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番羯磨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4
问题一:佛教法事有几种 布萨羯磨:僧团中,僧众若有犯戒者,则于大众前发露忏悔,称为“布萨”。凡与大众有关的决策,须经大众三次决议通过,称为三番羯磨。
二、忏摩请戒:三坛大戒中,每于登坛受戒前夕,由羯磨和尚引导戒子忏悔发愿,以便身心清净,纳受戒体。
三、护戒诵戒:僧团中受过菩萨戒的僧众,每半个月诵菩萨戒法一次,藉以勉励自己不忘发心,行菩萨道。
四、升座说法:丛林中,大和尚晋山就职,或逢节日庆典,乃至平日对大众说法,都称为升座。升座就是正式对外宣布、通告。例如新春升座即正式昭告一年的行事。
五、年庆祈祷:丛林中,在大年初一的早课时,大众一起唱赞、诵经,为国家祈祷国泰民安,为护法檀那祈求福慧。
六、山门迎春:丛林生活,僧众平日不轻易走出山门,唯过年时,在初一到十五的某一天,早课后,由大和尚或监院领导大众,从大雄宝殿到山门外巡礼参访,藉此接触大自然。
七、上灯胜会:灯代表光明,点灯主要是点亮自己的心灯,因此,信徒在佛前点灯,是表示佛与人的心光互相辉映。一般寺院均在新春期间举行上灯法会,江苏省的扬州,有所谓:“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十九算帐,二十开张。”在台湾的北港灯会是从农历二月一日才开始,佛光山则自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举行半个月的春节平安灯法会。
八、结夏解居:结夏就是结夏安居,日期为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解居则于农历七月十五日。另有冬安居,是于每年十月十五日至隔年一月十五日解居。
九、大座讲经:以讲经为主,讲演前先唱香赞、钟声偈等,并有信徒请法等仪式,是一种解行并重的佛事法会。
十、三皈五戒:指皈依三宝及受持五戒。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乃至“自性三宝”,皈依即是肯定自己、尊重自己;受持五戒则是尊重别人、不侵犯别人的善行。
十一、八关斋戒:提供在家信徒学习出家生活,培养出离心,而于一日一夜远离家庭,进住寺院,并持守八条戒。过去一般均于六斋日举行,现在一般寺院均在星期日举行,一个月举行四次。
十二、家庭普照:以信徒家中为聚会场所,一般均邀请法师主持并说法,透过轻松的佛法座谈方式,增进参与者对佛法信仰的理解及解答有关信仰、行持上的疑问。
十三、供佛斋天:供养三宝并请诸天吃饭,台湾习俗称为“拜天公”,佛教则称为“供佛斋天”。一般于农历元月初九举行。
还有
春祭秋祭
生亡普佛
三时系念
蒙山施食
盂兰盆会
瑜伽焰口
水陆法会

问题二:佛教受戒(正式出家)的标准礼仪是什么? 一、受戒
受戒是七众资格形成的必然手续。戒有四位:即五戒、八戒、十戒、具戒,这里但就具戒来
说。具戒的受法,律中列有五种:
1、善来: 这是佛陀从成道到入灭,一惯使用的方法。根据戒律的记载:佛陀初期所度的大
弟子,几乎都是善来比丘,比如x陈如等五人,满慈子等三十人,三迦叶等一千人,舍利弗和目
犍连共二百五十人,释迦族王室子弟五百人,跋度帝五百人,群贼五百人(见《摩诃僧祗律》)。
以此可见,善来比丘是当时僧团中的主要成员。至于受戒方法,佛陀只要说一声:善来比丘!受
度的人,便以自己的宿根和佛陀的威神感应之下,当下须发自落,袈裟著身,钵盂在手,俨然具
足比丘威仪了,但这必须是宿根深厚,《四分律》谓之断惑一轮,道成初果的人才行。

2、破结: 即断除见思惑,证无学果,自然能感得戒体。如《律》云:“若能修道成阿罗汉,
即名出家受具足戒也。”

