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伯格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什么?

如题所述

【答案】:科尔伯格按照个体道德判断结果的性质,将个体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提出了全面的阶段模型。
(1)前习俗水平
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阶段,该时期的特征是,儿童们遵守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自身的利害关系。这一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
a.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还缺乏是非善恶观念,只是因为恐惧惩罚而要避免它,因而服从规范。他们认为免受处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事都是坏的。
b.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这一阶段儿童认为行为的好坏按行为的后果带来的赏罚来定,得赏者为是,受罚者为非,没有主观的是非标准。或是对自己有利就好,对自已不利就是不好。
(2)习俗的水平
这是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一直到青年、成年,这时期的特征是个人逐渐认识到团体的行为规范,进而接受并付诸实践,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两段:
a.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按照人们所称“好孩子”的要求去做,以得到别人的赞许。
b.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服从团体规范,“尽本分”,要尊重法律权威,对是非的判断已有了法制观念。
(3)后习俗水平
这个阶段已经发展到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完全自律的境界。年龄上至少是青年期人格成熟之后,才能达到这境界。这一时期也可分为两个阶段:
a.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义务感,尊重法制,但相信它是人订的,不适于社会时理应修正。
b.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有个人的人生哲学,对是非善恶有其独立的价值标准。对事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受现实规范的限制。当个体达到这个阶段,他能超越某些规章制度,更多考虑道德的本质,而非具体的原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