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压力做朋友,拥抱它,并与之随风起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1
人没有办法活两次,但是写作可以。写作就像把人生品尝了两次,经历一次,思索一次,输出是为了更好的输入,从而增加人生的厚度。记录,是时光流淌的痕迹,是忙碌生活的梳理,也是一种鼓励,鼓励我奔赴下一场山海。

在高速旋转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数不清的压力,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家庭的压力。我们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怎么扮演好,如何平衡,本身就是一种不小的压力。尤其是这两年身处疫情的大背景下,种种的不便,种种的突如其来,种种的不确定性与焦灼,更加剧了人们对压力的感知。

一直以来,传统观念都觉得,压力是不好的,压力是有害的,压力会引起健康问题,于是我们从心理上对它充满了抗拒。直到我读到一本书《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英文名叫“The Upside of Stress"。我们很惊讶,压力还有好的一面吗,答案确实是这样的,这也是这本书另辟蹊径的地方。其中讲述了一个心理学调查, 研究发现真正对我们有害的,并不是压力本身,而是压力有害这个观念。 当认为压力有害时,压力才会真正地伤害到我们。这个调查,无疑颠覆了我们对压力的认知。其实恰恰是我们对压力的抵触与不接受,才加剧了压力的副作用。 压力管理的最佳方式,不是减轻或避免它,而是重新思考压力,甚至是拥抱它,与它成为朋友,友好相处。

面对压力最关键的一步,是 接纳 。承认压力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无法逃避,只有面对,正确认识它,转变对压力的态度,才能把它变为成长的机会。这就像是一场拔河,当我们把压力当成对手,想象成一场需要分清输赢的较量,这来回的交锋就变成了紧张的对抗。可是当我们放下绳子,不再拉锯,站在我们对面的压力,也就不再像怪兽一样面目可憎,而是变成了熟悉的老朋友。只有从惧怕压力中解脱出来,我们才能真正地得到释放,从而我们的存在也可以释放他人。

应对压力的第二个关键词, 积极 。苏世民在他的《我的经验与教训》里写到:“如果你看到一个巨大的机会,不要疑虑别人为什么没有采取行动,你可能看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 苏世民在他的书中坦诚地谈到了创业初期募资所遇到的艰难,每一场谈判的艰辛,争取机会的马不停蹄,以及一次又一次deadline争分夺秒的焦虑。他不仅谈到了他的成功,还谈到了他的遗憾与错误,正如书名写得一样。正是这份坦诚,让我看到了他面对压力的态度-无与伦比的积极。而积极的背后,是优秀的情绪管理,不要消耗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负面的事情与情绪上,拒绝内耗,努力向前。

第三个关键词, 连接 ,这不仅是与自己的连接,也是与他人的连接。压力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寻求别人的支持,我们不能孤军奋战。连接丰富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更好地去应对压力,同时也快速地从压力中复原。我非常感谢我的家人、朋友,同事,感谢他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让我在一个个关键时刻觉得自己并不孤单,同样,我也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他们值得信赖的伙伴。所以,不要把自己变成一座孤岛,去把你的人生经历变成与别人连接的契机。

第四个关键词, 内在改变 。压力很多时候来自于外界对我们的期待,当我们在意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时,就无形之中形成了压力。当我们聚焦于内在的改变,专注于自身的成长,而并非极力迎合外在的标准,压力就会自然得到缓解。 人生,并不是一场刻意的讨好,只有实现自我绽放,自我定义,形成独特而坚韧的内核,方才历久弥珍,馥郁芬芳。

第五个关键词: 珍惜 。“Happiness is not about getting all you want. It is about enjoying all you have.” 从去年疫情开始,我就会在节假日尝试烘焙,给孩子们做一些漂亮的甜品,精致的美食本身就会给人带来愉悦,尤其是创造它和享受它的过程,给家庭也带来了些许仪式感。珍惜生活中的小确幸,珍惜所有美好的时刻。我们往往不会记住那些大的事件,却会想起一些细微的瞬间,正是这些瞬间,这些moment, 足以抵御生活中所有的不易与沮丧。

最后一个关键词, 意义 。 压力,意味着我们正在为人生赋予意义,意义越大,压力越大。对于我们不在乎的人,不在乎的事,我们不会感受到压力。为了我们在乎的事情,在乎的人,去承担压力,是实现人生意义的必经之路。 把做的事情放在更宏大的使命和意义中,用更长远的眼光审视自己做的事情,而不仅仅是着眼于短期的目标,会赋予自己的工作无与伦比的价值感,那么即使取得短暂的成就也不会沾沾自喜,遇到暂时的挫败也不会灰心丧气。今年12月8日,盖了140年,跨越三个世纪的神圣家族大教堂终于即将封顶,并点亮了塔尖璀璨的晨星。作为世界上唯一尚未完工就列为世界遗产的著名建筑,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数次革命与王朝更替,执着地等来了它将要完工这一天。多年前,我曾在巴塞罗那亲身感受这座建筑的独特与震撼,现在远隔千山万水,我仍然能体会背后几代人不懈的坚持与努力。不管是最初设计和修建它的天才建筑师高迪,还是后来勇敢接手的苏比拉克,都为此投入了毕生的心血,承担了巨大的压力。他们对这份事业价值与意义的笃定,让他们在无尽的孤独和质疑中选择了坚守与忍耐,虽然在有生之年都没能看到建筑完工,可是他们的建筑风格形成了奇妙的融合与呼应,并在艺术与时光的长河中化为了永恒的不朽。 “选择相信那些未曾看见的,最终你会看见你所相信的。” 隔着屏幕,看到星星在教堂顶端点亮的一刻,我不禁热泪盈眶,脑海里不停回荡着那首“夜空中最亮的星”。疫情之下,这颗夜空中最亮的星,有着感动人心的力量,赋予它力量的,是穿越时间的精神与意志,有一种烂漫的英雄主义。

用今年读到的小说《莫斯科绅士》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在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并不是我们能否获得一轮又一轮的喝彩,而是在面对种种不确定性时,我们是否仍然敢于鼓足勇气前进 。”失望也罢,悲伤也罢,欢笑也罢,欣喜也罢,当时光的洪流面对你滚滚而来,又涛涛而去,重点是我们的心是否因此变得厚重,且强韧。岁月与经历的礼物是,你会穿越看似无尽的黑暗,也会终将重见光明,并愈加理解生命的力量与可贵,活得无垠而辽阔。心中有光,身之所往。人生并不是某一个战役,而是场长跑,我们要像用锻炼肌肉一般去锻炼自己的抗压能力,越锻炼就会越有力。在不确定的人生里活出勇气,与压力做朋友,拥抱它,并与之随风起舞,舞出坚持,舞出姿态,舞出无尽的悠扬。

                                      写于2021年底                                            并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