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说“妈妈,他们欺负我!”时,妈妈这么回比直接干预更高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在九儿上了一个学期重新开学之后,我却依旧能收获“他们欺负我”的这样的话,我不禁质疑我提前让她上了一个学期的小小班是不是错了,是不是让她休息1-2天不上课呢?在看完《妈妈,他们欺负我》这本书之后,我释然了。

对于孩子的社交,我们总是过于焦虑,担心他们处理不好,不会分享被孤立,没有朋友被欺负,同学不理,老师不管,成为班里的孤岛,于是作为焦虑的老母亲总习惯对老师进行灵魂三问:

说实话,这些话在九儿刚入学的时候,我跟老师说过不止一次,老师却非常负责的告诉我,九儿很棒,很活跃,有很多小伙伴跟她玩,也有很要好的朋友。从老师的话中,我才知道, 原来孩子远比你想象中的要强大,作为父母,我们的焦虑只是源自对孩子的不信任。

1.我们不相信孩子的适应力。

我们不相信孩子在离开你的世界里也能适应的很好。适应力是一种很强的回弹力,多数孩子,即使遭受严重的打击,仍然具有相当好的适应力。孩子刚进入幼儿园这个小 社会 ,开始他们可能对老师的批评比较敏感,但是后来,当他们对“批评”有了更多的认识之后,他们的抗打击能力开始变强了,他们不会因为一句“批评”不开心。多给孩子一点信任,把我们的焦虑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别让焦虑影响孩子的适应力。

2.我们误解了友谊的力量。

所有的友谊都会起起落落,经历冲突与混乱,但是到最后,依然会回到正轨。朋友之间发生冲突很正常,姐妹花虽然有时候会成为塑料的,但最后都会回归真诚。就像《小欢喜》里面童文杰和宋倩,作为成人,尚且会因为一点矛盾暂时打翻友谊的小船,但只要情谊还在,当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友谊只会变得更深刻。

作为父母,我们不能永远把孩子放在受害者的地位,一旦孩子遇到问题,就全副武装的出来阻止,而应该想方设法了解事情的全貌,学会倾听孩子的话,也倾听第三方的意见,不要以偏概全,想当然的以为自己的孩子就是被老鹰欺负的小鸡,否定孩子的友谊,让孩子的友谊失去了修复的机会。

3.我们不相信孩子是正常的。

作为父母,我们一方面希望孩子是正常的,但一方面总是不断否定孩子的正常发育。 儿童心理学家D.W.温尼科特在她的著作《妈妈的心灵课——孩子、家庭和大千世界》中一段话:正常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是每天都笑眯眯的,乖乖吃饭,好好长大吗?不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只要他对父母足够信任,就会不遗余力的进行各种尝试,他会打断你的几乎,会搞破坏。他以这些方式来检验自己的力量。如果我们的家庭能够经受住孩子的破坏式考验,最终他们会平静下来,安心玩耍。在此之前,考验是不可避免的。 这些都是孩子正常发育的必经阶段

其实孩子的社交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了解孩子的社交规律,这样才能做到心里有数,知道该如何进行干预孩子的社交。

1、婴儿阶段(0-2岁):我喜欢一个人玩

孩子最初的社交仅限于家庭成员之间,在0-1岁这个阶段,家庭就是孩子的社交圈,这时候父母不妨多跟孩子说说话,让孩子多听一些词汇,为孩子开口说话打下基础。在2岁这个年龄段,孩子的 社会 特征是“平行 游戏 ”。几个孩子在一起玩儿时,但他们之间并没有沟通交流,只是在一起各玩儿各的 游戏 。这个时候父母没有必要强求,你玩你的,我玩我的就是正常的社交。

2、幼儿园阶段(3-6岁):我有了好朋友

在3-6岁这个年龄段,孩子更注重朋友,很少独立 游戏 ,爱与同龄人相处,多三三两两一起 游戏 ,这个时候他们会喜欢跟很多人一起玩,同时也有比较特别要好的朋友,所以如果可以,尽量让孩子在3岁就开始幼儿园的生活,给孩子的社交找一个好的平台,发展孩子正常的社交能力。

