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火炮的发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自古以来,铁火炮样式有许许多多,自元朝以后,火炮才更多的用于战争中,主要用于攻守城塞,也用于野战和水战。
中国于1280年发明了火炮。这时中国人制成了首批信而有徵的铜铁大炮(徵是验证的意思)。公元8世纪,火药的发明使抛石机的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公元10世纪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后,抛石机便由抛石变为抛火球。火球又称火药弹。因此,便出现了最早的火炮。
洪武十年(1377)造的铁炮,口径210毫米,全长100厘米,两侧有双炮耳,用于调整火炮的射击角度。炮身铸有“大明洪武十年丁巳季月吉日平造”铭文。这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带有炮耳的铁铸火炮。这种大口径直筒形火炮,显然会增大火炮威力,表明早在14世纪下半叶中国古代火炮已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明朝后期的火炮 从16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火炮仍有发展。嘉靖年间制造的虎蹲炮,长1尺9寸(约合0.6米),重36斤(约合21.5千克),配有铁爪、铁绊,发射前可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于地面,形似虎蹲,这种炮克服了发射时后坐力大、跳动厉害的缺点。
明末,为了抵御金军的进攻,仿制红夷大炮,天启六年,袁崇焕以红夷炮凭城固守宁远(今辽宁兴城),击退了后金兵,毙伤敌数百人,后金统帅努尔哈赤在该役中中炮受重伤,不久死去。
崇祯初年,明军对红夷火炮的仿制已经进入量产的阶段,然而西方利用仪器来提升火炮瞄准精密度的操作方法,却一直是当时许多中国炮手的盲点。到了雍正(1723-1735)末年,清政府甚至发现驻防的守军,从来没有做过火炮演练,以致于准头的远近、星斗的高低,官兵茫然不知。即使到了道光年间,用铳规量度仰角以调整射程远近的方法,仍然是“中国营兵所不习”。
崇祯三年,孙元化起用王征、张焘等奉教官员或将领,装备大量的西洋火器,还聘请了澳门的葡萄牙军事顾问。铳规、铳尺和矩度等仪器的使用以及装弹填药技巧的掌握,都是孙元化相当注重的训练内容,这也是先前明朝军队最欠缺的。
孙元化所属的孔有德,掀起吴桥之变后,之所以能在山东地区造成“残破几三百里,杀人盈十余万”的结果,跟叛军先前所受的良好火炮操作训练有关。
从吴桥之变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战场上的战争形态正在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当红夷大炮的发射技术日趋成熟之后,这种新型武器的攻坚力与杀伤力在城池的攻防战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传统的城墙构造从此不再具备足够的防御能力。孔有德的归顺,不仅让后金获得大量精良的西洋火器,而且还得到全套铸弹制药的技术以及瞄准的知识与仪器,难怪皇太极会出郊十里隆重迎接孔有德,表达了他对这一个部队来归的重视。
明军在吴桥兵变后,丧失了火炮技术上的优势,之后更因为国库空虚,导致武备无法继续充实。崇祯中、后期,边关有许多火器大多是由地方官和守将捐钱所造的,例如总督宣府、大同、山西等处军务的卢象升等人,曾经捐造了红夷大炮多门,提督辽东军务的吴三桂,也曾经捐钱铸造了“定辽大将军”,这些事实反映出明代朝廷国力的衰微。
清朝时,为了平定战乱,大量制造火炮,主要有3种类型:① 红衣炮(即红夷炮)型,②子母炮型,类似佛朗机铳。③大口径短管炮,现在比较常见的就是天安门前的大炮。还有一种就是清朝时期,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为抗击殖民主义者的侵略,各地军民又造了一些重型火炮,广东省虎门、江苏省镇江市等地至今仍保存有当时的抗英火炮。
清初虽然因为南怀仁等耶稣会士的帮忙,在制炮方面颇有进展,但随着三藩之乱的底定和台湾郑氏政权的败亡,清廷对火炮的重视开始大幅减弱。我们可以发现从康熙末年到嘉庆的兵书当中,竟然有一百五十多年没有任何讨论火炮的专门书籍出版。这种情形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后才有改变,陆续出现汪仲洋的《铸炮说》、丁拱辰的《演炮图说》、龚振麟的《(铸炮)铁模图说》和《枢机炮架新式图说》等著述。
其中《演炮图说》这本书,专门讨论火炮的测准技术。作者丁拱辰是福建人,曾经游学海外,私习了一些火炮的操作原理,回国后投效军中,并呈献象限仪一具,经演放实测后,证明非常准,因而获得升官。丁拱辰之所以受到重视,显然和清廷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被英军重挫有关。
丁拱辰也曾经《增补则克录》中谈论到铳尺,文中却严重误解了铳尺的主要功能。他以为铳尺上的刻划是用来推算炮弹的重量,而不知道铳尺主要用来估计应装填的火药量,可见当时有关铳尺的正确用法已经失传。
丁拱辰所提到的火炮操作原理和技术,其实都不超出明清之际的水平,但由丁拱辰获赏给六品军功顶戴这件事,可以知道清廷在康熙朝以后很长的一段期间,对火炮知识的了解明显不进反退。
在丁拱辰之后,李善兰也在咸丰九年写了《火器真诀》一书,尝试引进几何学,用来介绍弹道学的原理。李善兰后来并因为这本书而得到获提拔,但很可惜的,他的才华并未充分发挥。
清廷无力响应列强军事的挑战,引发许多有识之士的深切关怀,李善兰《火器真诀》、华蘅芳(1833-1902)《??物线说》以及王韬《火器略说》等书的出版,就是具体的反映。在王韬的《火器略说》之后,有关火炮的着译开始增多,各家也开始出版,试图拉近中、西方在火炮瞄准技术上的差距。
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清政府大量购买西方近代火炮,同时创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业,制造近代火炮,中国古代火炮逐渐被近代火炮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