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老人经常因为孙子吵架动手,孩子也是那种不听话的,怎么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老人之间因孩子吵架动手,大部分是因孩子不听话,做错了事,一个管的,一个护的,因此就吵了起来,这大可不必,对不听话的孩子就不能宠爱他,特别是故意做错事的,就应适当来点硬的,让他有点怕觉,不然就无法无天了,对这样的孩子要有耐心的教育,话不能太多,要用计策,智慧,因小孩也是软的欺,硬的怕,教育得当孩子收益大,城长快,这也叫双赢吧。

老人能因为孙子而吵架动手,年轻的时候也会因为儿女而吵架动手,这样的人,不是因为谁的事,是他们自己的性格、修养、文化素养的问题,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必定是不听话的。要想要孩子听话,抚养人首先要学会好好说话,有事商量。目前这种状态,孩子不适宜再跟着老人生活,建议爸妈承担起做父母的责任,以利于孩子身心的 健康 发展。因为孩子面临着青春期,沟通不畅的话,孩子会更不听话,甚至放弃学业。

懂事与听话是两个摡念,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培育孩子,应多鼓励孩子有自己想法,未必要听话。培养孩子懂事是家庭 育儿 的方向:有礼貌、关爱他人等。至于老人吵架,更不必了, 育儿 目标要统一, 育儿 环境很重要。

孩子的教养,负责任的不应该是孩子的父母吗?为什么会出现老人为孙子吵架动手,而孩子还不听话?作为孩子的父母难道没有想过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吗?

所以现在应该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应该是自己,而不是老人和孩子!

老人帮忙带孙子,是不想自己的孩子过的太累太苦,也只是帮忙而已,不能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交给老人,尤其是孩子的教育问题!

老一辈带孩子,他们是按照自己固有的经验,想法来带孩子的,隔辈亲,不是说着玩的,老人往往对孙子很宠溺,真的是捧在手心里的王子公主。那这种情况下养出来的孩子容易自私,想要什么就是什么,不懂得感恩,觉得别人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当有一天不能满足他的要求的时候就开始破坏!

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尤其是老人,他们的三观已经固化,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再加上有些人脾气暴躁,所以容易出现题目中的一言不合就吵架动手的!

而作为孩子来讲,从小就是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带领下长大的,他们的习惯也慢慢形成,这个时候如果感受不到父母的爱,那对父母也是爱答不理的,加之老人的插手,很难改变孩子已经形成的生活习惯。

也许你会说,没办法,谁不想陪伴孩子长大,但是生活压力太大了,自己在家带孩子,一个人的工资根本养不活一家人。

但也不是所有老人带孩子的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也不是工作了就没有时间教育孩子。

好多为人父母的都把孩子交给老人,就只想等着坐享其成,甩手掌柜多舒服啊,但现在偷的懒,终有一天会还回来的!

现在对孩子不上心,如果教育不好,可能会毁了孩子的一生,所以各位父母要认真考虑:

如果没有时间带孩子,那就让老人帮忙,而孩子的教育还是自己处理,也要争取一家人统一意见!

如果老人有时间,经济能力也可以,那可以给老人报点怎么教育孩子的课程学习下。

如果老人固执己见,且怎么说都不改,那就只能自己带孩子,想办法改变孩子身上已经出现的不良生活习惯。现在还来得及,等到自己已没有能力管孩子的时候,木已成舟,来不及了。

老人不带孩子,他们为孩子吵架动手的问题就不会存在,如果因为其他事吵架动手的,那就谁的父母谁去劝说。

总之,孩子不是只投币就会长大,而且还能长的很好的。需要我们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也需要父母的爱!

首先,不得不说,造成孩子不听话的很大的原因和爷爷奶奶有一定的关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周围的所有成人都是他们的“老师”。在家里有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其他亲友等。

孩子的老师很多,有一个原则很重要,那就是对孩子的教育要求、教养态度、教育方法都应该是一致的。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成员中,往往是隔代老人溺爱孩子,甚至出现护短,造成家庭教育的不一致性。

这些情况对孩子的教育十分不利,容易形成孩子在不同的人面前态度不同,致使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坏习惯有机可乘。

因此,家长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之间应对孩子用同一标准进行教育,这样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两个带孙子的老人要把思想统一。若要培养更优秀的下一代,两个老人的教育方法,非常重要的,若两个老人,一个溺爱,一个严管,孩子不知道听谁的,最后,受害的还是孩子。