3、小学阶段(7-12岁):我们要一起参加夏令营

这个阶段,孩子重视朋友的关系,也有一定的能力处理朋友间的摩擦,渴望被认同,开始有意愿考虑他人的感受。他们会与伙伴们主动建立关系,热爱集体互动活动。这个时候,朋友已经成为孩子世界的中心,如果遇到朋友间的冲突,他们可能会不知所措,这个时候我们要尽量让孩子明白友谊的规律:朋友之间相处矛盾和亲密共存,当遇到冲突的时候,重要的是如何从感受出发,重建友情的亲密关系。

4、初中阶段(12-15岁):妈妈,你进门要敲门!

初中阶段,孩子处于青春期的“心理段乳期”。 心理学家把少年人摆脱父母监督,成为独立人的过程称为“心理断乳期”。 在这个时期,孩子开始撕裂与父母在心理上的联系,他们急于自主独立,想摆脱父母的依赖与束缚,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对父母的说教比较反感,但是当遇到困难时,又非常期待父母的帮助和安慰,特别是在社交方面。

这个时候父母需要做的是尽量让保证孩子的独立性,给足孩子一定的社交空间,减少对孩子的社交干预,当孩子出现社交问题的时候及时挺身,成为孩子的后盾。

5、高中阶段(15-18):我有点喜欢他

高中阶段异性交往明显增多,“早恋”屡见不鲜,常见有两对或三对儿恋人一起玩儿的现象。但是在高考的高压下,“早恋”被强制压下。就像《小欢喜》中的方一帆和乔英子,连个拥抱都会被父母视为早恋的症状,父母们谈“早恋”而色变。这个时候,作为父母,不应该捕风捉影,应该充分信任孩子。如果发现“早恋”已经成为事实,也请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处理“早恋”的问题,尽量把问题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孩子们一起玩,但是当孩子发生争执的时候,你总会第一时间冲过去帮孩子解决问题,可是解决问题之后呢?

孩子的人生是孩子的,有些决定,你得让孩子学着自己去做,有些责任,你得让孩子学着自己承担。现在我们来看下那些经常被父母干预社交的孩子,最后都怎么样了?

1.孩子的社交商很弱,一遇到问题就想到父母。

当发生争执的时候,他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如何去解决,而是寻求成人的帮助,这个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看起来“很成熟”,避免了纠纷,可是往远处一想,也许爸妈在他的成长里干预了太多,让他丧失了“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孩子发生问题的时候,我们父母应该做好“袖手旁观”的准备,有些事情,你得让孩子自己来。

2.孩子容易不自信。

如果父母经常干预孩子的社交,孩子无法感受到解决问题之后的快乐,便无法感受自我存在的价值,当遇到问题时,他们会理所当然的退缩,因为在他们的意识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概念:我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样的干预虽然在当下保持了整体的和谐,但却非常不利于孩子的长久发展。

关于孩子的社交问题,帮还是不帮一直持有争议,帮肯定是需要帮的,孩子心智发展不成熟,关键时刻需要父母的鼎力相助, 如何帮 才是关键, 我们的帮应该是教会孩子怎么做,而不是替他做。 在面对孩子的社交问题时,我们不妨试试这样做:

1、不要放大孩子的社交之痛。 孩子遇到社交问题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要把你曾经的社交旧痛放大,加到孩子的社交新痛之上,这样不仅会让你变得更加焦虑,也会让孩子变得不知所措。

比如,当孩子说别人都欺负我的时候,父母可能很容易联想到自己小时候的受欺负的经历,于是无限放大孩子的感受,放大事情的严重性,粗暴的干预,跟老师谈话,对同学警告,甚至拔刀相向,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让孩子更加被孤立。

