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源濂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1909年他与梁启超等人在京创办尚志法政讲习所,提供免费教育,并在天津、保定等地推广。他创办尚志法政专门学校,设立医院,翻译国外法制名著,还邀请杜威、罗素等哲学家来华讲学。同年,他在柴胡同创立“殖边学校”,开设多种课程,对西北地区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对振兴中华充满信心,鼓励同仁为国家复兴而奋斗。
范源濂在教育行政上也功绩卓著,曾任清政府学部主事,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严格规定职责和规程。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任职时,他与蔡元培等人制定教育法规,推动新学校系统的形成。在段祺瑞和靳云鹏内阁期间,他改革大学教育,实施专业分科,并在汉字改革和留学经费等方面提出建设性建议。他还代表中国与外国交涉教育事宜,争取庚子退款用于教育发展。
作为南开大学的创办人之一,范源濂与严修、张伯苓合作,考察美国教育,筹备南开大学。回国后,他担任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积极筹款,保障了学校的创建。1919年,私立南开大学成立,他担任校董会董事并发表重要演讲。范源濂重视学术自由,倡导全面教育,多次为南开师生做富有意义的演讲,介绍欧美教育状况,对提升学生素养和学术研究具有深远影响。
遗憾的是,1927年范源濂在天津去世,享年52岁。他的去世让南开大学深感痛惜,张伯苓亲自主持追悼会,表达了对这位伟大教育家的深深敬意。范源濂对现代中国教育的贡献不可磨灭,他为南开大学的创立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精神将永远被南开人铭记。
范源濂(1875-1927),近代教育家。字静生。湖南湘阴人。早年就学于长沙时务学堂。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回国,在北京任学部主事,并创办法律学校和殖边学堂。辛亥革命后,曾任教育部次长、中华书局总编辑部部长、北洋政府教育总长。1917年与蔡元培等人组织中结职业教育社。1923年赴英与英政府商洽将庚子赔款用于教育事业。回国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华教育文化基金委员会董事长、南开大学董事、北京图书馆代理馆长。曾多次到美国考察教育,并邀请外籍学者到中国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