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的灯笼的诗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1.描写灯笼的诗句

描写灯笼的诗句

1、蜀锦荐灯笼宋葛胜仲 《临江仙·槛外奇葩江外种》

2、夜深两行锦灯笼宋侯置 《鹧鸪天·万点胭脂落日烘》

3、双灯笼月宋张矩 《应天长·翠迷倦舞》

4、灯笼跳入露柱宋释崇岳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5、灯笼露柱眉毛结宋释崇岳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6、露柱灯笼宋释崇岳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7、灯笼露柱宋释崇岳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8、拶倒灯笼柱嗔宋释崇岳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9、灯笼拍版宋释道璨 《偈颂十二首》

10、灯笼暗地攒眉宋释道宁 《偈六十九首》

11、灯笼露柱宋释法薰 《偈颂六十八首》

12、灯笼吞却露柱宋释法薰 《偈颂六十八首》

13、露柱与灯笼宋释梵琮 《偈颂九十三》

14、灯笼开口笑宋释梵琮 《偈颂九十三首》

15、露柱灯笼大笑宋释慧性 《偈颂一百零一首》

16、灯笼倒退三千宋释慧远 《颂古四十五首》

17、灯笼悬露拄宋释可湘 《偈颂一百零九首》

18、露柱灯笼齐作舞宋释妙伦 《偈颂八十五首》

19、灯笼露柱暗搥胸宋释如净 《偈颂三十四首》

20、露柱灯笼笑不休宋释如净 《偈颂十八首》

千门开锁万灯明,

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李商隐

月色灯光满帝都,

香车宝辇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同张将蓟门观灯》孟浩然

异俗非乡俗,

新年改故年。

蓟门看火树,

疑是烛龙燃。

《十五夜观灯》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

兰缸艳早年。

褥彩遥分地,

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名霎,

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

来映九枝前。

《咏灯》李昪

一点分明值万金,

开时惟怕冷风侵。

主人若也勤挑拨,

敢向尊前不尽心。

《送綦毋三寺中赋得纱灯》李颀

禅室吐香烬,

轻纱笼翠烟。

长绳挂青竹,

百尺垂红莲。

熠爚众星下,

玲珑双塔前。

含光待明发,

此别岂徒然。

2.关于灯笼的古诗词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名霎,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同张将蓟门观灯【唐】孟浩然异俗非乡俗,新年改故年。

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燃。十五夜观灯【唐】王諲暂得金吾夜,通看火树春。

停车傍明月,走马入红尘。妓杂歌偏胜,场移舞更新。

应须尽记取,说向不来人。上元日紫极宫门观州民然灯张乐【唐】羊士谔山郭通衢隘,瑶坛紫府深。

灯花助春意,舞绶织欢心。闲似淮阳卧,恭闻乐职吟。

唯将圣明化,聊以达飞沉。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上元夜建元寺观灯呈智通上人【唐】章碣建元看别上元灯,处处回廊斗火层。

珠玉乱抛高殿佛,绮罗深拜远山僧。临风走笔思呈惠,到晓行禅合伴能。

无限喧阗留不得,月华西下露华凝。观灯【唐】张萧远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

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星宿别从天畔出,莲花不向水中芳。

宝钗骤马多遗落,依旧明朝在路傍。

3.灯笼的诗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名霎,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同张将蓟门观灯

【唐】孟浩然

异俗非乡俗,新年改故年.

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燃.

十五夜观灯

【唐】王諲

暂得金吾夜,通看火树春.停车傍明月,走马入红尘.

妓杂歌偏胜,场移舞更新.应须尽记取,说向不来人.

上元日紫极宫门观州民然灯张乐

【唐】羊士谔

山郭通衢隘,瑶坛紫府深.灯花助春意,舞绶织欢心.

闲似淮阳卧,恭闻乐职吟.唯将圣明化,聊以达飞沉.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上元夜建元寺观灯呈智通上人

【唐】章碣

建元看别上元灯,处处回廊斗火层.

珠玉乱抛高殿佛,绮罗深拜远山僧.

临风走笔思呈惠,到晓行禅合伴能.

无限喧阗留不得,月华西下露华凝.

观灯

【唐】张萧远

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

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

星宿别从天畔出,莲花不向水中芳.

宝钗骤马多遗落,依旧明朝在路傍.

