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记忆迷宫》读后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犯罪心理类书籍读起来往往伴随着一种压抑的感觉,更多的是一探究竟的冲动,拼命读下去想看后续剧情发展。打开本书第一页不出所料,情节吸引人,环境描述真实,人物刻画简单深刻,让人料欲罢不能。                                本文的作者,戴西应该修过心理学和人物行为学。书中出发大量的心理学名词解释,心理剖析和对人物行为动机描述。人物的内心活动描写非常丰富,细节展现细腻。

故事的地点在老旧的古文物公安局建筑,将年代更替拆迁这个事件与故事相糅合,简单几句把公安局手头预算紧,公安民警一心为公,认真负责的形象勾勒出来。这么一个文物类的建筑,维修起来,费用高又费事,为历经很长时间才发现管道里面的尸体做好了铺垫。在公安局就有一个非正常死亡的尸体,故事笼罩着一股恐怖氛围。两条故事线同时展开。

李振峰,脑子活,逻辑思维能力,心理学知识强,是个有勇有谋的好苗子。

赵法医,冷漠,工作认真负责,给人一种英气逼人的感觉。

“他”,变态杀手,残虐,反侦查能力强,像影子一样在警察的眼皮子底下犯下一个又一个暴行。

安东,李振峰的搭档。热情,积极,能吃苦,有事第一时间上。

李大强,老一辈的办案民警,李振峰的父亲。是个倔脾气,同样一身正气,认真负责。正所谓不是父子不聚头,爷俩儿见面就掐架。

陈芬如,李振峰的母亲,也是案件的转折点,沉着冷静,温柔而不失力量。

连老七这么一个惯犯小偷,作者也给他安排了很好的归宿,他的灵魂得到了升华。

故事围绕一个钥匙扣展开,环环相扣,错综复杂。一起又一起残忍事件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破碎的家庭。

童年阴影会伴随一生,当父母不需要考核是最恐怖的事。李警官抽丝剥茧将一个个故事谜底解开。

故事非常精彩,不知道是不是系列的原因,有几处疑惑的地方:

在李警官去走访受害者家属的时候就感觉到了方凯的不对劲,明明约好了时间见面却临时去外地,这样的事情听起来就非常有嫌疑。而且他还是受害人方丽的哥哥,李警官也意识到他的精神可能有些不正常,没有第一时间从这个地方下手,在我看来有点儿不合逻辑。

方振德和方凯两个人已经相似到外人分别不出来的地步了吗?老七看到骑凤凰牌自行车的年轻人到底是方凯还是方振德,如果是方振德,那跟他一开始悲苦的童年生活就对应不上了。还有两个人为什么长得如此像,杀死方凯后,他是怎么鸠占鹊巢的,没有给个正面交代。

丁燕妮是怎么完美继承了杀人手法的,一个变态杀手的行程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历程,可是并没有这方面的展现,如果一切起源于小时候的童年经历,应该要有一个触发点。而且我觉得她应该更加仇视男性,继而对男性下手,除非虐待她的是她的女性养育者,不然她后期对待女性如此残忍,不合理。还有在宾馆作案,一个女孩子怎么能使用那么重的作案工具,没有讲她是怎样锻炼出来的。如果她对其他人的生命都是漠视,那爱她的姚水生死后,她为什么没找韩虎报仇。简单的一个精神病院二十年不足以丰富她的人生阅历。

丁警官为什么被杀死,故事反复强调不是一般的车祸案件,本文结尾也没看到什么原因导致被害。

这些对不上的地方是不是在另一个故事中会给一个交代?

总体看来,本书引人入胜,前期浓笔重墨将罪犯刻画的变态和血腥。结尾仓促,犯罪人杀死自己心爱女人后的心里描写并不细腻,感觉没有联合上。案件描写得非常生动,逻辑没有丝丝相扣。

因为是系列犯罪心理学书籍,好多悬而未决的事情我相信在其他书中可以得到答案。结局预留了两个主要悬念,公安局里面的尸体和赵医生的经历都让人期待作者本系列的其他作品一睹为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