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复习提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6-05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朝代表 夏 商 西周 东周 秦 西汉 新 东汉 春秋 战国 -2070 -1600 -1046 -771 -475 -221 -206-202 8 25 220 魏 十六国 439 东魏 北齐 蜀 北魏 西魏 北周 西晋 吴 东晋 宋 齐 梁 陈 隋 唐220 280 316 420 589 618 907 五代 辽、夏、金 夏、金、蒙古 元 明 清 民国 十国 北宋 南宋907 960 1127 1279 1368 1644 1912 1949 【知识网络】 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秦始皇确立世袭皇帝制度 央 中 秦 隋 明 古 官 央 朝 汉 唐 朝 清 代 僚 职 : 朝 : : 朝 三 : 三 内 : 中 机 能 公 中 省 阁 军 部 九 外 六 制 机 国 构 门 卿 朝 部 处 的 制 制 制 政 度 治 地方行政机构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度 制 度 秦:设御史 汉:设刺史 唐:在全国 明:设置按察 大夫监察 监察诸侯和 设立 10 个道 司,掌管地方 百官 地方官 作为监察区 的监察【知识整合】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⑴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⑵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⑶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⑷分封制的作用(影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但后来出现了诸侯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后被郡县制所取代。(春秋战国时期)2、宗法制:⑴宗法制的基本内容:①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②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③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森严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制度。⑵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⑷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⑸影响:稳固秩序,防止争夺;巩固分封制;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拓展: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宗族网,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3、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形成完备的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维护统治。②族权与政权的合二为一,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④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拓展:⑴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及对西周统治的作用①关系: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②作用: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既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既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又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⑵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消极:成为数千年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 ,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积极:它形成了认祖归宗的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孝顺长辈、恪守孝道……专题纵横: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不同 分 封 制 宗 法 制 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 含 宗法制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 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 义 力,维护政治统治的 广建封国的制度 目 巩固分封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 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的 的稳定 不 ①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于周王,进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起严格的大宗 同 特 而分封属下,构成等级秩序。②邦国有 小宗体系,两者既是家族等级之分,又是政 点 点 同姓、异性之分。③周王与封国通过一 治隶属关系。 系列权利义务关系联系在一起。 巩固和扩大了西周的疆域,传播中原地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贵族 作 区先进的文化,带动了边远地区的进步。 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利于统治集团 用 但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步失去原有作 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皇权 用,逐渐出现诸侯割据局面。 关 两者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 系 政治制度上的表现就是分封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中央集权制度⑴皇帝制度①特点:皇帝天下独尊,皇权至高无上。②表现:A.集行政、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B.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意志。C.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所制约。③影响:A.君主的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影响着政治决策、立法、行政和司法。B.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④历代官僚体制的基本原则: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⑵秦朝的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①官职设置:最高官三个: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 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全国军务,但秦始皇末任命,自掌军权)。丞相之下又设诸卿,如:宗正(管理皇族和外戚);廷尉(管理刑狱、司法)②特点:三公之间分工明确,互相牵制,大权最后集中在皇帝手中。③作用: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之物,形成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拓展: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可以减少君主专制制度下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但是秦始皇晚年,推行极端的君主专制,朝廷大臣参与议政的制度遭到破坏。】⑵郡县制①实行原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大一统。②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郡:设郡守(行政)、郡尉(军事)、监御史(监察)县:县尉(军事和治安),县丞(司法)③郡县制与分封制区别: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④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专题纵横:秦朝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的不同 西周分封制 秦朝郡县制 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传承制度 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不得世袭 官吏权力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对土地的管理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 官员职责范围 权 权 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 历史作用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序,但也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2、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3)秦朝的国力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4)强化皇帝的专制权威,激化阶级矛盾,秦朝短命而亡。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主要政治制度⑴汉朝郡国并行制了解汉初:在地方这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并行制(汉景帝、汉武帝逐步削弱王国势力)。郡设守,后称太守,王国设丞相,分别作为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⑵唐朝三省六部制①职能:三省: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 尚书省(执行政令)。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部(户籍、土地和赋税)、礼部(礼仪、科举)、兵部(军政)、刑部(刑狱)、工部(国家工程建设)。②作用: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补充:唐朝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又相互制约,提高了行政效率。)⑶元朝的行省制①原因:元朝的统一,统一后幅员辽阔的疆域需要行之有效的管理。②内容:在地方设置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之下设路、府或州、县,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③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① 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② 从地方来看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君主专制的加强⑴明朝废丞相设内阁①过程:废丞相,权归六部(明太祖时期)。