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和北方人说普通话谁的方言更重?

本人乃泰州兴化一举子,奈何高考失利,直入三本院校,偶遇北方人,谁的口音更重

第1个回答  2022-06-20
说他们可以互相交流,显然是片面的。北方官话区也用普通话交流,但实际上西南地区(上江、云贵等)没有爱用方言的氛围。其实这一带不仅爱说方言,还对方言有自豪感,尤其是成都、重庆等大城市。
相比之下,北方官话区的居民大多没有这种自豪感,认为当地方言“土气”。
西南官话的形成与北方官话不同。其实是明清时期率领汉族移民进入西南地区后形成的方言。大概是帝国官话,地方方言,移民母语的混合。显然,它首先在城市的上层传播,然后慢慢渗透到城镇和乡村的广大普通民众中。
西南地区有一个大趋势,就是把“西南官话”当成官话,也就是帝国官话,这是原因。但有趣的是,西南地区普遍认为其方言是“母语”,这是相当普遍的一种民间话语。很多人其实都避免讨论西南官话和实际官话的区别。
这种状态很独特。北方官话区普通话与当地方言差异明显,有高低之分;华南的闽粤客家话区更以自己的方言为荣,对普通话有着淡淡的抵触情绪。西南的态度有点糊。
这和我认为的地方社会与皇权统治的互动机制是一致的。
北方官话区(不包括东北地区)是帝国统治的相对严格的地区,在当地社会形态上城乡分离程度较高。农村的小农比较弱小,大多是个体户缺乏融合,也缺乏大地主等农村精英,与城市中强大的官僚形成一定的等级结构。官僚说的帝国官话自然代表更高的正统,而小农说的方言只是土语。这些地方地方意识和民间力量也比较薄弱,高度受制于帝国统治。
华南闽粤客家方言区是皇权统治最弱的地区。地方社会形态表现为宗族组织的庞大乡村势力,出现以宗族首领为代表的大地主集团,垄断村庄的土地和资本,逐渐向城镇延伸。城市中的官僚无法达到北方官话区那样极强的控制力,而北方官话区的地方意识和民间力量相对较强,明显具有向帝国离心的倾向。
西南官话区(长江中游相对偏东的地区不算典型)大部分都远离政治重心,实际上是一个皇权统治较弱的地区,但因为可以通过长江大动脉进入,所以比华南的闽粤客家方言区要好。观察历史,这一带相对服从帝国统治,没有华南的叛逆心态,但也仅此而已,对帝国的支持不多。
清朝以后,西南官话区也形成了强大的民间自组织,但不是农村宗族,而是在大都市开始的会党(长者协会)。这个地区的村落分散而弱小,无法形成和华南一样的宗族凝聚力。但租佃制度发达,导致大地主之类的精英迁入城镇大都市,与大都市融合形成会党,向下延伸到乡村佃户,再渗透到帝国官僚。
事实上,社会党组织的存在促进了城市官僚和农村庶民的融合,中央和地方、官方和民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甚至可以认为,随着城市汉族移民的到来,西南官话渗透的最初过程,很可能是伴随着社民党的逐渐壮大。
也正是因为如此,西南官话才成为了一种“帝国官话”,成为了当地观念中的一种普通人的母语,而这种普通人的母语,更多的指向了当地人民的母语,而不是指向了村民的语言。西南方言文化的繁荣也与市民文化密切相关。
甚至可以说,市民文化是西南本土文化的基础,而不是村民文化。这与北方和南方有很大不同(北方没有市民文化,只有弱小的地方文化,被城市的官僚制度文化所压制,而南方的地方文化是地方文化及其市民化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