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允炆的下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7-22
关于朱允炆的死因,大致有以下说法:
一、自焚说:《太宗实录》云:“遂阖宫自已焚燃。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
二、东明寺出家为僧:《明史·恭闵帝》叙述更相当混乱,称:“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或云帝由地道出亡......自后滇、黔、巴、蜀间,相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
在朱棣入京一场混战中,城内的皇宫大院起了火,当火势扑灭后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尸体,据说是朱允炆、马皇后和他的长子朱文奎的尸体。后来对他的帝业抱同情心的历史学家们都说他乔装成和尚逃离南京。官方历史学家当然只能说皇帝及其长子已死于难中,否则,朱棣就不可能称帝了。朱允炆次子当时只有两岁,被擒,免于一死,但被长期监禁,直到他56岁时才重获自由。
朱棣即位后,他没有给朱允炆谥号。1402年剩下的几个月被称为洪武35年,把次年称为永乐元年。朱棣用这种办法明确地否定了建文帝朱允炆的合法性。另外,新皇帝命令销毁建文时期的档案,同时禁止关于这个时期的事件的一切论述。
朱棣以最暴烈的手段用来对待忠于朱允炆的官员,如他曾经希望方孝孺俯首承认他的胜利并为他效命,以此操纵士大夫阶级来支持他的事业。方孝孺对他破口大骂,因此他被残酷地处死,还被说成是曾经错误地引导皇帝的大奸臣。
朱棣要成就帝业,当然不容许两个皇帝的同时存在,由此不难看出,民间传说的产生大都是由于人们同情他的苦难遭遇,以及被他有神秘色彩的命运所吸引。关于以上问题,见仁见智吧。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72718.htm

第2个回答  2012-07-21
传说  相传,朱允炆逃离京城后,颠沛流离,千方百计逃避追杀,后隐居于湄江的观音崖一带。诚心向佛,终了一生,著名的藏君洞也因此而得名。
  朱允炆在当皇太孙时,太祖朱元璋曾出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要他和燕王朱 棣以对。朱允炆对曰:“雨打羊毛一片膻。”朱棣则对曰:“日照龙鳞万点金。”朱 棣之对太祖较为满意。从中也看出了朱允炆的懦弱、平庸和朱 棣的野心勃勃。太祖驾崩后,皇室想了一些方法来巩固朱允炆的皇帝宝座。但毕竟人算不如天算,后来江山终究被朱 棣所得。而上面的对联却成为二人命运的谶语。
  话说朱允炆在湄江隐姓埋名,自称应文和尚,留下了许多对联诗话。其中对观音崖风光的描写联“峰如巢风彩,崖似卧龙文。”使观音崖群山之秀美,崖峰之深奥玄妙跃然纸上。
  在长期的流亡过程中,朱允炆一直以晋公子重耳的故事鞭策自己。希望有东山再起的一天。但后来他慢慢地发现,朱 棣管理国家的能力比自己实在要强得多,也就慢慢地打消了这个念头。有联为证:“有梦难圆,尘世着魔迷木性;无风易醒,洞泉悟道静凡心。”轻风吹拂着平静的心,沉醉于大自然之中,哪还管什么皇权富贵,都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多年以后,朱允炆触景伤情,咏联一副:“家从京畿而来,回首五岳峨眉,此等山川甲天下;帝似尧舜以后,伉怀秦皇汉武,如我王孙旷古今。”这既是对湄江美丽风光的衷心赞美,也是对自己一生坎坷命运的高度概括,更是对无奈现实的宣泄、壮志难酬的遗憾的真实写照。
第3个回答  2012-07-21
1.自焚说:据永乐年间《实录》和《明史稿》的记载,建文帝继位后,即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谋,定策削藩。领兵在外、身为燕王的朱棣立即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靖难之役”。不到四年,燕王即挥师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金川门迎燕王大军入城,满朝文武纷纷投降。建文帝眼看大势已去,不得已下令焚宫,顿时火光熊熊,建文帝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宫内侍人都说建文帝已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证明之。燕王见到尸体,分不清男女,惨不忍睹。其继位称帝后,只得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儒传》均持此说。
建文帝不死朱棣无法顺利继位,朱棣为了顺利继位,所以那个时候不管真的假的,建文帝必须已经死了!
2.此外,在《明史·姚广孝传》和《胡濙传》里记载:明成祖朱棣当了皇帝后,对建文帝自焚而死,也产生过怀疑,也有人告诉他那具烧焦的尸体是马皇后的,建文帝削发为僧外逃了。他就把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抓了起来关进监狱长达十余年,逼他供出建文帝下落。并派郑和下西洋“欲寻踪迹”,派户科都给事中胡濙遍行郡、乡、邑长达16年,搜寻建文帝下落,一直到朱棣死前一年的一个晚上,他已睡下了,但听说胡濙回来了,急忙穿上衣服,在卧室单独召见。两人密谈一夜,谈话内容已经成为千古之谜不会再有人知道了,不过之后朱棣就没有再找过建文帝。我猜测胡濙找到了建文帝,建文帝应该是说回去告诉你的主子放心吧,王位是你的了,以后也是你儿子的,我只想安安静静过完余生。所以朱棣感觉自己杀了一辈子人了,他也老了王位也坐稳了,对自己这个侄子也就就此打住了!
第4个回答  2012-07-21
(1):东明寺出家为僧
  万历《钱塘县志·纪制》记载:“东明寺在安溪大遮山前,建文君为僧至此,有遗像”。(《杭县志稿》卷八)“相传建文帝遁迹至此,时旭日始旦,题曰东明。自归国后,方知为帝。今范其遗像。有手植牡丹,色白如银”。明代嘉靖年间《留青日札摘抄》、清代康熙年间《湖堧杂记》中也都有记载。[1]世传因建文帝至此正好拂晓,好事者便将山名与寺名都改作“东明”。

