拢,这样才会关系融洽,促进学习的气氛。没有说一个暴君一样的老师,能带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我觉得那是不可能。

自身学识渊博,教学方法多样,在学习上严格约束学生,生活上关心学生,不是高高在上,可以跟学生打成一片,幽默不失风趣,既是令人尊敬的师长,又是可以信赖依靠的朋友,这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出成绩的好老师。

看来,简单粗暴确实可以提高成绩的。这是因为:

到了高中,学业越来越重,所学知识也越来越难。常常要学生“硬啃”才能掌握。在困难面前退缩是人的天性,何况学习这么重的任务,会让那些意志薄弱的人败下阵来。这时如果有老师在后面驱赶,就可能知难而上,勇攀高峰。

害怕学习,没有玩儿球打 游戏 有趣。作业能糊弄就糊弄。这样,有些有天分的学生就浪费了天分。再加上有些学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比较懒,成绩就不可能好。要求严格的老师如果对其大加督促,就可能促使其上进,反之就后退。

学生也会欺软怕硬,老师如果严厉一些,学生就怕。老师如果软一些,学生说不听话了。如果和学生讲民主、平等,这往往就会被有些淘气的学生利用,胡作非为。

所以,教育学生要讲究艺术。有时要软硬兼施,有时要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有时还要“引诱“他学习。

学校培养学生,不仅是为了取得好成绩,还要培养其成人。“简单粗暴”是能提高学生的成绩,但同时也会在学生求学阶段留下阴影。学生怕你才学习,而不是因为喜欢你才学习,这样对他的心理也会有影响。

[结束语]

“亲其师,信其道”。如果能利用学科特点和老师个人魅力来引导学生学习,这才是上上策。“简单粗暴”的做法有点简单粗暴,对有些学生有用,对有些学生未必有用。相反还可能造成不好的影响。在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紧张的今天,还是要心态和平为好。

简单又粗暴的老师,教学成绩反而好,这点我非常赞同。就拿我儿子的 历史 老师来说,就是最真实的例子。

儿子今年上初三,他们的 历史 老师是一年一换,原因是一个老师教一个年级,这样老师对所教的课程更加的熟悉。去年上初二的时候,他们换了 历史 老师。自从这个新老师代上课后,班里发生了巨大的波澜,可以说是她所教的4个班里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据孩子所说,这个老师个头不高,大约1米5出头,做事情雷厉风行,超级严格。整整一个学期 历史 作业都是最多的,刚开始学生怨声载道,一个负课老师居然比主课老师布置作业都多。每天晚上 历史 作业完成后,各个小组还要通过手机相互背诵。作业没有完成的,或者完成不好的,老师会罚写10遍以上。遇到上课有说话的学生,直接罚站一节课,可以说学生最怕和最反感的就是 历史 老师了。

让人没想到的是,期末考试,整个班级 历史 分确是最高的。到初三时又换了新 历史 老师,儿子说还是初二的 历史 老师好,虽然人简单粗暴,但是 历史 成绩能上去。

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化学老师应该就属于这一类型。他虽然上课认真,但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一些措施方法确实显得简单粗暴。

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每次课前五分钟左右的默写化学方程式。如果出现一丁点儿错误,每个化学方程式惩罚的措施,必须抄写20到50遍不等。这让所有人上化学课都心惊胆战,因为这几十遍老师会挨个儿,课后检查还要一一数,还不能偷懒,如果偷懒会加倍惩罚。

所以一学期下来,班上所有人哪一科的作业最多,而且那一科用的作业本儿最多,可能异口同声都会说到化学。但是这样简单粗暴的措施,之后带来的是全班的化学成绩。很多人都是居高不下,而且就连成绩靠后的同学,化学成绩绝对会及格。

很多人认为现在老师应该对学生严格,但是现在对学生严格与过去的简单粗暴, 是截然不同的方式。 如果对学生稍放纵一点,现在的孩子心中缺少了畏惧,觉得什么事情都无所谓,理所当然了,但我认为我们现在缺的就是严师出高徒。

在我看来严师出高徒的严,应该是严而有方,严而有信,严中有爱,严中有慈。老师自身的学识、师德以及个人人格魅力,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才能达到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发展的作用。

目前严在现在的 社会 背景下可能越来越少,因为现在可能更多的,突出人性化对学生的管理。严师的生存环境不是很理想,因为严师需要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老师与家长以及学校的管理层多方面的配合,才能达到严师出高徒的效果。

