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案例分析——求助!!!求解!!!

1、出口商A公司与进口商B公司以FOB术语成交,A公司在货物装船前,已获悉准确的装运资料,并据此向B公司发出了装船通知。B公司当即凭装船通知向其保险公司按仓至仓条款投保了一切险和战争险。不料,货物从卖方仓库运往码头途中遭遇暴风雨,部分货物损失。买方能否就此向保险公司索赔?如果以CIF术语成交,A公司在货物装船前向保险公司同样按仓至仓条款投保一切险和战争险。不料货物运抵港区货位后,港区遭遇海啸侵袭,导致货物全损,请问买方能否就此向保险公司索赔? 原因是什么?2、北京一外贸公司与德国一家贸易公司按CFR条件成交,进口一批碳结元钢,保险金额为300多万美元。 德国发货人通过意大利F公司租用某船公司的A轮承运钢材。发货人按租约规定将90%的海运运费支付给F公司,但该公司并未将运费支付给拥有A轮的船公司。因此。船东要求撤回A轮,并对船上货物行使留置权。同时又委托伦敦律师事务所向我方通报情况并要求货方支付48万美元运费,否则将货物择地拍卖。此时,A轮一直在地中海海域徘徊。 我方依照贸易合同和信用证的规定,将由卖方租船合同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费用推给卖方。同时,利用卖方仍有继续与我方进行贸易的意愿,积极与其协商处理。经保险公司、货方与卖方共同努力,最终达成协议,由卖方以租船人身份与船东再签订租船合同,并支付48万美元运费,使该轮重新驶回中国港口。 尽管我方没有支付不合理的运费,但因该轮从起航到到达目的港以及处理案件所用时间长达近5个月,最终导致部分钢材锈损。而且,由于延迟交货也带来了占用资金所造成的利息损失。 根据以上案例试分析:1造成买方被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对买方而言,进口贸易采取CIF或CFR的贸易条件所带来的风险比采用FOB贸易条件要大?(不少于200字) 3、 试分析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或杜绝海运进口贸易中的诈骗行径?(不少于1200字)
3.A纺织品公司外销英国布匹10万码,凭卖方样品成交,合同中未列明品质机动幅度条款。A公司按时装运,货抵布里斯托尔,外商将布匹运至服装厂,制成成衣后发现部分服装袖子与正身颜色存在微小差异,且与样品存在差异,估计会影响销售。于是,一面寄给A公司两件有差异的服装,以作佐证,一面致电A公司称:“所交匹头存在色差,致使服装不合商销。对此损失,你方应付赔偿责任。”如果你是A公司的业务员,该如何处理?
4. 某成衣进出口公司与一欧洲客户签约,以CIF价格条款出售一批衣服,合同规定:“支付:即期信用证;装运:从中国大连海运至欧洲安特卫普;包装:以两个40英尺衣架集装箱装运。”随后,外商开来信用证,信用证中规定提单上要由运输公司证明:“全部货物系由两个40英尺衣架集装箱装运。”我公司审证无误后,备货出运,但是随着装期临近,却怎么也租不到衣架集装箱。运输公司业务员出了个权宜之计,建议将开顶集装箱改装为衣架集装箱,并承诺在提单上批注货物系由两个40英尺衣架集装箱装运。外贸公司业务员只好请来木匠在箱内装上木框,钉上木条,装好挂钩,改造成与衣架集装箱内部一样。然后将全部衣服挂装在这两个改装开顶集装箱里后,将顶端以油布封顶,并以绳索捆扎。同时向中国人保投保一切险加战争险,仓至仓条款。货物装船完毕,我方公司顺利议付。 但班轮启航后,突遇特大风暴,待货抵目的港后,买方发现不少衣服都被雨水淋湿,因此以运输包装不符合同规定向我方公司索赔。
问题: 1、违反贸易合同的包装条款,属违反要件,还是违反担保? 2、承运人是否负有责任? 3、保险公司有无赔偿的义务? 4、货到目的港,出现货损情况,买方有无采取减少货损措施的义务?如未采取要承担什么后果? 5、出口公司应从本案中吸取什么教训?

第1个回答  2012-06-19
1、(1)因为出口商A公司与进口商B公司以FOB术语成交,A公司在货物装船前,已获悉准确的装运资料,并据此向B公司发出了装船通知。B公司当即凭装船通知向其保险公司按仓至仓条款投保了一切险和战争险,而货物从卖方仓库运往码头途中遭遇暴风雨,部分货物损失。那么,买方能够就此向保险公司索赔——因为保险条款为仓至仓条款,即从买房仓库至买方仓库,在此范围内出险,都在保险公司的承保范围内,所以,买方可以据此向保险公司索赔。
(2)同理,因为以CIF术语成交,A公司在货物装船前向保险公司同样按仓至仓条款投保一切险和战争险。而货物运抵港区货位后,港区遭遇海啸侵袭,导致货物全损,那么,买方也能就此向保险公司索赔。(注:如果海啸属于不可抗力,即海啸不在一切险范围内,则答案相反。)

2、(1)造成买方被动的根本原因是发货人通过意大利F公司租用某船公司的A轮,发货人按租约规定将90%的海运运费支付给F公司,但该F公司并未将运费支付给拥有A轮的船公司,因此,被船东要求撤回A轮,并对船上货物行使留置权,即责任人是F公司未向拥有A轮的船公司支付租船费,以致将发货人和收货人都卷入其中,深受其害。
(2)对买方而言,进口贸易采取CIF或CFR的贸易条件所带来的风险比采用FOB贸易条件要大,是因为CIF或CFR的贸易条件下的租船订舱由卖方负责,而FOB贸易条件下是由买方负责安排租船订舱,因此买方可以掌握租船的主动权,安排可靠和熟悉的船公司来承运货物,从而保证不出现在运输过程中这种为运费而起的纷争,即便出现这种情况,也可以直接出手解决,而不致被动到解决问题拖延如此长的时间,使得被运送的货物出现不该出现的变质问题。(硬是凑字数呀,其实哪里用得着那么多文字?)

题外话:其实,在实际操作中,未必CIF或CFR的风险就比FOB 的风险大,这是教学案例,是假设的问题——F公司为什么没有提及?发货人既然已经按合同的约定向F公司支付了90%的运费,那么F公司将运费支付给船东不就是了?何须耽误5个月的时间?所以,在实际业务中不应该是这样的结局。

那么多的问题,现在没时间了,先解决这些,抽空再解答。追问

好 谢谢 是在感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6-19
1 买方不能要求保险公司赔偿,因为投保的范围是越过船舷为界来分担风险,而在卖方运输到码头还不在承保范围内。追问

后面的呢 烦你帮我多回答点嘛

追答

私聊~~qq?

追问

ok 1126447069

第3个回答  2012-06-19
```怎么和我们的作业一样···难不成你是咱班哒?追问

········不便透漏 应该是隔壁班的至少

第4个回答  2012-06-19
我的妈你这是要考试吗追问

期末考核······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