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对你的恋爱都造成了哪些影响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1-06
 你好!原生家庭影响着一个人太多方面,今天我们谈论恋爱关系中的影响。

  第一种影响:你选择的另一半,要么和异性父母相似,要么完全相反。

  现在大多数的年轻男女都不会只谈过一次恋爱,或者说很少只谈过一次恋爱,如果你静下心来去觉察一下自己的几段恋爱,你会发现你的几任对象身上一定存在着共性的特点。有的人找的对象都是很老实的那种人,有的人找的对象都是“渣男”“拜金女”等,为什么你总是找相同类型的对象,一定是在你的潜意识里你需要他/她身上的那份特质,而这份特质就像无形的磁铁一样吸引着你,你也不知道为何,你就是吸引这种人靠近你。

  发展心理学中把3—6岁的儿童期成为俄狄浦斯期,这个时候我们会对异性父母产生特殊的情结,男孩有恋母情结,女孩有恋父情结,在心理上也会对异性父母产生认同,前提是父母关系良好,亲子关系也良好。于是在长大后找对象的潜意识模版就是异性父母的形象,你的另一半在某种特质上一定像极了你的爸爸或者妈妈。但如果是父母离异,或者父母一方在小时候教养方式不良,存在打骂、侮辱等家暴行为,会在你的心理产生阴影,长大后这种创伤时刻提醒着你不找和那个曾经伤害过你的人一样的人,于是就会寻找和异性父母相反的人。例如你的爸爸爱喝酒,喝完酒回到家会打妈妈和你,那么在以后找对象的时候,你很大可能的找不喝酒的男生,因为喝酒这种行为已经在幼年的心里留下了恐惧、伤害的阴影。

  第二种影响:依恋模式影响着你跟伴侣的亲密关系。

  幼儿在小时候会跟主要抚养人(一般是妈妈)之间建立一种特殊的情感连接,叫做依恋,依恋的类型有:

  1、安全型。

  当与母亲分离时他可能哭也可能不哭,哭是因为妈妈不在了,他喜欢妈妈胜过陌生人。当母亲回来时,他积极寻求接触,啼哭立即减少。

  2、回避型。

  和母亲在一块儿的时候,他似乎没有对母亲作出什么反应,而当母亲离开时,一般没有苦恼的表现。他对陌生人的反应好像对母亲的反应一样。当与母亲团聚时,他却回避母亲或很久才跟她打招呼。当母亲抱起他时,他也经常不去拥抱母亲。

  3、抗拒型。

  与母亲分离以前紧靠其母亲,不愿离开母亲一步,虽然母亲在跟前,也不主动探究环境中的事物。当与母亲团聚时,表现出非常生气的抗拒行为,甚至推开和搡打母亲。当母亲抱起他时,他仍然继续啼哭,很难安抚他。

  4、无组织的紊乱型

  当与母亲分离后再团聚时,儿童表现出各种混乱的矛盾行为。如当母亲抱起他的时候,他的目光却看到别的地方,或用一种茫然抑郁的眼神接近母亲;当母亲安慰他以后,他却出乎意料地哭起来,或表现出一种冷冰冰的姿态。

  依恋类型的差异主要是由母亲是否能够及时的觉察到孩子的需求并满足来决定的,例如年幼的孩子需要吃奶时母亲是否能及时喂奶,冷了热了是否能及时增添衣物,需要安抚时是否能给予拥抱、抚摸等。

  除了安全型依恋类型,其他三种类型都会在恋爱中产生问题,主要是从小没有获得被爱、值得爱的信念,以至于在恋爱中时刻怀疑自己是否是被爱的,缺乏爱的能力和信念,要通过其他方式不断验证自己的假设,证明被爱,寻求安全感。典型的行为就是:当你发现对方一天都没有给你打电话发短信时,你打电话对方没接时,你会发疯似的寻找对方,你担心对方不爱你、不在乎你、抛弃你,所以不顾一切的去找他问清楚原因。时间长了,这会给对方带来巨大的恋爱压力,导致分手。在夜深人静时,你也许也检讨过自己,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下次克制住,用合理的信念说服自己:他在忙没看见手机,他在开会手机没带等等诸如此类的理由,但是下次情况出现时,你依然按捺不住,发疯似的去追问、查个水落石出。