往往在现实中严师出高徒,可能与变相体罚,或者体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弄不好把握不好度的话,容易成为体罚或变相体罚,给自己惹来麻烦。

昨天课后延时服务,我正在那儿紧张地改学生作业。突然一个小女生再来,哇哇大哭,说实话我从来没有听过那种哭声,几乎是要命似的。把我吓一跳,因为在我的课堂虽然这种情况,我实在不可思议,我以为我批评了他,或者她作业没有做对,但是我发现她早早的已经完成了作业,只是自己在那看书,结果是因为她自己不小心把笔插到鼻孔里面去了,我赶紧抱起她到校医室处理。

同时在课后延时服务发生的另一件事情,我也觉得简单粗暴很有用,但是我却不敢用。课后延时服务,本来布置了两个作业,一个是计算一个是常规作业,有一个孩子计算题本找不到了,我想他只有一个常规作业,应该比其他孩子完成的早,而且完成质量也比较好,相对他的时间要多一些。但是他的习惯就是喜欢玩儿偷懒,在我提醒几次以后,当课后延时快放学的时候,我发现他一个字都没写。也许我早一点简单粗暴的警告,比如规定时间没写,我必须打他几棒或者请家长,可能他早写完了,但是因为我不会用,也不敢用,所以他才会这样肆无忌惮地浪费掉两节课的时间,我也因此请了家长和我一起交流,但是家长的方式就是简单粗暴,直接先扇他两下,孩子乖乖答应马上补起作业,并在规定时间之内交给我。

其实我也知道这种方式非常管用的,家长也把这种权利授权于我,但是我能不能使用,我一直在思考,纠结当中,但是我觉得最好不要使用,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尽力而为。

现在任教的这个班是从上学期开始接手的,在我接手时,语文成绩在九个班中排倒数第一。当时很多家长闹着换班,刚休完产假的我临危受命,顶着巨大压力上任。虽然我没当班主任,但是家有两个宝贝(大宝两岁半,小宝半岁),还在学校财务室任职,可以说事务繁忙。为了尽快提高班上成绩,给家长和孩子们一个交代,真的是用尽了办法。个人觉得还是简单粗暴的办法最有效。班上有几个孩子老是不完成作业,其他同学也有样学样。为了严肃班风,教鞭派上了用场。没完成作业的就打手心。几次之后,学生怕了,不写作业的人就少了。也有老师置疑我说不能动手。所以,期中考试家长会上,我当着全班家长的面说我会打孩子,意料之中,家长们都说可以打。经过一个学期的严格要求,班上语文成绩排到了顺数第四。结合英语和数学成绩,班上有三个孩子考了全市前十名。(全市第一,全市第三,全市第七)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的数学老师就是一位“简单粗暴”的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从上课、笔记、练习、改错到考试都有很高的要求,达不到要求是要挨打的在这种“苛刻”的环境下,我们所有人不得不在数学的学习方面多下些功夫,虽然在最开始的学习感觉到有些痛苦,但每次到了考试的时候,都还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在我上学的过程中,遇到过非常多的老师,但影像最深的绝对是这位老师的,在当时也不能理解,对这位老师有些怕,多年以后在回想起这位老师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感激,在,在这位老师的高标准、严要求的教育下,我从小的数学的基础打的非常扎实,也养成了一些比较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上学的过程中,数学成绩一直非常不错,到了现在,也成了一位数学老师。

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什么有的学生会逐渐落伍了呢?刚开始上学的时候大家差不多都处于同一个水平,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行为习惯,导致了学习状态和学习效率之间的差异,最终就体现在学习成绩上。

好的行为习惯在养成的初期肯定是让很多学生感到不太适应的,没有多少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自己就形成比较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来给学习提要求,定规矩,制标准,做好监督和管理。

学习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不断养成良好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可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最开始的时候还有些不适应,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那么这个时候还是需要有一些强硬的措施和手段来帮助学生,一旦学生适应了,能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在学习的每一步都能走的扎实,那么学习起来就是非常轻松的事情,可谓是水到渠成,关键是前期的基础非常重要的。

松散的环境可以让人一时感到舒适,今天松散一点点,明天还想在松散一点点,最终发现自己早已适应了比较松散的环境,早已落下了很多,再想要赶回来真的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