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好:消失17年,再见还是“万人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3

作者 | 好红

主编 | 许凉凉

文案编辑 | 清玉

视觉编辑 | K K

在芒果台招商会现场,杜华揭开了《乘风破浪 的 姐姐》第二季嘉宾的剪影照,并给出了10个标签,其中一个是“ 初代万人迷 ”。

大家都不约而同想到了一个人—— 陈好

2003年,一部女性题材电视剧《粉红女郎》红遍大江南北。

结婚狂、男人婆、哈妹、万人迷,四大女主性格鲜明,每个都让人印象深刻。

尤其是陈好饰演的“万人迷”,她的风情来自于骨子里的妩媚和自信。美艳动人的外表下,还有着自己的独特智慧。

她将这一角色塑造的太深入人心,以至于前几天由《粉红女郎》改编翻拍的《涩女郎》发布预告后,网上一片哀嚎声,网友觉得谁都胜任不了“万人迷”这一角色,谁都超越不过陈好的演绎。

但大家有没有发现,那个人人喜爱的“万人迷”陈好,好像已经“消失”了很多年。

“万人迷”和“陈好”,谁成就了谁?

《粉红女郎》中的“万人迷”万玲,一头波浪长卷发,一双顾盼生辉的桃花眼,走起路来腰肢袅娜,风姿绰约,举手投足间都是万种风情,让人舍不得挪开眼睛。

即便是想打个蚊子,她也要注重仪态,发现有人注视自己后,马上切换到备战状态,瞬息万变的心理都藏在她狡黠的眼神中。

人们对她的喜爱,一半是源于她美丽性感的外表,一半是欣赏她豁达、智慧的性格。

有人说, 万人迷放到现在,肯定是宇宙第一网红,有颜有才有三观,既可以当美妆博主,又可以当 情感 大V。

她在剧中金句频出,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能戳透当代人的 情感 生活真相,堪称爱情导师。


既不大谈女性权利优先,又不忽略男女性别差异。

她美而自知,有智慧有主见,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做男人欲望投射的客体。正因如此,这个角色才没有变成只有外表的花瓶,被人喜爱至今。

原本以为,如此犀利洞见的 情感 “专家”,是需要有一定岁月感的人物来呈现的。却没想到, 饰演“万人迷”的时候,陈好只有22岁。

当时陈好并不愿意接这个角色,她觉得自己不是“万人迷”,更像“哈妹”或“男人婆”。但陈好接连拒绝了四次都没有推掉,在导演的劝说下,经历了几次试装,最终定角。

无奈的陈好只能硬着头皮上,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强迫自己改变习性。那段时间陈好像着了魔一般,无论在走路还是吃饭,她都刻意让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保持着“万人迷”的模样。

以至于后来胡兵说: “陈好演完万人迷,整个人就变了。”

其实“万人迷”这个角色,一旦把握失当,便很可能被口诛笔伐。难得的是,陈好最终演活了“万人迷”,而且异常出色,她一挑眉是风情,一眨眼又显聪慧。

在陈好拿捏精准的演绎下,赋予了角色别样的魅力: 看似刁蛮,不乏真情;看似矫情,不乏率真;看似虚荣,不乏坦诚。

而她也凭借“万人迷”一夜成名,获得了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最喜爱女演员。人们早已人戏不分,万人迷就是陈好,陈好就是万人迷。

如果说“万人迷”这个角色成就了陈好,那么陈好本身的美貌和人生智慧,也赋予了“万人迷”不息的生命力。

当机遇来临时,她的实力配得上机遇

陈好是青岛人,从小多才多艺,中学时就担任了青岛电视台少儿节目主持人。那时她梦想成为倪萍那样的著名主持人。

高二时,她结识了中戏的滕汝骏老师, 藤 老师慧眼识珠,劝她报考中戏,学习表演。陈好本想去试试看,结果因为太过优秀,不但考上了中戏,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深圳大学和山东艺术学院也同时向她伸出了橄榄枝。

人生的奇妙之处,大概是因为有无限的未知和无穷的可能,等待着我们去 探索 。机遇很重要,努力也很重要,当机遇来临时,她的实力配得上机遇。

大一时,陈好就凭借电影《那山那人那狗》崭露头角。

大三时,她连拍了《大腕》、《乱世英雄吕不韦》、《欲望阻击》、《李卫当官》等四部电视剧。其中《李卫当官》被评为台湾最受观众喜爱的十部电视剧之一。

有些荣誉,需要机遇;有些角色,需要缘分。

一次去苏州拍戏,陈好在闲暇时买回了一本小说,名叫《第一次亲密接触》。当她为“轻舞飞扬”最后写给“痞子蔡”的信而流泪时,电话铃声突然响起,通知她去出演话剧《第一次亲密接触》,饰演的角色正是女主角“轻舞飞扬”。

