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40.《浮士德》:每个人的心中都困着一个魔鬼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博士浮士德是上帝虔诚的信徒,忠诚的仆人,是上帝创造出来的与众不同的人,是上帝呕心沥血杰作。他是无所不能、深受世人爱戴。

但是魔鬼墨菲斯托却敢在上帝面前这样评价浮士德:我觉得您这个仆人就像一个傻瓜。他每天在哪里思考,不得安宁。总是不满于现状:他想要将天上最美的星星摘下来,想要爬上人间最高的山峰,享受无穷的快乐。不管他在何处,总是寻找这些,他的心情总是跌宕起伏,没有宁静的时候。他就是一个格格不入的笨蛋,疯子!

而且,墨菲斯托还要求和上帝赌一赌:把这个上帝眼中的圣人引向堕落,变成一个只知道享受、没有理想的坏人,给人类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自私、罪恶和灾难。

上帝对他造出来的这个加持了特殊法力的浮士德非常自信,而且他相信人们在追求一种东西的路上,若是少了阻碍反而会失去动力。适当的引诱能够让他更有动力,反而有让他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决心,这并非坏事。

于是,一场博弈就此展开。

墨菲斯托来到人间,几经变化和较量,终于得到了浮士德的信任。他坦诚了希望和浮士德赌一局的想法,他对浮士德说:“在您活着的时候,我会当您的奴仆。当您死了之后,我会带走您的灵魂,您的灵魂要和现在的我一样,成为我忠诚的奴仆,听我差遣。”

赌注的主动权在浮士德的手上,他拟定的赌约是这样的:“只要你能够让我没有了冲动,每天只图享受,只要我在某个瞬间说出‘真美啊,停下来’这样的话,那你就可以得到我的灵魂。”

他们立字为据,开始了真正的较量。

为了赢得赌注,为了让浮士德心甘情愿说出那句“真美啊,停下了”,墨菲斯托带着浮士德踏上了新的体验之旅,他们所到的第一个地方是一间混乱的酒吧,墨菲斯托狠狠地戏弄了四个4酒鬼一番,他故意把人类的愚蠢、粗鄙、贪婪展示给浮士德,在墨菲斯托的眼中,这个好高骛远、贪心不足的博士,即使不加引诱,也会同样堕落。

果然不出所料,当浮士德看到自己英俊的脸皱了的时候,他迫切希望墨菲斯托用法力把他变年轻。墨菲斯托冷冷地说:“主人,一个人想要保持年轻,需要每天在地里像牛马一样辛苦地劳作,吃最简单的食物,不能有任何杂念。若是那样,到了80岁还和年轻人一样。”可是,浮士德根本听不进去,他要变得年轻!墨菲斯托只是使了一个小小的诡计,便非常顺利地让浮士德服下了女巫的魔汤……

在墨菲斯托的诡计下,虽然经历了两段短暂的爱情后,浮士德仍然没有说出那句话。墨菲斯托没有灰心,继续引诱,浮士德又燃起了“追求事业有成”的欲望——他要驱赶大海!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帮助皇帝赢得战争,获得了封赏——帝国所有的海滩。浮士德在海滩上筑起了大坝,把大片海滩变成了陆地,牧场、村庄、花园、房屋、森林……大海终于被逼退了!

浮士德还不满足,他还有最后最后一个地方没有完成修建……当最后一道工程完工,他畅想着他面前的伟大景象:新的土地,人们正在开垦,不久之后,会长满庄稼、果实;牛羊在寻找食物,到处是葡萄架,人们一步小心就会被葡萄撞到头;在港口,海员们正在装载货物,忙来忙去;节日时,人们搬来大桶大桶的葡萄酒,尽情享受……

这一切多么美好啊!这都是他浮士德带来的,他用尽一生创造出这一切!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会来到他的宫殿缅怀他……

“真美啊,请停下!”浮士德心中洋溢着欢乐,他仰面倒下!

结局却出乎意料,尽管浮士德已经说出了那句话,赢得赌注的人并不是墨菲斯托,浮士德和因他而惨死的玛格丽特双双升入了天堂。

撇开这部名著的主题,让我最为惊心的是书中呈现出来的人性弱点。高高在上的浮士德博士受万人爱戴,被誉为圣人,然而,当他从书斋走进光怪陆离的社会,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时,他变得虚伪、无情,他为了满足爱欲,将善良纯情的玛格丽特引向毁灭的深渊;他为了见到海伦,不惜牺牲一切代价,只为在虚幻的世界里求得片刻欢乐;他为了收获自己的盛名,不惜烧死世代在海滩生活的“钉子户”老夫妇……

魔鬼墨菲斯托在旅行中评价过浮士德:每日躁动不安,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所有的一切都不满足,就算我不做什么,这种人也难以有什么成就……

也许,可以从墨菲斯托那里得到一点启示,不知道自己的追求是什么的人更容易被引诱,在缺乏外力约束的时候,人生会迅速走向堕落。

我想,不只是浮士德,也许我们的心中都困着一个魔鬼,它在意志力最薄弱的时候就会窜出了,引诱我们走向深渊……如何战胜这个魔鬼,请看墨菲斯托最后的毁灭——美德的力量!

《易》曰:守正得吉。加强美德修养,牢牢控制住心中的魔鬼,人生才会过得更有意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