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岁不同阶段宝宝的模仿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5
0~5岁不同阶段宝宝的模仿力 孩子像爸妈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一件事,不仅是五官脸型神似,连说话语气、习惯动作或是走路样态也可能极为相似。当爸妈指责孩子某些不良行为的当下,可能也要检讨自己,是否正是这个行为的「源头」! 模仿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 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是天生具备的才能,也是上天给予孩子最大的礼物!孩子透过模仿来学习新事物,模仿也是最原始的学习方法。无论是使用筷子吃饭还是拿起笔写字,人类生活的基本社会技能,都是经由模仿而来的。 台安敦南儿童专注力中心技术长廖笙光(光光老师)指出,利用大脑之中的「镜像神经元」细胞,让我们在看到别人进行某些动作时,自己也能做出相同的动作,通过直接模仿学习别人动作,藉以了解他人的行为意义,让彼此可以沟通,使得关系更加亲密,因而逐渐地社会化。 孩子就是缩小版的爸妈 正是因为孩子的超强模仿力,看到孩子的说话语气、行为举止,就能大概得知爸妈平时的样貌。孩子对于大人的一举一动无所不模仿,就如同是爸妈的一面镜子。光光老师开玩笑地说,问孩子爸妈平时都怎么骂你?孩子至少可以学得八成像。孩子就像是一块海绵,眼睛看到什么,就会直接完全复制模仿,不论这个行为是好还不好。 爸妈是孩子的主要模仿对象 王意中心理治疗所所长王意中临床心理师指出,在小小孩阶段,通常与宝宝互动时间最长的是主要照顾者──爸比妈咪,因此,很自然地宝宝就会把爸妈当作是主要的模仿对象。在宝宝尚未进入幼儿园,主要的模仿对象就是周围的人,也就是爸比与妈咪;到了幼儿园时期,就会开始模仿老师和同学的行为。这个模仿对象会随着孩子接触的人物而改变,甚至有些孩子会模仿萤幕中的画面,像是电视或平板之中看到的动作或对白。 1.5岁前建立依附关系 孩子会模仿谁,光光老师认为还要依据「依附关系」而定。孩子的依附关系在1岁半之前建立,通常是与孩子接触最频繁、最常拥抱的人,孩子就会依附着他,而模仿对象就是以这个人为主。 光光老师解释,此与亲密感,也就是相处品质有关。即便妈咪每天都与宝宝相处在同一空间,但妈咪很少抱起宝宝,与他互动,宝宝当然就不可能依附妈咪。曾经有一位妈咪因为孩子与她的关系不太亲密而求助光光老师,于是光光老师建议妈咪每日在家进行婴儿 *** 之后,实行了一段时间之后,两人的亲子关系仍无太大改善,才知道婴儿 *** 是由他人帮忙执行,虽然妈咪每天都在家,但实际照顾孩子的人并不是妈咪,孩子当然就不会与妈咪有什么依附关系了。 而依附感的建立与「触感」有关,如果越常拥抱、拍抚孩子,孩子就会依附着你,共处的时间长短反而不是最主要的关键,而是宝宝在你身上可否得到安慰与舒服的感觉。因此,光光老师会建议在孩子2岁之前尽量是爸妈亲自照顾与教养,以建立起紧密的依附关系。 年龄x模仿‧不同阶段的模仿力 随着年龄发展,不同阶段的孩子可能出现哪些模仿能力呢?爸妈应该注意到哪些细节?而需要留意的细节是否需要随着孩子的年龄一直往上加? ‧6个月之前:眼神接触是模仿关键 刚出生的新生儿就会模仿大人吐舌头或张开嘴巴的动作,不过这时候可能只是单纯本能反射动作而已。真正有意义的模仿大约要到3个月大左右,此时的宝宝喜欢注视著爸妈,看着大人的脸孔和嘴巴进行模仿动作。然而,未满1岁的宝宝,本身是个大近视眼,感觉通路尚未成熟,看不清楚太远的距离,模仿能力因而有所限制。 在前6个月阶段最重要的重点是「眼神接触」,光光老师建议平时抱着孩子时,尽量保持眼神注视;当爸妈与宝宝四目相对,宝宝觉得有安全感,才会进而启动模仿机转。