3、三语: 也称三归。如《四分律・受戒犍度法》记载:世尊成道后,为弘扬佛法,分派弟
子到各地 *** 说法,时有闻法生信,发心出家受戒,诸比丘领着去见佛陀,由于路途遥远,半路
退失信心。比丘们就把这情况反应到佛陀那里,佛陀于是宣布:从今以后,允许比丘们给初出家
者受具足戒,要受具足戒的人,必须剃除须发,披上袈裟,脱去草屣,右膝著地,恭敬合掌作如
是言:
我某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今于如来所出家,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所尊(三说)。我
某甲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今于如来所出家,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所尊(三说)。
三语的受戒,到白四羯磨授戒的产生,就废去不用了。

4、八敬: 这是最初尼众受戒的方法。佛陀的姨母大爱道领着五百释女,先后三次到佛陀处
请求出家,都没有得到许可,后来阿难代为请求,佛陀观机成熟,便让阿难转告,能够遵守八敬
法,就允许出家。阿难宣布,爱道等闻,欢喜信受,即得具戒。

5、羯磨: 此又别为六种
(1)中国(中印度)十人:是僧尼多的地方。男众受戒要有十个比丘才能成办。
(2)边方持律五人:是因为边方僧少,《律》中记载亿耳沙弥受具足戒,三年待僧,方满
十人,为此目莲尊者提出,佛陀宣布边方有五个比丘,就可以受戒了。
(3)中国(中印度)二十人:这是女众受戒,要有持律比丘、比丘尼各十人。因为女众烦
恼多,容易怠慢,必须借助殊胜的因缘,才能发起胜心,感戒纳体。
(4)边地十人:边地僧尼少,尼众受戒,允许比丘、比丘尼各具五人,即能成办具戒羯磨
了。
(5)小年曾嫁:是指十岁以前就已出嫁的女子,她们懂得礼仪,能够忍耐,有持戒的能力,
所以减去八年,十二岁就可以受具足戒了。
(6)遣信;在佛教史上,只有达磨陈那一人。因为她长得美丽,很多男人,听说她要出家
受戒,都想从半路上把她破了,为了防止意外,佛陀特许她派遣代表去求办羯磨,回来转告,也
可得戒。
以上五种受戒的方法,善来、三语、八敬都只限于佛世。其中善来、八敬只有世尊才有资格
使用;破结使通佛世和佛灭后,但能不依戒而断惑的人毕竟是很少的,尤其是末法时代。因此,
我们现在能够使用的方法,只有羯磨受戒,下面就着重介绍一下羯磨受戒。

羯磨受戒的特点是讲究因缘,《四分律行事钞・受戒缘集篇》列有五缘:
1、能受戒的人有五个条件:
(1)是人道:在六道众生中,天道贪著乐事,修罗怀着_疑,鬼神谄诳不实,畜生愚昧无
知,地狱常受痛苦,惟有人道,苦轻下趣,乐劣天上,能调理心虑......>>

