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依尔·肖洛霍夫流派背景

如题所述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的作品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紧密相连。这一文学流派起源于1932年至1934年间的苏联文艺界关于创作方法的讨论,由作家和理论家提出,经斯大林批准后正式确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核心要求是艺术家真实、具体地描绘革命中的现实,并将艺术的描写与以社会主义精神改造和教育人民的任务相结合。这一文学形式的形成始于1905年俄国革命之后,高尔基的《母亲》和《敌人》等作品标志着其开端,尽管19世纪的无产阶级诗歌只是萌芽阶段,不能等同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在50至60年代,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争论在苏联文艺界持续,有人坚持其基本原则,有人则质疑其僵化。这一时期,创作方法呈现多元趋势,如批判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马尔科夫的“开放体系”理论逐渐崭露头角,他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应该是“真实地描写生活的历史开放的体系”,不应局限于教条,而是允许各种表现形式,如浪漫主义、幻想甚至怪诞,同时吸收古典与现代艺术的精华。这一理论逐渐被广泛接受,成为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一种新解释。


尽管起源于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后来在国际上获得了认可,被许多作家如巴比塞、阿拉贡、贝希尔等采用,成为了跨越国界的文学现象。这些作家的作品体现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念,即通过广泛真实性的标准,反映不断发展的现实生活,展现出一种开放、包容的美学体系。
扩展资料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Mikhail Aleksandrovich Sholokhov)(1905-1984),是二十世纪苏联文学的杰出代表,196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我国读者十分熟悉且至今仍给予特殊关注的作家。这不仅仅因为他给世界人民留下了《静静的顿河》、《新垦地》(旧译《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等珍贵的文学遗产,还因为他一生的创作和文学活动与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始终存在着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并产生了一定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