否则若是宝宝看着你,爸妈却不予理会,他就会开始哭闹,因为宝宝觉得他被拒绝了,当然也就不会有模仿的出现了。 缺乏模仿经验,话可能会说不好 许多爸妈都会觉得小婴儿听也听不懂、看也看不清楚,就让他自己躺在婴儿床上,因而忽略了脸型及嘴型的模仿,宝宝没有模仿的意愿与动机,可能影响之后学习说话的能力。像是有些宝宝学讲话的速度较慢,可能是与模仿经验有关,因为缺乏脸型与嘴型的模仿经验,宝宝就不太会说话。光光老师提醒,不要以为宝宝前6个月时期什么都不会,这6个月反而是非常重要的关键。 ‧6个月~1岁:物品与动作没有重要连结 宝宝6个月大之后,视觉功能逐渐发展,可以看见的范围变得较远,对于外在环境的 *** ,也越来越有兴趣,而且,不像小婴儿时期只有反射动作,拿到东西就会因反射动作而抓着不放,此时身体动作已可以打破反射,动作模仿的能力变得较好。 只是这时候对于物品的概念还不太成熟,看到爸妈拿起手摇铃敲打,宝宝也会随手抓起东西就敲敲打打,无论那是玩具还是电话,光光老师提醒爸妈不要强迫宝宝这个东西只能这样、那个东西只能那样,因为这个阶段的动作模仿比物品特质来得重要。 光光老师也建议,爸比妈咪可以在引导宝宝模仿动作时,加入简单的单词,像是教导6、7个月大的宝宝,挥手再见时,说「bye bye」;伸手打招呼时,说「握握手」,促进语言社交的发展。 0~5岁不同阶段宝宝的模仿力 ‧1~2岁:语言能力也是模仿来的 等到将近1岁时,孩子就会进入语言发展的阶段。1岁的孩子对于动物或物体的叫声很有兴趣,能够模仿大约4种动作的叫声。到了1.5岁左右,孩子差不多开始学着说话。光光老师指出,语言能力也是模仿过程,必须配合听觉区辨能力,加上嘴型动作的模仿组合。若孩子在婴儿时期拥有许多模仿经验,其语言发展也会更加成熟。 在语言过程之中,声音分辨成「主体声音」和「背景声音」两种:爸比妈咪直接与孩子对话,就是「主体声音」;从音响拨放出音乐或电视节目的讲话声音,就属于「背景声音」。如果希望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得好,就需要有主体声音的 *** ,也就要是有人与孩子说话,孩子才会模仿。否则即便每日24小时长时间播放音乐或故事,也不太会诱发孩子模仿的动机。 物品有了特定配对用法 1岁大的宝宝在模仿动作的特质上,出现配对概念,也就是特定物品会有相对应的动作,像是孩子拿到梳子,就知道往头上做出梳的动作;拿到电话的话筒,就知道要放在耳朵旁边听、嘴巴再念念有词好像在与人对谈,物品与动作之间的连结变得明显。 大人注意言行做好榜样 1~2岁的孩子移动能力更为成熟,除了在地上爬行之外,开始会走路,甚至爬到柜子上,对于环境周遭的一切都十分好奇,但孩子还不能分辨事情的对错,因此爸妈应该将危险物品收置于孩子不易取得之处,并多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语与行为,以作为孩子的模仿好榜样。 ‧2~3岁:模仿一连串的序列动作 2~3岁的孩子开始出现一连串的动作模仿。光光老师举例说明,1岁孩子的模仿动作就是反复地玩切比萨的游戏;到了2岁,就可以将动作组合起来,像是切了比萨之后,把比萨放在盘子上,再把盘子端给别人…等进行一连串的动作和序列的动作。 在美国社会学家米德(Mead)的儿童社会化理论之中指出,2~3岁的孩子会模仿不自觉模仿他觉得重要的事情,包含模仿妈咪拿着眉笔化妆的动作、模仿爸比拿着公事包去上班…等特定的动作举止。 不立即反应而是延缓模仿 这时候也开始进入第二个阶段,具有「延缓模仿」(delayed imitation)的能力,就是当孩子将日常生活发生的事件,或是对于人物的观察储存于记忆中,不像以往只能在当下立即模仿动作,而是在某一个环境之中,再把过去的记忆叫出来,不需要直接看着对象做出动作,这就是延缓模仿的能力。 眼前没有对象为何孩子还是能够模仿?