生查子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还有不少,但这些是最确切明了的关于灯笼的了

4.关于灯笼的古诗词

《和友封题开善寺十韵》

年代: 唐 作者: 元稹

梁王开佛庙,云构岁时遥。

珠缀飞闲鸽,红泥落碎椒。

灯笼青焰短,香印白灰销。

古匣收遗施,行廊画本朝。

藏经沾雨烂,魔女捧花娇。

亚树牵藤阁,横查压石桥。

竹荒新笋细,池浅小鱼跳。

匠正琉璃瓦,僧锄芍药苗。

旋蒸茶嫩叶,偏把柳长条。

便欲忘归路,方知隐易招。

《送郤先辈归觐华阴》

年代: 唐 作者: 李洞

桂枝博得凤栖枝,欢觐家僮舞翠微。

僧向瀑泉声里贺,鸟穿仙掌指间飞。

休停砚笔吟荒庙,永别灯笼赴锁闱。

骚雅近来颓丧甚,送君傍觉有光辉。

《甘露寺》

年代: 唐 作者: 孙鲂

寒暄皆有景,孤绝画难形。

地拱千寻嶮,天垂四面青。

昼灯笼雁塔,夜磬彻渔汀。

最爱僧房好,波光满户庭。

《苦学涪翁夜过其家戏作》

年代: 宋 作者: 舒焕

先生堂前雪月苦,弟子读书喧两庑。

撞门入室书纵横,蜡纸灯笼似云母。

《百合》

年代: 宋 作者: 舒岳祥

收合千戏不上枝,绿茎丹萼称施为。

灯笼翠干从高揭,火繖流苏直下垂。

文豹翻身腾彩仗,赤龙雷爪摆朱旗。

莫疑衰老多夸语,渍蜜蒸根润上池。

5.描写灯笼的诗句有哪些

1. 《与僧智如夜话》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懒钝尤知命,幽栖渐得朋。

门闲无谒客,室静有禅僧。

炉向初冬火,笼停半夜灯。

忧劳缘智巧,自喜百无能。

2. 《鹧鸪天·宝篆龙煤烧欲残》

年代: 宋 作者: 赵长卿

宝篆龙煤烧欲残。细听铜漏已更阑。

纱窗斜月移梅影,特地笼灯仔细看。

幽梦断,旧盟寒。那时屈曲小屏山。

风光得似而今不,肯把花枝作等闲。

3. 《再次前韵》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秋灯一点映笼纱,好读楞严莫念家。

能了诸缘如梦事,世间唯有妙莲花。

4. 《梦后闻蛩》

年代: 宋 作者: 贺铸

笼灯耿欲灭,枕下虫声切。

底许事相关,煎人肠断绝。

5. 《灯笼》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我年十六游名场,灵芝借榻栖僧廊。

钟声才定履声集,弟子堂上分两厢。

灯笼一样薄腊纸,莹如云母含清光。

还家欲学竟未暇,岁月已似奔车忙。

书生白首故习在,颠倒简牍纷朱黄。

短檠虽复作老伴,目力眩晃不可常。

平生所好忽入手,摩挲把挈喜欲狂。

兰膏潋灩支达旦,秋雨萧瑟输新凉。

讨论废忘正涂乙,遂欲尽发万卷藏。

所嗟衰病终难勉,非复当年下五行。

6.有关灯笼的古诗词

有关灯笼的古诗词《和友封题开善寺十韵》 年代: 唐 作者: 元稹 梁王开佛庙,云构岁时遥。

珠缀飞闲鸽,红泥落碎椒。 灯笼青焰短,香印白灰销。

古匣收遗施,行廊画本朝。 藏经沾雨烂,魔女捧花娇。

亚树牵藤阁,横查压石桥。 竹荒新笋细,池浅小鱼跳。

匠正琉璃瓦,僧锄芍药苗。 旋蒸茶嫩叶,偏把柳长条。

便欲忘归路,方知隐易招。 《送郤先辈归觐华阴》 年代: 唐 作者: 李洞 桂枝博得凤栖枝,欢觐家僮舞翠微。

僧向瀑泉声里贺,鸟穿仙掌指间飞。 休停砚笔吟荒庙,永别灯笼赴锁闱。

骚雅近来颓丧甚,送君傍觉有光辉。 《甘露寺》 年代: 唐 作者: 孙鲂 寒暄皆有景,孤绝画难形。

地拱千寻嶮,天垂四面青。 昼灯笼雁塔,夜磬彻渔汀。

最爱僧房好,波光满户庭。《苦学涪翁夜过其家戏作》 年代: 宋 作者: 舒焕 先生堂前雪月苦,弟子读书喧两庑。

撞门入室书纵横,蜡纸灯笼似云母。 《百合》 年代: 宋 作者: 舒岳祥 收合千戏不上枝,绿茎丹萼称施为。

灯笼翠干从高揭,火繖流苏直下垂。 文豹翻身腾彩仗,赤龙雷爪摆朱旗。

莫疑衰老多夸语,渍蜜蒸根润上池。 《夜过舒尧文戏作》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先生堂前霜月苦,弟子读书喧两庑。