“轻舞飞扬”似乎一直在等待一个有缘人,直到陈好出现。这是陈好人生中出演的第一部话剧,尚未大学毕业的她,成为了北京人艺史上最年轻的女主角。

大学四年,陈好就拥有了大部分演员打拼多年都可望而不可即的荣耀。 但作为演员,陈好要的不是观众的喜爱,不是更多的名与利,她要的是塑造好每一个人物角色的愿望。

陈好说: “我希望我拍的每一个作品都是掷地有声,日后观众们想起我的时候,就能想起我演过的各个角色。”

“万人迷”之后,她因《天龙八部》里娇美俊俏却偏激阴鸷的阿紫,获“北京地区最受观众喜爱的女演员奖”;

也因《三国》里惊鸿照水的闭月貂蝉,荣膺“第六届韩国首尔国际电视节中国地区最受欢迎女演员”第一名;

她还饰演了《纸醉金迷》中堕落的交际花田佩芝,获得了第四届首尔国际电视节评审团特别奖,成为在首尔电视节获单人奖的首个中国人。

陈好为了能演好这一复杂人物,自己揣摩角色,写了上万字的人物小传。片子拍完之后,看的人倒是不少,但也因为角色不讨喜,很多人将厌恶情绪带入到演员陈好身上。

有人说她失策了,不应该接败坏观众缘的角色。但陈好却毫不在意:

成为演员这件事,起初并不在陈好的人生规划里,但她却在演艺路上一路星辉,得天独宠。这里头,离不开她的幸运、天赋,更离不开她用无数心血去浇灌角色的认真态度。

从“万人迷”到“中戏老师”

她演过最好的角色是自己

体会过名利场的浮华,陈好却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再见时,她已为人妻、为人师、为人母。

2009年,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陈好低调结婚,婚后生下两个女儿。之后,陈好便鲜有作品问世。

2010年,她考取了中戏表演系研究生,201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专心教师事业。她目前是表演系的教授,也会在艺考时担任考官。

去年,有人拍到她在校园里的照片,照片中她身着白衬衫,梳着低马尾,干净素雅如一朵清新怡人的百合。

如今已经40岁的陈好,依旧明眸善睐,阳光明媚。那个17年前美艳不可方物的“万玲”,褪去了性感妖娆,但时光却雕琢出她越发成熟的知性美。

但也有粉丝不理解,“这样的演员不演戏了真是太可惜了”、“她真的甘心去教书吗?”……很多人说她傻,她却甘之如饴。

陈好说,在外界看来她的曝光率变低,知名度下降,对她来说是一种损失。但她从家庭中的收获是外人看不到的,这让她体会到了“港湾”这个词的感觉。

她说她很喜欢教师这份工作:

陈好家有一个传统,周五、周六和周日三天,一定是全家人在一起吃饭。等到孩子大一些之后,有了合适的拍摄机会陈好也不会拒绝,但有一个硬性前提就是:拍摄地必须在北京,她希望每天都可以回家。

陈好的微博也是一片岁月静好,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其实,从“万人迷”到“中戏老师”,她演过最好的角色是自己。很多时候,最好的选择无关欲望和诱惑,只是依心而行罢了。

人们对成功的定义总是过于狭隘,好像只要不断向上爬才是正确的,像陈好这种女性总会被人说成不思进取。可仔细想想, 她退隐江湖,依旧不忘事业;眷顾家庭,同时保有自己的独立。这难道不也是一种成功吗?

我很欣赏陈好,欣赏她干一行像一行的认真劲儿,也欣赏她始终用清醒的头脑平衡着人生。

她没有被世俗的标准迷了眼,即便站在无数人羡慕的高度,也没有忘记问问自己的内心,她究竟想要的是什么生活。是别人眼中的成功,还是自己微小也确切的幸福?

无疑,她的幸福感来源于后者,也果断选择了后者。

想起曾经陈好做客《非常静距离》时,李静评价她的话:

“从左往右看她叫‘不求上进’,因为她拍的戏越来越少;从右往左看,她是明白了生活的真谛,知道自己要什么,成为一个好妈妈,然后享受生活的乐趣。”

写在最后:

真实的人生中,每个人都不曾隐退。

消失多年,不是陈好过气了,而是她选择了“过气”。她虽不再扮演剧中的角色,但她在自己的生活里,一直都是一个心无旁骛、充满热忱的角色。

这,不就是万人迷吗?而 所谓“平庸”,不过是变成了另一种万人迷的方式。

愿你我在生活中,都能获取属于自己的幸福,活成万人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