根据瑞士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J. Piaget)的解释,本来模仿是即时照着对象做出来行为,然而,随着身心发展,幼儿模仿范围逐渐扩大,模仿动作「内化」(interiorization)而形成心像。 出现不当模仿不需要处罚 如果孩子表现得好,可以鼓励他,藉以强化好的行为,相反地,如果孩子出现不恰当的模仿反应,光光老师建议爸妈尽量不要使用高压处罚方式,而是以冷处理或是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以免影响孩子的学习动机,因为可能只是孩子在某个情境模仿了不适合的动作而已。 孩子口味也会模仿爸妈? 孩子的味觉适应在2.5岁之前会固定,小时候吃过的东西这一辈子就会记着。因此,在2岁之前,爸妈越常给予的食物,就会变成是孩子味觉的喜好,像是家里都吃很咸,孩子以后就会习惯吃重口味;爱吃辣的爸妈,总是提供偏辣口味的食物,孩子很自然地也会喜欢吃辣。 光光老师指出,人类是杂食性动物,有一个生理性特质是小时候妈咪提供给他吃的东西,都是安全的;长大之后,担心有中毒的可能性就不再随便吃东西。也因为是杂食性动物,对于食物有敏感期,若在2.5岁之前曾经尝过的味道,之后的接受度就较高,此与模仿不一定有关系,因为不是模仿爸妈吃的味道,而是与经验有关。 ‧3~4岁:玩扮家家酒模仿角色 孩子从一开始模仿大人的表情、动作,再来是出现配对的模仿动作到一连串的模仿动作,大约到了3岁开始有角色的概念,也就是会模仿角色。这时候的孩子十分迷恋扮家家酒的游戏,很喜欢扮演各种不同角色。 出现了性别认同概念 孩子起初是没有性别概念,所以,小女孩在2岁之前像个小男生也不用太担心。随着孩子意识到男生与女生的区别之后,逐渐地女生较像个女生,男生像个男生。在扮演游戏时,通常会选择扮演与自己同性别的角色,像是小女生就会倾向模仿妈咪或姊姊、小男生会想模仿爸比或哥哥,此种性别模仿,是儿童心理发展中性别认同的重要学习历程,也是因为开始有了角色的概念所致。这时可以协助孩子创造游戏情境及提供适合的游戏道具,引导孩子在活动中对社会角色及规范的认识及了解。 避免引以为戒的示范 这个时间点还有一个模仿特质就是,孩子的模仿能力越来越好,几乎什么都可以模仿,但推理能力还没有那么成熟,所以,爸妈一定要避免做出「引以为戒」的示范,否则等于是挖洞给孩子跳。光光老师指出,这是爸妈最常犯的错误,十个妈咪就会有八个妈咪都会这样做:告诉孩子这边有个洞,不要踩它,但却故意做出踩的动作,下一秒,你就会看到孩子伸出脚想要踩那个洞。 光光老师解释,习惯与大人沟通的爸妈,通常告诉他人不能做某事时,为了强调为什么不能这样做,而会特别口头解释,并身体力行示范,但对于未满4岁的孩子来说,看到那个动作就会想要执行动作,你问孩子这个动作可不可以做?虽然他耳朵听到了爸妈说不可以,但是眼睛看到的动作是执行,就会想要模仿动作。 ‧4~5岁:从模仿促使同理心发展 进入团体生活的4~5岁孩子最喜欢模仿老师,总是要求爸妈扮演小朋友,自己则是模仿老师的角色。除了角色之外,还会加入许多在学校发生的情境,甚至找更多的朋友一起来扮演,每个人扮演不同角色配合玩出一个游戏。 在这些演练的过程之中,孩子就会推理,并察觉别人感受。当孩子扮演妈咪,就会猜想妈咪在此情境之下,会做出什么决定。从推论的过程之中,孩子可以理解妈咪的想法,这也是孩子在同理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有个情境可以扮别人角色,藉以促进孩子的同理心发展。 4岁多的孩子也正处理问题解决萌芽的阶段,孩子会身处某一个情境,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光光老师指出,模仿等到后来,就会与同理心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有关联性。 