  究其根本原因,是在原生家庭的生活下,父母没有给到你安全型的依恋感觉,没有让你对自己产生价值感,你会把小时候需求的不被满足归结为自己不值得被爱、都是因为自己不好,进而否定自己,丧失爱别人也被人爱的能力。
第2个回答  2023-01-06

原生家庭是一个非常值得说的话题,虽然现在有一种说法是不要过于强调原生家庭的影响。但是原生家庭确实对一个人的成长,尤其是后期的性格养成、依恋模式、情感认知等各方面起到了深远且长足的影响。

如果你仔细思考,我们很多的问题,都能追溯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上。幼年时期看似什么都不懂,其实无形中,已经深深地驻扎到到我们心灵的最深处。

原生家庭决定了你最初的依恋风格

缺爱在这个社会太普遍了,很少有人说,我完全不缺爱,不缺安全感。为什么缺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在幼年时期得到足够的爱和关注。上一代的父母,极少有情感需求这个概念,很多父母忙着养家糊口,也没有精神上的富养一说,觉得给够孩子吃穿、养大孩子就万事大吉。家庭不富裕的孩子,父母常年为了茶米油盐在争吵,根本没有精力在乎孩子的情感需求;家庭富裕的孩子,要么父母经常在外,缺少陪伴;要么极度溺爱,形成自恋型人格或者有这方面的倾向。

童年的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在成年之后,就会产生补偿心态——想把缺失的爱都从别人身上弥补回来。亲密关系就成了获取这些爱的最好途径,所以很多人把索取和控制误解为爱。

常年在缺爱的环境下,会产生“不配爱”的习得性无助。在这种念头的驱使下,更想证明自己值得被爱,焦虑型依恋风格往往就是这么来的。

另一种相反的情况是,父母极度溺爱,在这种成长环境下,已经习惯了被宠,就会表现的自我,甚至自私,没有共情能力,没有同理心,只想全世界的人都宠自己、爱自己。把宠当作爱,宠你才是爱你,不宠你就不是爱你,一旦没有得到心里的被宠的预期就认为不是爱。可就算是你的父母,都对你会有所要求,何况是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呢?

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由抚育者导致的创伤性事件、或者父母分离、缺失,有人格障碍等,可能会产生病态的依恋风格或者人格模式。

你会无意识模仿父母的相处模式

如果你找不到你在亲密关系里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或者说,你想不通为什么这样?可以先从原生家庭找起,因为你除了被影响,还学会了模仿,这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和有人格问题的人刻意模仿不一样。

第3个回答  2023-01-06

原生家庭对谈恋爱的影响是很大的,客观来讲,原生家庭的影子会在你成家立业以后时不时影响你的生活,父母过得美满幸福的一般孩子幸福感很强,将来也会很好的面对婚姻,父亲对母亲的态度决定了女儿将来找对象的标准,也决定了儿子未来对儿子的态度,感觉如果一个家庭的风气都是和和气气的,温馨的,那么这种家庭环境会遗传的。

父母的控制欲太强,家庭关系,长辈的打压式等教育方法,都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和处事问题。

“从小都是父母做决定,就养成了一种不会自己做决定,我怕这个决定是错的,没有人帮我承担后果”“人就是要在不服输中找到自我,任何一个真实的自我都是有趣的”

如果自己家庭不幸福,真的很难去对其他人产生信任或者感情依赖了,我们从小在原生家庭受到的影响,会形成一种自我特征,像缺爱、顺从、没有安全感、逃避等,这些特征也会出现在亲密关系里。这种影响可能会伴随一生,用一生去治愈。

