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菩提心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04

慧律法师开示,关于“有情无情,同圆种智”的理解,许多人误解其含义为所有生物包括无情的树木都能成佛。实际上,这句话强调的是当一个人达到大彻大悟,内外四大平等,即心境如一。此时,佛性使他能将外界环境视为自性清净的一部分,故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并非无情物可以成佛,而是有情众生通过转识为智,将物质世界纳入清净心性,实现境界的融合。


关于“行真实法”,法师指出,真正的修行应与本性相符,不能依赖分别心或执着。凡夫们往往因情绪波动而修行,如喜则多念,忧则少念,这并非真实法。只有通过顿悟本性,体悟空性,才能消除色法和心法的障碍,否则执着于世俗,修行难以成就。


对于死亡后,念佛、诵经、超渡的效果,法师认为对于罪孽深重之人,如杀盗淫妄等,这些行为并不能单纯依靠仪式来解脱。超度的效用取决于个体的根本业力,而非简单的仪式。水陆法会等活动确实有一定的功德,但其功效取决于个人的善根福德因缘和业力的轻重。


至于“明心见性”与“依性起修”,明心见性意味着了解并领悟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即本心的真谛。而依性起修则强调以这种不生不灭的自性为基础进行修行,认识到一切现象皆为梦幻泡影,修行应避免情绪波动和贪嗔痴等执着,保持清净自性,让修行自然流露于本性之中。


扩展资料

慧律法师1953年出生于台湾云林,幼年遭逢困顿,深刻体验人间疾苦。就读建国中学时,热衷探讨人生哲学,遂博览群籍,又担任演辩社主辩人,因而奠定日后博闻强记,辩才无碍的基础。1974年入逢甲大学参加普觉社(全名普觉佛学社),以此因缘听闻佛法,并得以亲近忏云法师,李炳南老居士等诸大善知识,乃发心以“振兴圣教,正法重现”为己任。自此既深入经藏,精勤不辍。1979年净土专宗研究所毕业,于凤山莲社依煮云老和尚披剃,又至台中南普陀佛学院跟随广化律师学习,深受器重,并委以培育僧才的重责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