(2):自焚说:据永乐年间《实录》和《明史稿》的记载,建文帝继位后,即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谋,定策削藩。领兵在外、身为燕王的朱棣立即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靖难之役”。不到四年,燕王即挥师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金川门迎燕王大军入城,满朝文武纷纷投降。建文帝眼看大势已去,不得已下令焚宫,顿时火光熊熊,建文帝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宫内侍人都说建文帝已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证明之。燕王见到尸体,分不清男女,惨不忍睹。其继位称帝后,只得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儒传》均持此说。  

 (3):三清山入道说:据有学者考证,建文帝晚年化名詹碧云,隐踪在江西上饶玉山三清山任三清宫住持道士,在三清福地借修建道教宫观为掩护,巧妙修筑了“明治山詹碧云藏竹之所”的陵墓和其他相关石雕、楹联、三清山石刻260余处,留下了“风流建水翁承赞,樽酒论文千载同”、“方豪上”、“都俞脱生”、“壶市安井”等一系列可供考研的石刻隐逸文化密码。   
此外,在《明史·姚广孝传》和《胡濙传》里记载:明成祖朱棣当了皇帝后,对建文帝自焚而死,也产生过怀疑,也有人告诉他那具烧焦的尸体是马皇后的,建文帝削发为僧外逃了。他就把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抓了起来关进监狱长达十余年,逼他供出建文帝下落。并派郑和下西洋“欲寻踪迹”,派户科都给事中胡濙遍行郡、乡、邑长达16年,搜寻建文帝下落,一直到朱棣死前一年的一个晚上,他已睡下了,但听说胡濙回来了,急忙穿上衣服,在卧室单独召见。胡濙访得建文帝离开紫禁宫后,削发为僧,既没有去神乐观,也没有去西南、东南周游避难,而是被僧司溥洽所救,一直藏在江苏吴县普洛寺内,此后一心为僧,无复国之意。近年徐作生也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考察后,指出:永乐二十一年(1423),建文帝死于江苏吴县穹窿山,终年46岁,葬于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也有人指出,建文帝自焚身亡是历史真实,因为当时燕军兵临城下,把紫禁宫团团围住,建文帝想逃也来不及了,更何况经考查也无鬼门、御沟逃路。建文帝也深知他的四叔是个贪权无厌、残暴无情的武夫,落在他手里决无好下场,不如以死了之为上策。燕王朱棣也绝不会让建文帝活下去,否则,他就不能当皇帝。朱棣为了不留下“杀侄夺位”之臭名,故意苦心寻找建文帝下落,留下了历史疑案,这可能是朱棣的用心之机。   
综上,朱棣在即位后,下令搜寻建文帝,这是历史事实。但他的真实用心及建文帝的真正下落,至今仍是一个未揭开的历史之谜。   
有的学者认为,朱允炆并没有死,而是走了后门,到了山中去做了和尚,红崖天书就是他写下的。

死因史书记载矛盾
《成祖本纪》说:“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   

《太宗实录》云:(在燕兵攻陷京师后,建文帝)“遂阖宫自已焚燃。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   
朱棣登位后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上亦曰:“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明实录·太宗实录》。   

《补本》记载:“棣遣中使出后尸于火,诡云帝尸,越八日壬申,用学士王景言,备礼葬之。”   

《明史·建文皇帝本纪》:“上入宫,忽火发,皇后马氏暴崩,程济奉上变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宫……因指烬中后骨以为上!”。   

《明史·恭闵帝》叙述更相当混乱,称:“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或云帝由地道出亡…自后滇、黔、巴、蜀间,相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   

第5个回答  2013-01-12
最新消息证实,朱允文当年逃到了湖南省永州地区,现在的新田县境内,名为大观堡的地方。考古发现,大观堡一座山顶有7000平方的古城堡遗址,依稀可见皇椅和浴池等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