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权,地位十分巩固; 内阁,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无决策权,升降由皇帝决定,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②影响: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达到新高度。【评价:⑴废丞相:①废丞相,权分六部,皇帝操权柄,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②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社会兴衰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有助于君主独裁专制。君主专制发展到新的高度。⑵设内阁:内阁不是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备皇帝顾问的内侍机构。②大学士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③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帝起到制约作用。】⑵清朝军机处的设置① 时间.目的:清雍正年间,辅助皇帝处理政务。② 地位: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中枢机构。 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军机大臣基本职能:只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连建议权也没有。③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强。④意义:是封建社会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2、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积极、消极):(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2)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绝对专制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极大地妨碍了社会进步,中国社会在近代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拓展:比较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 主要区别:明朝的内阁是皇权专制强化的产物,它加强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君主对全国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专题知识整合】5.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过程: 形成——秦朝; 巩固、发展、完善——从西汉到元朝; 空前强化(顶峰)——明清时期; 结束——1912 年宣统下诏退位。 B、中央制度:秦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汉武帝时中外朝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元:设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 明: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设内阁制; 清:雍正帝设军机处。 C、地方制度:秦:郡县制;西汉初期:郡国并行制;元朝:行省制度。(2)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特点 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3)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作用:中央官僚机构日益完善并形成严密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君权,削弱相权,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使地方服从于中央,有利于巩固统一;影响: A、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这种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 B、绝对君主专制,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助长了因循守旧之风。 C、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D、极大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了中国社会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专题二 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一、时间范围:1840 年鸦片战争1949 年新中国成立(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主权但不完整。19191949 五四运动——新中国建立近代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封建经济也有资本主义经济运动。二、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主要矛盾:1.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四、新旧民主革命分期界标:五四运动1.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领导;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前途。2.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国家为前途。五、中国近代化的主题:1. 政治民主化: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与民主革命。2. 经济工业化: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3. 思想科学化:思想解放潮流与重大思想理论成果。4. 生活西方化: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六、两大任务:1.民族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民主革命——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七、四条线索:1.列强不断入侵,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侵略屈辱史)2.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近代化(抗争史)3.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4.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纵观列强侵华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1840 年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侵略1、鸦片战争(1840——1842)与《南京条约》:①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②《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赔款 2100 万银元,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门户;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国商定 协定关税破坏了关税主权。③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① 原因:主因: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直因:列强修约遭到拒绝② 经过略③ 抗争:1859 年直隶提督史荣椿在大沽炮台壮烈牺牲④ 结果:签订了ltlt天津条约gtgt和ltlt北京条约gtgt⑤ 影响: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主权遭到更严重侵害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3、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①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黄海大战日本控制了黄海海域、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结果:中国战败②《马关条约》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 2 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反映出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年)与《辛丑条约》(1901 年)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接目的: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结果:清政府签定了《辛丑条约》。②《辛丑条约》内容: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 4.5 亿两;划定北京的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拆除天津大沽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要地。③影响: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拓展: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造成什么影响?A、政治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大量割地赔款不平等的条约,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激化中国社会矛盾,引发中国人民不断地抗争和探索。B、经济上,他们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破坏自然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经济依赖列强丧失独立性。也刺激中国资本主义产生。C、思想文化上,冲击中国的旧思想旧制度,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动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二、1840 年至 1900 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1、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2、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清政府的北洋舰队主力尚存。由于李鸿章的“避战保舰”政策,日本获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终在威海战役中,北洋舰队.
第2个回答  2013-06-05
初中,高中还是大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