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产生愤怒、妒忌,怎么办?心理学家说:用这招最有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8
林姐的女儿小莹刚上初中,最近的学习成绩不太好,一次物理的小考只得了59分,小莹总觉得同学在笑话自己学习不好,林姐因为小莹起床晚,说了孩子几句,就吵了起来,结果已经三天晚上,小莹都表现反常,精神恍惚,把书本撕了一地。去看了心理医生,才知道小莹得了焦虑症。

《真正的接纳就是爱上不完美的自己》一书中指出,大部分人都知道,自己并不完美,每个人都会有缺点,只有接纳自己的缺点,同时让自己在面对挫折、烦恼时,能够调整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加顺利的工作和生活,才能真正迎来人生的改变。

作者爱丽丝.博伊斯,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临床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她的研究曾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等许多重要的国际期刊上。她的文章致力于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来改善人们的生活。

焦虑症只是负面情绪的一种,那么,都有哪些情绪上的变化,是负面情绪呢?

01  愤怒

放学以后刚回到家,晴晴因为没有找到最喜欢的笔,开始发脾气。认为是妈妈把她的笔收了起来,不让她用了。孩子的情绪开始爆发,一方面,是没有得到家长的尊重,什么事情,都是家长替她做决定,另一方面,是觉得自己受到的委屈,父母不理解,还总得肯定是自己的孩子做错了事情!富兰克林曾经说过,愤怒从来都不会没有原因,但没有一个是好原因。心理专家指出,孩子学会正确处理表达情绪的方法,就不会用愤怒来发泄情绪,而是用理智找到解决方法。

当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情绪上会有一些波动。不断采用那些可能会对老师、家长或者同学造成伤害,或是做一些伤害别人的事情。作者指出,如何避免孩子在产生愤怒情绪时,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一定要在平时的生活中,讲道理举例子,引导孩子多去做维护集体和睦的事情。遇到事情时,引导孩子要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让情绪冷静下来,才能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

02 妒忌

当孩子身边的朋友,学习成绩或者某一次比赛中,成绩或者名次不如别人,容易产生妒忌的情绪。作者指出,引导孩子在他人走运时,发自内心的高兴,扩大心量,能够祝福别人,才是孩子真正的成长。同时,引导孩子找到自己与对方的差距,学习对方的成功方法和学习经验,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尊重对手,正视自己的不足,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才能得到成长,更加进步!

妒忌是一种自我折磨的理性思维。世界上总会有人比自己强,不可能永远都会赢。孩子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控制妒忌心,而是找对方的优点,来补自己的不足。

家长在这个阶段,要领着孩子去分析为什么,对方会取得成功,孩子就会明白,对方的成功,是因为对方的努力和付出,以及对方做人很好,是一个好的榜样。向他学习,孩子也可以做得更好!

03 挫折感

有一个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都是班长,上五年级时,竞选班长落选了,内心接受不了,干脆离开了学校,甚至绝食。只好休学一年,接受心理治疗来调整情绪。

当孩子遇到学习中的困难,或者和同学相处时,产生了抱怨和内心的不平。家长要引导孩子多接纳别人的缺点,同时,找到孩子抱怨的真正原因。帮助孩子在挫折中成长,遇到任何难题,都能冷静下来,找到解决的方法。真正成功的人,没有抱怨别人的,都是在不断反省中成长的,发展得不顺利时,会找自己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下一步,就是改正自己的不足,就会越来越顺利了!

了解到负面情绪会有这些表现,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孩子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

01  没有做过反省自己的训练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反省自己就不会对别人发怒。家长可以在生活中,引导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练习反省自己的能力。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才会不断成长。身心也会非常愉快。可以引导孩子,每一天都记录下来,自己最生气,最想发脾气的一件事,在记录的最后,自己找一个解决的 方法!

