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承诺书无法兑现怎么办

写了承诺书无法兑现怎么办

可以起诉。如果有了承诺,而逾期时,相关承诺人会承担相应法律义务。
承诺书是承诺人对要约人的要约完全同意的意思表示的书面形式。依据《合同法》的规定,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即受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而与要约人成立合同。承诺书具有法律效力。承诺书从法律讲是民事主体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只要约定内容不违法,约定事项责任义务清楚即具有法律效力。约定对双方都有约束力,如果一方违反约定,另一方完全可就约定到法院起诉。因此,在你逾期时,相关承诺人会承担相应义务,当然这些义务可称之为合同义务,不履行将承担相应法律后果,如要求履行或承担赔偿责任等。起诉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十一条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 有明确的被告
(三)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对于书面承诺,例如拆迁补偿,已经写进白纸黑字的,可以起诉或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投诉
对于模棱两可的口头承诺,没有任何说法
举例:A,某地方拆迁,政府与拆迁户甲某经过多次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书面协议地方政府应当于2014年3月1日前支付补偿金47万元。但拆迁后,协议到期,政府只支付了15万元,剩下的钱一拖再拖,甲多次索要无果,提起诉讼。诉讼结果是法院判决政府依照协议支付甲47万元,扣除已经支付的15万元,剩余32万元应当支付。判决生效后,当地政府最终支付了该款项。
这里政府的承诺实际上构成了一种合同,由于政府一方不履行承诺,实际上构成合同违约,所以甲能够胜诉并最终获得补偿金。
B,某地方乙某等村民被征地,当地政府在征地时承诺应当妥善安置居民,征地后,政府除了支付一笔补偿金外,然后把村民安置到某区属企业工作。后来该企业经营不善倒闭,村民失业后失去了生活来源,多次找政府要求妥善安置,但政府多次表示已经安置,无法再次安排。村民多次上访无果,有的居民想通过法律来解决,但在咨询过律师后,律师表示,政府虽然表示要安置居民,但如何安置,具体措施并无详细说明,且政府已经支付补偿金并安排工作,已经履行协议,起诉无胜诉可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