#两个老人经常因为孙子吵架动手,孩子也是那种不听话的,怎么办?#

都说隔代亲,一点不假,我父亲的脾气暴躁,在我印象里就是非常严厉的,他是说一不二的,我们都不敢跟他顶嘴。

他有时逗隔壁邻居的孩子跟他疯闹,在我们面前从来没有说笑,就是一张严肃的面孔,我们姐弟两个时刻保持着警惕,生怕做错事挨训。

然而,让爸妈给我带了四个月的孩子,回去后看到孩子不听话,或是做错了事,说孩子几句,假装要打她,父亲当着孩子说:“看谁敢打,谁打老子打谁?”老人就这么护着。

后来,把孩子带回家,三岁的娃,能拿不拿的都要贱,好说歹说就是不听,我说:“再不听拿棍棍打啦!”嘿,话音未落,她的两只小腿咚咚地跑到门外,边跑边喊:“爷爷、爷爷救我呀,妈妈打我呀!”

从我父亲对我女儿的态度,说明了爷爷奶奶隔代亲,容易宠弱娇惯孙子孙女,还护短,别小看了两三岁的孩子,她知道谁护她,为她涨势。

在家庭中除了爷爷奶奶娇惯护短,我家孩子的爸爸也护短,虽然脾气也暴躁,但是他对女儿那是百依百顺,三十岁才生女儿,才开始有点重男轻女,不太喜欢,不过没有说出来,但是我能感受到,刚开始每次听到孩子哭就往外面跑,几乎没有抱过孩子。

当孩子会叫爸爸妈妈、会跑了、会逗人开心了,开始亲近孩子,宠弱她,他每天都要扛着女儿到小游园玩、坐摇摇车。

他哪天回来迟了,女儿晚上十点钟还不去睡觉,非得等他扛着去游乐园玩一圈,那个时候我们住在郊区,到游乐园还有点远,他不急不躁,乐颠颠地扛出去溜达一圈。

一次,孩子爸爸抱着她,她爸爸先跳下去,准备再把她抱下去,她就是不依不饶的,又哭又跳,把刚下过雨的地都跳了一个窝窝,她爸爸没辙把她强行的抱回家丢给我。

我给她讲道理,哄她都不听,拼命地蹦着哭,哭得我也很烦躁,忍无可忍打了两下,她爸爸见后 ,心疼了,顺手拿起桌子上的一个非常厚实的玻璃杯,嗖的一声,从我耳边一忽儿过,砸在了铁网门上,碎落一地。

孩子爷爷、爸爸的护短,孩子是分不清好坏的,所以造成后来无法管教,到上学读书了 ,不做作业我管,他爸爸护,为此我们也经常吵架,她爸爸也为我把孩子管得太严,要打我,导致孩子从读书到大学都不爱写作业的坏习惯。

孩子爸爸当时惯过了,就不管了,从小学到高中,老师为她不做作业,没有少找过家长,她爸爸觉得丢面子,从来不去见老师,唯独害了孩子和我,小学到高中老师们的反应都是一致的:“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懒,不爱做作业”,你说老不老火!

题主问,两个老人经常因为孙子吵架动手,孩子也是那种不听话的,怎么办?
@玉溪观百姓生活情 认为,孩子还小,赶紧把孩子接到身边,刻不容缓,不是孩子生来就不听话,而是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不得当,而让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
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爸爸妈妈的娇惯宠弱、护短都会导致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因为他每次不听话的时候,一个教育孩子,另一个护着,孩子做错事了会想:“奶奶不敢吵我,吵我爷爷会吵奶奶,我就不听话。”
久而久之孩子就成了父母口中不听话的孩子,这样说孩子太冤枉了,三字经里开头的一句话,总结的非常有道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老人都溺爱孩子,我都不建议老人带孩子

两个老人其实没活明白,夕阳红了还动手,给孙子能起到什么好的榜样作用吗?孩子顽皮,这很正常。把孩子分开,不要在一起,就可以避免很多矛盾。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俩个老人因为孩子而吵架甚至打架,孩子还不听话。
建议你面对这样的父母不要把小孩交给他们。因为他们根本就不适合带小孩,不管他们是因为抢着要带孩子还是因为孩子的不听话而推卸责任的吵架。俩着都提现出了他们的自私,脾气暴躁,没有耐心和不负责任。
有以上缺点的人他们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为了图省心会对孩子听之任之。最后孩子长大了失去了带小孩的乐趣再丢给你告诉你谁生的谁管我们是管不了了。最后送你一段三字经,希望能够为你排忧解惑。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