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午时三刻是如今的几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29
在古时候的小说和戏剧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午时三刻,推出去斩了!”尤其是在描述犯人被处决的场景时。那么,午时三刻究竟是几点呢?其实,这涉及到中国古代的计时方式。
首先,古代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子时是夜里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丑时是一点到三点,寅时是三点到五点,卯时是五点到七点,辰时是七点到九点,巳时是九点到十一点,午时是十一点到一点,未时是一点到三点,申时是三点到五点,酉时是五点到七点,戌时是七点到九点,亥时是九点到十一点。
其次,古代还使用漏刻来计时。漏刻将一天分为一百刻,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最早的漏壶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带提梁的壶,下面有小孔,箭秆上有刻度。后来,漏刻的结构逐渐完善,现存最完整的古代计时漏刻是元代所造,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那么,为什么午时三刻被选为行刑的时间呢?一方面,午时三刻接近正午十二点,太阳高照,地面上阴影最短,被认为是阳气最盛的时候。在古代,人们认为杀人是一种阴事,阳气盛的时候可以压抑鬼魂不敢出现。另一方面,午时三刻时,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可能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所以此刻处决犯人,犯人在被砍头的瞬间,痛苦可能会减少很多。
最后,古代时间的表示方法在不同年代有所不同。白天时间,三国到唐初期使用“地支+刻数”格式,如“未五刻”;唐中期到北宋兼用“地支+刻数”和“地支+初/正+刻数”两种表示法,如“辰正一刻”;南宋以后使用“地支+初/正+刻数”格式,如“午正三刻”。夜晚时间,宋代以前使用更点制,如“四更五点”,宋代以后使用时刻制,采用“地支+刻数”格式,如“酉七刻”。所以,“午时三刻”这种表述可能是后人写小说时,三字词演化成四字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