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休息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吗

如题所述

近日,在社交媒体上有老师吐槽“课间圈养现象愈发严重”,称近七成的学生在课间不出教室,偌大的校园空空荡荡,这引发了广大网友和家长的共鸣。现实来看,这一现象的产生,多是由于学生学习压力大,或是学校怕学生在校玩耍出现安全问题,从而采取的对策。然而,一味地圈养学生是养不出身心健康的孩子的。

学生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争分夺秒学习的精神固然值得肯定,但过度的压缩休息时间未免有些矫枉过正。这让笔者想起了过去几年曾在全国各地学校掀起过的一阵学习“衡水中学模式”的热潮。即使最终有的学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加大了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压抑了他们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另外,存在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安全过分担忧,亦或是在碰瓷心理的驱使下,部分家长面对孩子出现任何一点小问题,都选择不断地对学校进行追责。为了规避此类事件的发生,不少学校选择对学生进行“课间圈养”来一劳永逸。然而这样的做法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家长亦或是教育发展而言,都是不负责的行为。毕竟要想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实际上有各种各样的手段,比如规定好教育系统中的权责边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做好家校一体化合作等方式,一刀切的圈养无疑是下下策。

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绝不能仅局限于教室这一方小小的天地,还要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课间休息的存在一方面是给学生学习的喘息时间来保证下节课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这短暂的时间,走出教室活动身体,去户外活动探索课堂以外的天地。前段时间风靡互联网的“脆皮大学生”这一网络热词很难不被视作这些被圈养的学生未来身体素质的镜子。要真正做到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间十分钟让同学们肆意玩耍,还应该表现在避免“你们体育老师生病了,这节课上数学”现象的发生。
此外,学校也需重视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体检,做到防患于未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身体锻炼的“功”需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的常规教学里,而不是临时抱佛脚式的临考训练中。
此外,“课间圈养”并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关调查报告显示,全国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症状的总体比例超过24%,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上升。近些年来,学生自杀事件并不算罕见,校园暴力、恶作剧事件也不时见诸报端,究其原因不乏有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未得到充分重视和及时解决。对此,作为最基础放松方式的“课间十分钟”理应充分发挥其自身作用,让孩子们从较大的学习压力中能够有规律地自我放松、自我调整。此外,学校不妨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包括竞赛、晚会等形式来丰富校园生活;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应该及时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做好沟通,多鼓励孩子,为其提供情绪价值而不是一味地采取“打压式教育”的方式。学生自身也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精神世界,正如三毛所说“内心丰盈者独行也如众”,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多进行户外活动,多参与社会实践,体验不一样的世界,找到自我价值并努力实现更是一种成功。

学校的存在是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课间圈养”学生反而本末倒置了。课间10分钟,本是为了让学生活动身体、放松大脑、上厕所、沟通而设置的。跑跑跳跳、说说笑笑本应是课间10分钟的“标配”,如果仅仅是为了避免磕碰,为了“不出事”“不惹麻烦”就将孩子“圈养”起来,这样的教育才是真出了问题。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圈养”养不出身心健康的孩子。让孩子去跑、去跳,即便会有磕磕碰碰,对孩子而言,都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经历。真正对学生的关爱,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孩子”,应该是放开手。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学生,把课间的欢声笑语还给学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