这个时候,作为父母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

当九儿跟我回来说,没有人跟她玩的时候,当下我也焦虑了,但我很快把焦虑释放了,而是问了一下老师她当时的情况,结果却是有点出入的:有人跟她玩,她玩的也很开心,反而是因为一些小事闹了一点小矛盾,自己的情绪出了问题。于是当她回来的时候,我有针对性的对她的情绪问题做了一些小调整。

孩子遭遇社交问题,父母有焦虑是正常的,关键是焦虑是否在合理可控范围内。

2、不要进行痛苦的追问,试着先共情。

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别总是问孩子为什么,记住先“共情”才是关键。 理解孩子的感受有时候比你问十万个为什么更有效果。孩子需要的不是帮他们解决问题,而是一个理解他的人。很多时候,父母与孩子之间“代沟”都是因为缺少共情与倾听。

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性的问“为什么”,太关注事情本身,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如果我们试着先跟孩子共情,只问事实,也许孩子的叛逆就会少很多。

3、经常和孩子玩字词 游戏 。

在《如何培养孩子的 社会 能力》一书中,舒尔博士给出了以下几个字词来帮助孩子建立多种选择的思维方式,教会孩子观察行为前后的区别,让孩子敢于解决问题。

①是/不,相同/不同、和/或者,一些/所有,这些词汇帮孩子打通思维定式,引导孩子从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

④之前/之后,现在/以后,经常跟孩子用这些词语造句,可以引导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引导孩子关注问题的结果。比如,之前我不会穿衣服,现在我竟然学会了如何穿衣服和如何搭配衣服更好看。

4、试着理解他人的感受。

试着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教孩子学会同理心,让孩子更好的处理问题。这里不妨试试以下3个方法:

①看图 游戏 。 当孩子在看绘本或者是看动画片的时候,你不妨在旁边多叨叨几句,图片中的人是什么感受?光头强被熊欺负的时候是什么心情?他为什么这么生气?不要浪费生活中的每个“教学资源”。

②生活中多观察。 教育学家陶行知一直奉行“ 社会 即学校”的理念,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识别别人的感受。比如当看到一个小女孩哭的时候,我们可以问问孩子,此刻她是什么感受,她的妈妈又是什么感受?让孩子学会识别他人的感受并理解感受。

③讨论感受。 在教孩子识别感受之后,不妨和孩子讨论一下“感受”。比如当孩子学会分享的时候,可以跟孩子这样说:

5、寻找多种解决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有一种,就像几何问题有多种解法一样,探求多种问题的解决思路,让孩子的思维不受局限。在寻找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可以试试以下步骤:

①问题是什么?(你们现在出了什么问题)

②感受如何?(你们俩感受如何,分别是什么感觉)

③怎么办?(谁有办法让你们俩都高兴?)

④写出这些办法。(把跟孩子探讨的方法写下来,让探讨更具仪式感。)

⑤如果不管用,那么我可以试试不同的办法。(这个时候之前玩的字词 游戏 就派上用场了,从多种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孩子思维。)

⑥告诉孩子这个就叫做分享、宽容、协调。(这就是 情感 引导中的二级反馈。在《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中指出,当孩子做出分享,宽松、坚持的动作的时候,别忘了告诉引导“这是什么”,让孩子加深印象。)

6、引导孩子考虑后果

孩子心智发育不成熟,做事往往欠缺对后果的考虑,就拿打架这件事来说,如果孩子考虑到打架的后果,也许就不会有打架这件事情的发生了。引导孩子考虑后果,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

3.让孩子了解直接后果而不是威胁性后果

在进行了解后果的训练中,我们只告诉孩子事情发展的直接后果,不要用威胁性后果让孩子产生对问题的恐惧心理。

比如,如果你现在不睡觉,我就不给你买玩具了。买玩具并不是不睡觉的直接后果,而是惩罚式后果。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父母不断放手的过程。 英国的心理学家希尔维亚说过: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对于孩子的社交,作为父母,尽量以引导为主,减少对他们的干预,让孩子学会如何自己解决问题。这才是成长的关键。

这样的社交干预方式是不是还不错?如果你也觉得不错,就让我们一起尝试改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