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七)

如题所述

伤寒论第73条辩:“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原文解释:外感病,发热汁出而又口渴的,用五苓散主治,口不渴的,并见有四肢冷,心悸等症的,用苓甘草汤主治。

按道理来讲,伤寒,只要汗一出来,病就好了,但是,汗出了,病没有完全好,而且口还很燥渴,这就是用五苓散,口不渴,而且还有心下悸动,这就是用茯苓甘草汤。所以,只要病人感觉很燥渴而且脉浮的时候,就要想到五苓散,如果是渴而且壮热,午后潮热,那是白虎汤证,平常看到渴我们很容易被误解成阳明证。

不渴而心下悸,中焦有水饮才会出现动悸的,动悸的时候用茯苓,把水利掉。所以用茯苓甘草汤,以茯苓治悸,桂枝降冲,桂、苓化水,生姜温胃,甘草缓中。

桂枝降逆,这里最主要的逆是冲脉,心脏的血往下,从子宫出来就是月经。如果心脏的血下行的力量下够,或心脏需要的血量不够,土生金,血变成乳汁。血停在上焦就会燥热。所以怀孕或喂母乳的时候,比较燥热。

退奶的时候用桂枝,让冲脉的力量加强往下走。桂枝可以通利冲脉,让心血往下导到子宫。所以桂枝不仅可以走肌肉,还有这功能。 桂枝与茯苓等量来把水利掉,然后借着生姜与炙甘草把津液补回来。

如果我们用汗吐下的方法,本来病人不口渴,用了汗吐下的方法以后口渴了。代表病邪已去,我们给水让病人少少饮之就好。但是如果津液已经伤到、或是发汗以后,因病人体虚导致还有部分的水还停留在皮肤表面,有脉浮数、汗出、烦渴、小便不利的时候,就想到五苓散。

茯苓是专门去中焦的水,把中集火的水利掉要靠茯苓,所以,我们常会用到茯苓甘草汤。

不医的三法,汗法,下法,吐法是我们中医常用的方法,当我们用了这三法,如何知道病人的病好没有,就是问病人有不有口渴,只要有口渴,病人想喝水,这就表示病人的病邪或者是坏的食物已经排出来了。

如果病人上吐下泻完了以后,还是不口渴,代表身体里还有坏的食物或者是病邪还没有完全排掉。所以,我们根据病人有不有口渴,来判断病人的病邪有没有去掉。

病人如果是汗出而渴,表示病人的津液伤到了,我们可以用五苓散把津液补回来,我们前面讲到五苓散是利尿剂,是把病毒邪气从小便利掉,在这里五苓散为什么又能把津液补回来呢?这个看起来好像有点不好理解。

因为五苓散主要是归肾经和膀胱经,五苓散中的泽泻,猪苓和茯苓可以利全身的水,所以,有水肿的病人可以用五苓散,既然能利全身的水,当然能把水液代谢的通道打通,有水肿肯定是水液代谢的通道不通,堵在哪里,哪里就出现水肿,水道不通,水湿痰饮不能上输到口,所以出现口渴,水道不通,喝水进去还会吐出来,水道不通,水湿痰饮不能下达膀胱,所以出现小便不利。

所以,五苓散渗利水湿为主,那它为什么又能补津液止消渴呢?其实很简单,五苓散能通利水道,把水湿导饮到膀胱,五苓散中的桂枝有助心阳的作用,增强心脏的搏动力,产生热能,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心脏的热能下达小肠,膀胱在小肠的前面,小肠属火,膀胱属水小肠的火把膀胱里的水气化,由于水道通路是通的,这样津液就自动回头了。当然剩下的废水邪毒就从小便利掉了。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一两炙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大家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中医的经方设计都是考虑得很周全的,在利水的时候或者在攻下时候,还要考虑把失去的津液补回来。

茯苓甘草汤的方证要点就是,以胃脘部有悸动不安或者有振水音,恶心喛气为辩证要点,主要症状就是腹部柔软,但是胸胁胀满,或者胃肠间感觉有水声,其实就是心下有停水,也就是水停中焦,饮气相搏,治法原则就是温中化饮,通阳利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