推门入室书纵横,蜡纸灯笼晃云母。 先生骨清少眠卧,长夜默坐数更鼓。

耐寒石砚欲生冰,得火铜瓶如过雨。 郎君欲出先自赞,坐客敛衽谁敢侮。

明朝阮籍过阿戎,应作羲之羡怀祖。 《禅室》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早夸剧饮无勍敌,晚觉安禅有宿因。

赫赫心光谁障碍,绵绵鼻息自轻匀。 蒲龛纸帐藏身稳,香碗灯笼作梦新。

勿为霜寒忆温暖,少林立雪彼何人。 《初寒独居戏作》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开壳得紫栗,带叶摘黄甘。

独卧维摩室,谁同弥勒龛? 宗文树鸡栅,灵照挈蔬篮。 一段无生话,灯笼可与谈。

《灯笼》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我年十六游名场,灵芝借榻栖僧廊。 钟声才定履声集,弟子堂上分两厢。

灯笼一样薄腊纸,莹如云母含清光。 还家欲学竟未暇,岁月已似奔车忙。

书生白首故习在,颠倒简牍纷朱黄。 短檠虽复作老伴,目力眩晃不可常。

平生所好忽入手,摩挲把挈喜欲狂。 兰膏潋灩支达旦,秋雨萧瑟输新凉。

讨论废忘正涂乙,遂欲尽发万卷藏。 所嗟衰病终难勉,非复当年下五行。

《夜过舒尧文戏作》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先生堂上霜月苦,弟子读书喧两庑。 推门入室书纵横,蜡纸灯笼晃云母。

先生骨清少眠卧,长夜默坐数更鼓。 耐寒石砚欲生冰,得火铜瓶如过雨。

郎君欲出先自赞,坐客敛衽谁敢侮。 明朝阮籍过阿戎,应作羲之羡怀祖。

《杂题上元竹枝词三首》 年代: 明 作者: 王彦泓 绣佛前头结好因,上元香火肃凌晨。 悬幡一色灯笼锦,名氏较书善女人。

《琉璃炮灯》 年代: 宋 作者: 叶茵 体制先天太极图,灯笼真是水晶无。 远看玉免光中魄,近得骊龙颔下珠。

一焰空明疑火燧,寸波静定即冰壶。 游鱼且作沈潜计,鳞甲成时入五湖 。

《过莺斗湖三首》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忽闻江上四驩呼,知近吴江莺斗湖。 火炬灯笼不须辨,使家行住按程涂。

《化无尽历》 年代: 宋 作者: 释印肃 化城立有谁知意,普雨调和润万机。 大根枝节全体露,何殊弥勒降生时。

石儿拍掌连云指,木女含笙和水吹。 试问灯笼谁解舞,知无我者快拈锤。

《与符侍者》 年代: 宋 作者: 释慧空 秀峰三圣堂中,符也曾职其事。 节制火箸香匙,使得灯笼露柱。

圣僧颈上下来,天台山中入去。 通玄不是人间,忽雨忽晴忽雾。

出门且莫匆匆,道取末后一句。

7.跟灯笼有关的诗句

1、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唐·李商隐《观灯乐行》李商隐用这句诗句描绘的当时唐朝繁荣昌盛的景象,当时元宵节观灯规模之宏大。元宵节在古代又称灯节。

天上的月光和地上的灯火铺满了整个京城,华美的车和伞盖把大道都挡住了。2、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唐·张祜《正月十五夜灯》描写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消魂的时刻。3、暂得金吾夜,通看火树春。

——唐·王諲《十五夜观灯》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人们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尽情歌舞游戏。青年男女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日子里相互表达爱慕之意。

8.关于灯笼的诗词与来历与历史

1、诗词

《同张将蓟门观灯》孟浩然

异俗非乡俗,新年改故年。

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燃。

《十五夜观灯》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名霎,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咏灯》李昪

一点分明值万金,开时惟怕冷风侵。

主人若也勤挑拨,敢向尊前不尽心。

2、来历

灯笼,乃是古时灯具的一种,早在西元八世纪的唐朝就有记载使用灯笼的起由。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又可能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元宵观灯的习俗起源于汉朝初年,但也有相传唐明皇于元宵节在上阳宫大陈灯影,是为了庆祝国泰民安,才扎结花灯,借着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着“彩龙兆祥,民富国强”,花灯的风气至今仍还广为流行。

3、历史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