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时候,我尽量不说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7
人多时候,我尽量不说话

        人多时候,我尽量不说话,这是很小时候就养成的好习惯。

        虽然有时连我自己都认为我很木讷,但是我有很多理由说服自己,要努力保持这种与多数人相处的方式。

        与陌生人或者熟悉度不够的人在一起,我给人留下来的印象是话不多,但是熟识度高的人都知道,我的嘴巴不饶人。

      为啥要不失时机克制自己呢?唉,也许是小时候自卑感较重的缘故吧,许多场合,自己要是慌不择口,就会后悔、有愧疚感许久。喜欢责怪自己,喜欢设身处地考虑对方难堪的心情。明知道覆水难收,“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为啥还要往外“泼”?每次话多,自我批评,反思警告,希望自己能够牢记在心,结果呢,总是事与愿违,心情好了的时候,一不小心,不合时宜的话就脱口而出。

        就像今晚,校长的心情很好,口吐莲花,妙语如珠。我一直在洗耳恭听。校长说到尽情处,我没有把控好自己的嘴巴“开关”,两次接腔,毫不避讳地直接发表了我的“见解”。校长幽默风趣的话到我制造的笑声戛然而止,我也跟着大家哈哈大笑!可是笑过之后,我的心里就有隐隐约约的不舒服,担心校长会不会因为我的多话不开心,或者感觉难堪。所以,从屋里出来,我就又坚定了自己“人多的时候,应该少说话或者不说话”的习惯。

      其实仔细想想,这些年,与小时候相比,自己变得豁达大度多了。好些时间,根本没有心情去计较与人交流的得失,没有时间纠结与人相处的不当。常常的表现是“心直口快”,一语中的。就像我曾不止一次告诉学生的:看见你的不勤奋或者其他错误,我一定会提醒,甚至严格要求你去改正,即使你不愿意。无论怎样做,我都要做到问心无愧,你怨恨我也要说要管,省得以后我后悔……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其实我都是这样的态度,任何事情,我尽力而为,不让自己的内心深处留下愧疚的种子。岁月无声,我改变了很多,却没有改变这种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的状态,特别是人多的地方,多说几句话。

      也许我的话语根本没有在大家心上留下任何印痕,也许是敏感的我喜欢揣度对方的心思,反正,公开场合说话多了,我就会后悔死了,怕言语差错伤了谁。我就会再次提醒自己,以后还是得闭上嘴巴。

      在课堂上,我可以神采飞扬,侃侃而谈,我可以天南海北,海聊神侃,可是生活中,我总是没法掌控自己的嘴巴和心情。“学到老,活到老”,我还需要继续努力。

      人多的地方,我尽量少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