恋人

第4个回答  2023-01-07

1、对爱情和婚姻的认知在家庭中成长,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会直接影响你的择偶观念。如果父母之间关系不和谐,孩子就会觉得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如果夫妻之间经常吵架打架,孩子也会认为婚姻就是一场战争......所以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婚恋观有着很大的影响。

2、缺乏安全感由于从小生活在父母的争吵中,孩子的内心往往很敏感脆弱。他们害怕自己成为下一个受害者;他们担心自己无法给伴侣足够的安全感;他们也害怕对方随时离开......这些心理都会导致他们对感情没有自信和勇气,不敢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因此他们会选择单身或者与比自己年龄大的人在一起来获取内心的平衡感。

3、自卑有些人在童年时因为一些特殊的事情而变得不自信甚至有点自卑。比如有的孩子因为长得比较丑或身材不好而被同学欺负嘲笑等等...这些经历会导致他们长大后也变得不自信甚至自卑起来......当遇到喜欢的人时也会觉得自己配不上他/她从而放弃追求或是拒绝对方的爱意...

4、容易受伤害有些人小时候受到的家庭教育过于严厉苛刻或是不尊重他人等不良习惯可能会导致他们在成年后仍然难以摆脱原生家庭的阴影:比如有人会因为童年时被父亲家暴过就特别害怕亲密接触(包括异性),有人会因为母亲对自己太过严格而总是想要逃离家等等......

5、过度依赖有的人在幼年时期被寄养在别人家里长大或是从小就被送到寄宿学校读书等原因会导致他们非常依赖于别人:比如一旦离开了别人的照顾就很容易生病感冒甚至是得抑郁症等等...这样的性格让他们很难独立生活下去并且也很容易被人控制利用进而失去自由和自我!

6、过分看重物质。很多女生会把物质条件当作衡量男生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她们希望男友能够满足自己的各种物质需求(包括金钱方面).....

其实这种观点是很片面的....虽然我们不可否认金钱确实很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用钱来衡量的!