问题三:2015夏季佛教法会是什么? 弥勒菩萨圣诞 正月初一 释迦佛出家 二月初八
释迦佛涅 二月十五 观音菩萨圣诞 二月十九
普贤菩萨圣诞 二月二十一
文殊菩萨圣诞 四月初四 释迦佛圣诞 四月初八
韦陀菩萨圣诞 六月初三
观音菩萨成道 六月十九势至菩萨圣诞 七月十三
佛欢喜日 七月十五 地藏菩萨圣诞 七月三十
观音菩萨出家 九月十九 药师佛圣诞 九月三十
阿弥陀佛圣诞 十一月十七 释迦佛成道 十二月初八
此外,各大寺院每月初一 十五都会举行佛教
这是上海佛教书局出版的念诵集后面写的,也是较为中国佛教界公认的
法事是寺院道场重要行事之一。在所举办的法事当中,有的是自我忏悔的方式,如忏摩;有的是经大众附议通过者,如布萨;有的是对大众宣说佛法,如升座说法;也有于新春时为国家、檀那祈福祝祷者,乃至到山门迎春等;一年当中更有春秋二祭,及三皈五戒、八关斋戒的多次举行等,方便社会大众参与修持。今略述数条于下:
一、布萨羯磨:僧团中,僧众若有犯戒者,则于大众前发露忏悔,称为“布萨”。凡与大众有关的决策,须经大众三次决议通过,称为三番羯磨。
二、忏摩请戒:三坛大戒中,每于登坛受戒前夕,由羯磨和尚引导戒子忏悔发愿,以便身心清净,纳受戒体。
三、护戒诵戒:僧团中受过菩萨戒的僧众,每半个月诵菩萨戒法一次,藉以勉励自己不忘发心,行菩萨道。
四、升座说法:丛林中,大和尚晋山就职,或逢节日庆典,乃至平日对大众说法,都称为升座。升座就是正式对外宣布、通告。例如新春升座即正式昭告一年的行事。
五、年庆祈祷:丛林中,在大年初一的早课时,大众一起唱赞、诵经,为国家祈祷国泰民安,为护法檀那祈求福慧。
六、山门迎春:丛林生活,僧众平日不轻易走出山门,唯过年时,在初一到十五的某一天,早课后,由大和尚或监院领导大众,从大雄宝殿到山门外巡礼参访,藉此接触大自然。
七、上灯胜会:灯代表光明,点灯主要是点亮自己的心灯,因此,信徒在佛前点灯,是表示佛与人的心光互相辉映。一般寺院均在新春期间举行上灯法会,江苏省的扬州,有所谓:“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十九算帐,二十开张。”在台湾的北港灯会是从农历二月一日才开始,佛光山则自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举行半个月的春节平安灯法会。
八、结夏解居:结夏就是结夏安居,日期为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解居则于农历七月十五日。另有冬安居,是于每年十月十五日至隔年一月十五日解居。
九、大座讲经:以讲经为主,讲演前先唱香赞、钟声偈等,并有信徒请法等仪式,是一种解行并重的佛事法会。
十、三皈五戒:指皈依三宝及受持五戒。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乃至“自性三宝”,皈依即是肯定自己、尊重自己;受持五戒则是尊重别人、不侵犯别人的善行。
十一、八关斋戒:提供在家信徒学习出家生活,培养出离心,而于一日一夜远离家庭,进住寺院,并持守八条戒。过去一般均于六斋日举行,现在一般寺院均在星期日举行,一个月举行四次。
十二、家庭普照:以信徒家中为聚会场所,一般均邀请法师主持并说法,透过轻松的佛法座谈方式,增进参与者对佛法信仰的理解及解答有关信仰、行持上的疑问。
十三、供佛斋天:供养三宝并请诸天吃饭,台湾习俗称为“拜天公”,佛教则称为“供佛斋天”。一般于农历元月初九举行。
十四、春祭秋祭:指农历四月清明法会与七月孝道月的报恩法会,称为春秋二祭。
十五、生亡普佛:指延生普佛与荐亡普佛。延生普佛用于消灾、作寿、喜庆;荐亡普佛用于往生、超荐、冥寿。普佛者,即对三世一切诸佛普遍恭敬,普遍礼请,普遍结缘的意思。
十六、三时系念:元朝中峰明本禅师着。属净土法门,主要目的是藉着系念阿弥陀佛万......>>

问题四:僧人菩萨戒都受了,守不住怎么办 首先没有僧人菩萨戒一说。你说的是梵网戒对不对。那不是僧人菩萨戒。菩萨戒是分出家和在家两种,但是并不是分在菩萨戒上,而是你是什么人。你是出家人受了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戒律再受菩萨戒就是出家菩萨戒,你是在家人,受的是五戒然后你再受菩萨戒就是在家菩萨戒。既然是在家人就不可能是僧人菩萨戒。就连这样简单的道理你都不懂你还受的什么菩萨戒呢?不了解戒相的怎么得到戒体的呢?不过是走走形式而已。受菩萨戒是要先学戒的。而且三番羯磨的时候戒和尚也会简单扼要的说明的。既然给你受戒了就证明是在家居士可以受持的。
出家戒律与在家戒律的分别是声闻戒上有分别。菩萨戒上是没有的。当然了这并不包括《优婆塞戒经》中的菩萨戒。这个是专门为了居士制定的。不过现行的梵网戒、瑜伽戒是不分僧人和居士的。
菩萨戒是尽未来际是没有办法舍戒的。受了戒就要好好守护吧。不过既然是在家菩萨戒一些戒条还是很宽泛的。比如冬夏安居等等只有僧人才能做得,在家居士没有办法的可以不去做。

