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屠悠悠因发现青蒿素获诺贝尔生理学奖这件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2-22

古墓出土一本医药奇书,屠呦呦研究后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18
屠呦呦获奖的重大意义
第一,是科研体制层面的。创新需要释放年轻人的能量。屠呦呦是生在旧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屠本人在39岁的时候参加了当时国家主持的『523任务』,担任青蒿素协作组的组长。放到现在,相当于39岁就担任了中国973重大专项的首席科学家,这是当下中国科学界完全不能想象的。文革时绝大部分的高年资科学家都被要求“靠边站”,这一反智做法的意外收获就是当年启用了大量的年轻人,其中的一部分年轻人如屠呦呦和张亭栋确实冲破了前辈的诸多思想障碍,在相对充足的科研资源的保证下做出了相当漂亮的科研成果。反观现在国内的科研体制(特别是90年代以后),对于年轻人(40岁以下)是真的不友好。科研资金的分配由老一辈说了算,每一次的科研基金申请本质上是各个科研大佬的利益交换和利益分配;年轻人回国后不管是不是独立PI,都要挂靠到各个大佬之下,否则就申请不到经费;又由于经费被大佬把持,年轻人的科研题目通常是大佬根据科研基金利益分配的具体内容来指定,而非年轻人自己决定。毫不客气地说,中国现在的科研体制本质上是寡头利益,老人政治和官僚主义的综合体,根本不给年轻人登上舞台的机会,想上舞台的唯一方法就是熬成未来的寡头;我国不论在科学还是经济上都尚处于追赶低位,承受不起这种智力和资源上的双重浪费。

第二,是科研信心层面的。有些同志啊,囿于历史经验和小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对于科研的认识还停留在欧美说什么我信什么的水平。什么是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在Cell,Nature和Sciencel上发论文和科研成果的高质量之间只有相关性没有因果性;发CNS不一定是高质量的成果,不发CNS也不一定是就不是。举个例子,现在诸君能随意吃紫菜和扇贝,并不是因为它们本来就该这么便宜。恰恰相反,紫菜和扇贝原本是很贵的东西,正是很多人看不上的水产科研工作者先去摸清楚紫菜和扇贝的生活史,再去尝试各种培养条件和饲养环境,从而实现了紫菜和扇贝人工养殖的结果(这都是近20年发生的事情)。这个过程中的大多数成果都发在了中文期刊上,很多连paper都发不出来,那你说,这类研究工作是高质量还是低质量?再比如,白人容易得丙肝不容易得乙肝;黄种人容易得乙肝不容易得丙肝(中国1/10的人口是乙肝携带者,而丙肝治愈率却在97%以上)。结果呢,国内一大堆科研工作者,尤其是解蛋白结构的,对丙肝研究趋之若鹜,对于乙肝感兴趣者寥寥无几。那你说,这种丙肝的研究论文发再多,真的就是高质量么?所谓的高质量和低质量应该是科学原创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的综合评价,而不单单是欧美奉为圭臬的影响因子;那些立足本国实际需求的,基于本国资源的项目,只要做得好,也可以获得世界级的成果。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