第5个回答  2023-01-06
原生家庭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性格、价值观、恋爱观,以及看待问题和处理事情的角度都会收到一定影响。
一、原生家庭对谈恋爱的影响是很大的。
客观来讲,原生家庭的影子会在你成家立业以后时不时影响你的生活,父母过得美满幸福的一般孩子幸福感很强,将来也会很好的面对婚姻,父亲对母亲的态度决定了女儿将来找对象的标准,也决定了儿子未来对儿子的态度,感觉如果一个家庭的风气都是和和气气的,温馨的,那么这种家庭环境会遗传的。
而糟糕的原生家庭贵导致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没有体会过良好的亲密关系。而缺爱带来最致命的问题,就是对爱的怀疑。他们越是渴望爱,也就越怀疑爱。他们越将爱“神化”,也就距离爱越遥远。他们越是缺乏爱,他们就越把爱想象成最好最好的东西,不能有任何瑕疵。
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原生家庭对女性常见的负面影响有:
1、母亲强势,父亲懦弱。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孩子的性格可能也会变得强势。在关系里特别想要占据主导权,让伴侣服从自己,因为她们只见过这种相处模式,认为“父母的相处模式”是她所熟悉的,尽管从道理上她觉得太强势不好,但人总会觉得熟悉的就是安全感。于是,她会很强势地让伴侣听自己的,伴侣如果不像父亲那么懦弱,就会奋起反抗,两个人就会不断地吵架、攻击,感情就会变得越来越差,最终感情破裂。
2、父母很少爱自己(或者从小寄养在亲戚家)。
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可能会缺爱,因此变得特别想要爱,性格上很可能会变得敏感,因为爱的缺失而缺乏安全感,特别害怕被抛弃。她们因为缺爱,一旦有人对自己好就特别害怕被抛弃,所以她们会表现出焦虑的特质,经常担心伴侣离开自己,每当伴侣不回应就会觉得天塌了,内心就会很恐慌,给他发很多信息,每次吵架的时候一旦伴侣用不说话回避矛盾,你的内心的恐慌就会被激发,变得很愤怒。这样的两个人相处会非常累,因为伴侣要时刻照顾你的情绪,要一直维系你内心的安全感,时间一久就会很疲惫,就会因为心累而想要离开你。
3、母亲情绪很敏感,总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
有很多这样的母亲,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她们的生活可能很不幸,于是经常对孩子说“如果不是为了你我就不会这样”,孩子的内心充满了很多的无力感和愧疚感。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性格也可能会很敏感,经常会发脾气,因为她们内心的无力感会让她们时常觉得愤怒,因此就难以控制自己的脾气。长大后她们在感情里,会很缺乏安全感、特别渴望爱,但也会因为脾气的难以控制而推开伴侣,伴侣总会被她的情绪刺痛。阴晴不定的情绪加上要被伴侣填补的安全感,会把伴侣越推越远,最终彼此分道扬镳。
三、性格方面的影响。
这类人在性格方面会更加倾向于内向。因为比常人更加害怕受伤,所以经常对外会表现的很积极阳光,实际总是内心柔弱无修的表现。用阳光去掩饰自己的伤疤。
四、思想方面的影响。
因为这种特定的家庭环境,这类人会更加倾向于觉得整个世界欠ta一份爱,所以思想方面会很脆弱和敏感,一些正常的不注意的小事就能刺激。
总之,我们在感情里呈现的很多特质,其实都是原生家庭影响的,而这些影响会干扰到我们的行为,做出破坏感情的举动,影响我们成年以后的幸福。但是,我们谈原生家庭,是为了找到原因去解决问题。重点是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把所有的情感问题都帅锅给原生家庭、甩给父母。原生家庭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性格、价值观、恋爱观,以及看待问题和处理事情的角度都会收到一定影响。
一、原生家庭对谈恋爱的影响是很大的。
客观来讲,原生家庭的影子会在你成家立业以后时不时影响你的生活,父母过得美满幸福的一般孩子幸福感很强,将来也会很好的面对婚姻,父亲对母亲的态度决定了女儿将来找对象的标准,也决定了儿子未来对儿子的态度,感觉如果一个家庭的风气都是和和气气的,温馨的,那么这种家庭环境会遗传的。
而糟糕的原生家庭贵导致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没有体会过良好的亲密关系。而缺爱带来最致命的问题,就是对爱的怀疑。他们越是渴望爱,也就越怀疑爱。他们越将爱“神化”,也就距离爱越遥远。他们越是缺乏爱,他们就越把爱想象成最好最好的东西,不能有任何瑕疵。
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原生家庭对女性常见的负面影响有:
1、母亲强势,父亲懦弱。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孩子的性格可能也会变得强势。在关系里特别想要占据主导权,让伴侣服从自己,因为她们只见过这种相处模式,认为“父母的相处模式”是她所熟悉的,尽管从道理上她觉得太强势不好,但人总会觉得熟悉的就是安全感。于是,她会很强势地让伴侣听自己的,伴侣如果不像父亲那么懦弱,就会奋起反抗,两个人就会不断地吵架、攻击,感情就会变得越来越差,最终感情破裂。
2、父母很少爱自己(或者从小寄养在亲戚家)。
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可能会缺爱,因此变得特别想要爱,性格上很可能会变得敏感,因为爱的缺失而缺乏安全感,特别害怕被抛弃。她们因为缺爱,一旦有人对自己好就特别害怕被抛弃,所以她们会表现出焦虑的特质,经常担心伴侣离开自己,每当伴侣不回应就会觉得天塌了,内心就会很恐慌,给他发很多信息,每次吵架的时候一旦伴侣用不说话回避矛盾,你的内心的恐慌就会被激发,变得很愤怒。这样的两个人相处会非常累,因为伴侣要时刻照顾你的情绪,要一直维系你内心的安全感,时间一久就会很疲惫,就会因为心累而想要离开你。
3、母亲情绪很敏感,总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
有很多这样的母亲,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她们的生活可能很不幸,于是经常对孩子说“如果不是为了你我就不会这样”,孩子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