02  心存仁爱,就不会产生妒忌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当一个人的心量,不断的扩大之后,就会懂得,爱更多的人,才能真正得到幸福和快乐!心里的爱,越来越多,可以看到别人的痛苦和需要,就不会在别人成功的时候,产生不良的情绪,才会真心的为别人的成功而高兴,也只有心量大了,可以包容的事情多了,就会得到更多的爱和尊重。家长可以领着孩子去帮助别人,在家里时,教给孩子做好家务,比如洗碗、扫地,能够做好这些小事,能够体会父母的辛苦,也就会更爱家庭,更爱父母,更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03  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不会抱怨。

孩子遇到麻烦时,不知道解决的办法,才会抱怨、困惑。家长在孩子发生错误时,一定要多一点儿耐心 ,和孩子一起分析犯错的原因,感受到孩子的内心已经很痛苦了,需要的是家长的帮助,一起分析,一起找到解决的方法,孩子会非常感恩父母的付出,孩子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成长。爱抱怨的人,耽误了时间,只会抱怨人的,浪费了生命。

既然知道了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家长怎么样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行为,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呢?

首先,放缓呼吸。

当孩子的情绪,过度紧张时,可以通过放缓呼吸的方法,来调整。方法是:非常缓慢平衡地呼气,就像是在轻轻吹大一个气球。一旦呼气的频率减缓,吸气的频率也将慢下来。经过四到六个深呼吸,孩子的心率和各项身体机能将回到一个镇静的状态。在呼吸时,还要想象着将紧张不安的情绪,慢慢地赶出身体。

孩子这样呼吸之后,就会心平气和,情绪稳定下来。美国著名医生查理博士说:深呼吸可以让人平静,这是由于它迫使你把注意力从那些使你紧张的事物转移到身体上。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李商隐的这首诗,就把呼吸的感受,阐述得很妙。把呼吸拉长,就可以让孩子杂念涤荡,心中清静平和,紧张不安的情绪,就能全部消失了!

其次,精确制定情绪标签。

精确地鉴别特定情绪,能够减少情绪的起伏,同时帮助你了解如何针对这种情绪,采取更长远的行动。教会孩子精准恰当地标记自己的情绪,是对自身情绪技能的锻炼。

在每一次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带领孩子,认清自己的情绪类别,比如嫉妒、委屈、孤独还是焦虑,让孩子从正面接受自己的所有情绪。给情绪贴标签,带领孩子认清情绪的类别,正确指引孩子运用合理的方法来应对,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情绪像水,平衡的情绪是涓涓细流,滋养着天地万物。不稳定的情绪,则是咆哮的狂流,如果运用好情绪,也可以创造出最大的正能量,不用责备自己会发脾气,准确找到情绪的解决方法,在标签下快速处理好情绪,也是非常好的行为。一个不发脾气的人,一个包容别人的人,就会得到更多的包容和理解啊!

最后,帮助孩子建立有用的行为模式。

告诉孩子情绪是可以为自己服务的,情绪会引导你做出最好的决定,了解自己的情绪,可以让自己的行为更加成熟,在发生情绪的时候,可以冷静下来,分析自己现在的状态,是哪一种情绪,运用对应的练习,控制住情绪,就不会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学家认为,为了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孩子的心理会开成各种各样的心理机制。当被压抑的负面情绪过多时,就会主动寻找出口来释放,缓解内心的压力。

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法,就能有效减少负面情绪产生的不良影响 。有人会在要发脾气时,找一个清静的地方,让自己冷静下来,有的人在想发怒的时候,找一个草地,让自己放松下来,就能停止发怒的情绪。还有人,会用运动的方式来释放内在的压力,所以孩子的行为模式,可以减少负面情绪产生的不良结果。

总之,想要减少孩子负面情绪的发生,可以教给孩子,放缓呼吸,精确制定情绪的标签,就能建立对应的行为模式,降低产生的负面情绪,带给别人的伤害。

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感知这个世界,用无私的爱,来接纳这个世界。孩子的人生也会越来越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