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精神病怎么安置?

如题所述

家里有精神病人,首先家人们需正确认识精神病,以正常的态度看待他们,尽可能尊重他们的人格。病情严重者需及时进行系统化治疗,家人也需起到督促作用。
1.正确认识精神病
精神病和其他内科疾病、外科疾病一样,仅仅只是疾病,只是思维、情感、行为上的不正常,并非严重性思想问题。若家中有精神疾病患者,因抛开偏见,正确认识精神病,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他们一些精神和心理上的支持。
2.及时就医
若家中有精神病人,尽量不要与患者出现冲突,尽量多沟通。如果症状比较严重,有明显攻击性行为、明显幻觉、妄想症状者,需及时去往专科医院就诊,需求专业人士的帮助,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反应,按照规定时间复查,评估治疗效果。
3.避免复发
精神疾病很难完全治愈,存在较高的复发率,进行系统化治疗后,家人需督促服药,不可自行停药,增加复发概率。
4.家里有精神病人的可以选择住院治疗。特别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急性期的时候还是需要住院治疗的。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在急性期的时候,会不配合治疗,特别是口服药物治疗。还可能会出现自伤、自杀以及伤人的情况。住院两周到一个月的时间,等精神症状控制住之后,可以选择回到家里继续进行治疗。
5.家中有精神病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病情很稳定,能出去工作去上班,这种病人大多自知力好,会主动服药,配合治疗,家属只需注意日常多交流,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即可。二是社会功能受损,不能正常工作,长时间在家休养,大多数病人缺乏自知力或自我意识不全,服药依从性较差,家属需要督促患者每天按时服药,定期提醒或陪同患者门诊复诊、配药,平时生活中也要多指导患者做好家务护理,防止社会功能进一步衰退。
6.家有精神病患者,首先要给予足够的关心和照顾,防止出现自卑感,督促患者每天按时服药,如果是症状缓解比较彻底的年轻患者,要鼓励他继续学习或者外出参加工作,如果症状缓解不彻底、残留阴性症状的患者,可以一起制订作息规律表,并且每日监督按表作息,多做家务,鼓励或者陪同外出,多和周围人交流,防止出现社会功能进一步衰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