问题五:佛教是如何请圣开坛,有科书仪规以? 佛教无请圣开坛法事。
法事是寺院道场重要行事之一。在所举办的法事当中,有的是自我忏悔的方式,如忏摩;有的是经大众附议通过者,如布萨;有的是对大众宣说佛法,如升座说法;也有于新春时为国家、檀那祈福祝祷者,乃至到山门迎春等;一年当中更有春秋二祭,及三皈五戒、八关斋戒的多次举行等,方便社会大众参与修持。今略述数条于下:
一、布萨羯磨:僧团中,僧众若有犯戒者,则于大众前发露忏悔,称为“布萨”。凡与大众有关的决策,须经大众三次决议通过,称为三番羯磨。
二、忏摩请戒:三坛大戒中,每于登坛受戒前夕,由羯磨和尚引导戒子忏悔发愿,以便身心清净,纳受戒体。
三、护戒诵戒:僧团中受过菩萨戒的僧众,每半个月诵菩萨戒法一次,藉以勉励自己不忘发心,行菩萨道。
四、升座说法:丛林中,大和尚晋山就职,或逢节日庆典,乃至平日对大众说法,都称为升座。升座就是正式对外宣布、通告。例如新春升座即正式昭告一年的行事。
五、年庆祈祷:丛林中,在大年初一的早课时,大众一起唱赞、诵经,为国家祈祷国泰民安,为护法檀那祈求福慧圆满。所以浔Χυ蕈逯杏小岸宋世界祈和平,地久天长”。
六、山门迎春:丛林生活,僧众平日不轻易走出山门,唯过年时,在初一到十五的某一天,早课后,由大和尚或监院领导大众,从大雄宝殿到山门外巡礼参访,藉此接触大自然。
七、上灯胜会:灯代表光明,点灯主要是点亮自己的心灯,因此,信徒在佛前点灯,是表示佛与人的心光互相辉映。一般寺院均在新春期间举行上灯法会,江苏省的扬州,有所谓:“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十九算帐,二十开张。”在台湾的北港灯会是从农历二月一日才开始,佛光山则自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举行半个月的春节平安灯法会。
八、结夏解居:结夏就是结夏安居,日期为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解居则于农历七月十五日。另有冬安居,是于每年十月十五日至隔年一月十五日解居。
九、大座讲经:以讲经为主,讲演前先唱香赞、钟声偈等,并有信徒请法等仪式,是一种解行并重的佛事法会。
十、三皈五戒:指皈依三宝及受持五戒。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乃至“自性三宝”,皈依即是肯定自己、尊重自己;受持五戒则是尊重别人、不侵犯别人的善行。
十一、八关斋戒:提供在家信徒学习出家生活,培养出离心,而于一日一夜远离家庭,进住寺院,并持守八条戒。过去一般均于六斋日举行,现在一般寺院均在星期日举行,一个月举行四次。
十二、家庭普照:以信徒家中为聚会场所,一般均邀请法师主持并说法,透过轻松的佛法座谈方式,增进参与者对佛法信仰的理解及解答有关信仰、行持上的疑问。
十三、供佛斋天:供养三宝并请诸天吃饭,台湾习俗称为“拜天公”,佛教则称为“供佛斋天”。一般于农历元月初九举行。
十四、春祭秋祭:指农历四月清明法会与七月孝道月的报恩法会,称为春秋二祭。
十五、生亡普佛:指延生普佛与荐亡普佛。延生普佛用于消灾、作寿、喜庆;荐亡普佛用于往生、超荐、冥寿。普佛者,即对三世一切诸佛普遍恭敬,普遍礼请,普遍结缘的意思。
十六、三时系念:元朝中峰明本禅师着。属净土法门,主要目的是藉着系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超荐亡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离业海,直证不退,圆满无上菩提。
十七、蒙山施食:为超度亡者举行的施食法会,有大小蒙山之分。源于宋朝不动法师(也称甘露法师)于蒙山所发起,后由上海兴慈法师大力倡导,今日一般寺院大都于晚课后随堂施放小蒙山。
十八、盂兰盆会:是藉着供佛斋僧的功德,以解救饿鬼脱离苦趣,并且报答七世父母恩德的佛事法会。一般寺院道场均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
十......>>