有冲突,教导孩子怎么处理 最重要的是,倘若此时孩子有社交冲突,除了冷处理及转移法之外,爸妈应该引导孩子了解原因及教导孩子正确方式,而不是一昧的责备、处罚或是表示「就是不要做就对了」反而容易使得孩子想要故意去挑战。 0~5岁不同阶段宝宝的模仿力 如何回应孩子的模仿行为? 一名念中班的孩子,上课上到一半,突然站上椅子,举起手奋力喊著「抗议!抗议!不公平」。原来是孩子的爸比平时喜欢看政论节目,也曾带着孩子到抗议现场。光光老师指出,大喊抗议的孩子其实并不了解这些动作的意义,也提醒总是以自己生活为主的大人,忘了这些生活型态可能浅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 当爸妈发现孩子正在模仿爸妈行为时,需要给予回应吗?光光老师指出,学龄前的孩子无法区辨行为的好坏,爸妈的态度和反应是关键。 好的模仿行为→眼神及口头鼓励 若是希望孩子模仿这个行为,就应该让孩子感觉受到奖励,可以对他微微笑或是鼓鼓掌,跟孩子说「你做得很棒」这样就可以。不过,最重要的还是眼神鼓励,否则不管口头上再怎么鼓励,如果双眼没有看着他,孩子还是会觉得爸妈只是在敷衍他。 不好的模仿行为→教导怎么做才对 家中的哥哥姊姊随手乱丢东西,孩子看到了也跟着把东西拿起来乱丢,此时通常爸妈会和孩子警告不可以这样做。王意中心理师表示,与其责骂孩子,不如教导孩子应该怎么做才对──如何收好、摆好玩具。对于孩子而言,可以学习到替代行为,这也是一个模仿,以适当的行为取代不好的行为,否则有时候爸妈不断地告知孩子你不可以做这些动作,反而是提醒了孩子你还可以怎么做。 爸妈的以身作则是最好的身教 有些爸妈会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因而没有注意到自己行为的影响力。王意中心理师指出,孩子的确还不懂这些行为的意义,但他们就已经会模仿了,也正是因为不懂又会模仿,于是将眼前不开有的行为全都照单全收,在不适当的情境出现不恰当的行为,因此,这就是爸妈本身的身教问题了。 若是爸妈不希望孩子模仿某个不适当行为,除了不要鼓励这个动作之外,光光老师和王意中心理师均指出,更重要的应该是自己的身教,也就是修正爸妈的行为!大人本身减少出现在孩子面前的不良行为,孩子就没有这个机会模仿。反之,在孩子面前出现的总是好的行为,孩子当然就会模仿好的行为了。 为了吸引大人注意,就忽略之 还有一种情况,孩子的模仿行为是为了要引起大人注意,像是有些孩子故意把水倒得满地都是,这时候王意中心理师建议适度的忽略是较妥当的做法。不过,爸妈也注意到不同阶段孩子的发展重点。 如果是未满1岁的宝宝,把水倒在桌上再以小手触摸,其实宝宝只是想要了解桌子与水之间的关系,爸妈应该适时地让宝宝探索。随着年龄逐渐增长,孩子还是会故意把水打翻,吸引爸妈来到孩子身边关注他,爸妈就应该忽略孩子的这个行为。经过1、2次的忽略之后,孩子知道这样做没有什么效果,可能就不会再做了。 诚如前文所言,爸妈应该是把注意力摆在孩子表现较适当的行为上。像是爸妈可以先示范如何喝水,当孩子拿起水杯,自己把水喝光,并将水杯轻轻地摆放在桌上时,爸妈应该立即给予孩子称赞,之后孩子就知道以适当行为取代不好行为。 廖笙光 现职:敦南儿童专注力中心技术长、中华儿童发展教育公益协进会理事 学历:长庚医学院职能治疗学系、政大MBA学分班 经历:台安医院儿童发展中心 职能治疗师、台安医院表达性艺术治疗中心技术长、薇阁国小、康桥幼儿园、何嘉仁教师训练讲师 王意中 现职:王意中心理治疗所所长 学历:高雄医学院行为科学研究所硕士 经历:实践大学家庭研究与儿童发展学系兼任讲师、经国管理暨健康学院幼儿保育系兼任讲师、振兴复健医学中心复健医学部临床心理师、中华民国过动儿协会咨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