问题六:佛教法事活动包括哪些? 佛教法事介绍:
法事是寺院道场重要行事之一。在所举办的法事当中,有的是自我忏悔的方式,如忏摩;有的是经大众附议通过者,如布萨;有的是对大众宣说佛法,如升座说法;也有于新春时为国家、檀那祈福祝祷者,乃至到山门迎春等;一年当中更有春秋二祭,及三皈五戒、八关斋戒的多次举行等,方便社会大众参与修持。今略述数条于下:
一、布萨羯磨:僧团中,僧众若有犯戒者,则于大众前发露忏悔,称为“布萨”。凡与大众有关的决策,须经大众三次决议通过,称为三番羯磨。
二、忏摩请戒:三坛大戒中,每于登坛受戒前夕,由羯磨和尚引导戒子忏悔发愿,以便身心清净,纳受戒体。
三、护戒诵戒:僧团中受过菩萨戒的僧众,每半个月诵菩萨戒法一次,藉以勉励自己不忘发心,行菩萨道。
四、升座说法:丛林中,大和尚晋山就职,或逢节日庆典,乃至平日对大众说法,都称为升座。升座就是正式对外宣布、通告。例如新春升座即正式昭告一年的行事。
五、年庆祈祷:丛林中,在大年初一的早课时,大众一起唱赞、诵经,为国家祈祷国泰民安,为护法檀那祈求福慧。
六、山门迎春:丛林生活,僧众平日不轻易走出山门,唯过年时,在初一到十五的某一天,早课后,由大和尚或监院领导大众,从大雄宝殿到山门外巡礼参访,藉此接触大自然。
七、上灯胜会:灯代表光明,点灯主要是点亮自己的心灯,因此,信徒在佛前点灯,是表示佛与人的心光互相辉映。一般寺院均在新春期间举行上灯法会,江苏省的扬州,有所谓:“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十九算帐,二十开张。”在台湾的北港灯会是从农历二月一日才开始,佛光山则自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举行半个月的春节平安灯法会。
八、结夏解居:结夏就是结夏安居,日期为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解居则于农历七月十五日。另有冬安居,是于每年十月十五日至隔年一月十五日解居。
九、大座讲经:以讲经为主,讲演前先唱香赞、钟声偈等,并有信徒请法等仪式,是一种解行并重的佛事法会。
十、三皈五戒:指皈依三宝及受持五戒。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乃至“自性三宝”,皈依即是肯定自己、尊重自己;受持五戒则是尊重别人、不侵犯别人的善行。
十一、八关斋戒:提供在家信徒学习出家生活,培养出离心,而于一日一夜远离家庭,进住寺院,并持守八条戒。过去一般均于六斋日举行,现在一般寺院均在星期日举行,一个月举行四次。
十二、家庭普照:以信徒家中为聚会场所,一般均邀请法师主持并说法,透过轻松的佛法座谈方式,增进参与者对佛法信仰的理解及解答有关信仰、行持上的疑问。
十三、供佛斋天:供养三宝并请诸天吃饭,台湾习俗称为“拜天公”,佛教则称为“供佛斋天”。一般于农历元月初九举行。
十四、春祭秋祭:指农历四月清明法会与七月孝道月的报恩法会,称为春秋二祭。
十五、生亡普佛:指延生普佛与荐亡普佛。延生普佛用于消灾、作寿、喜庆;荐亡普佛用于往生、超荐、冥寿。普佛者,即对三世一切诸佛普遍恭敬,普遍礼请,普遍结缘的意思。
十六、三时系念:元朝中峰明本禅师着。属净土法门,主要目的是藉着系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超荐亡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离业海,直证不退,圆满无上菩提。
十七、蒙山施食:为超度亡者举行的施食法会,有大小蒙山之分。源于宋朝不动法师(也称甘露法师)于蒙山所发起,后由上海兴慈法师大力倡导,今日一般寺院大都于晚课后随堂施放小蒙山。
十八、盂兰盆会:是藉着供佛斋僧的功德,以解救饿鬼脱离苦趣,并且报答七世父母恩德的佛事法会。一般寺院道场均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
十九、瑜伽焰口:施放焰口,能令饿鬼得度,也是对亡者追荐的佛事之一。除了施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