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自1776年来的历史

美国自1776年到现在所发生的大事件,崛起大事件,美国历史简介。好的加分,说到做到。

美国历史
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国土主要部份位于北美洲
的中央。面积 937.2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
1/20,居世界第 4位。由本土48个州,一个直属区(哥
伦比亚特区)和阿拉斯加、夏威夷两个州组成。人口为
2亿3930万人(1985),其中白人为18820万人,黑人为2850
万人,讲西班牙语人为1760万人(其中60%为墨西哥人)。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人种为 360万人,印第安人为 140
万人。宗教信仰以信奉基督教新教各教派和天主教为主,
教徒共 14217万人,新教徒为7870万人,天主教徒为5228
万人,犹太教徒为405万人,其他教徒714万人。通用英
语。首都华盛顿。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 北美洲原始居民为印第安
人。北美独立战争 英国对北美殖民地采取剥削、压制
政策。英法为争夺海上霸权和掠夺殖民地而进行的七年
战争,以英国胜利告终。英国在北美接管了加拿大,控制
了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在七年战争前,英国虽
颁布了一系列重商主义的航海法、贸易法、工业法,限
制北美殖民地经济的独立发展,但当时英法矛盾甚于英
国和殖民地的矛盾,英国还要利用北美殖民地的人力、物
力来抵抗法国,因而执行不力。北部殖民地商人通过与
西、法所属西印度群岛进行走私贸易,获利甚巨,促进
了北部殖民地工商业发展。七年战争后,英国对北美殖
民地全面加强控制,宣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为王室产
业,禁止殖民地人民染指;并征收重税,严厉缉私,限制
殖民地人民的经济活动。18世纪60年代中,英国颁布糖
税法、印花税法(见印花税条例),唐森德税法等法令,
严重地损害了殖民地各阶层人民的经济利益。从1619年
弗吉尼亚建立议会起,各殖民地相继成立议会,与英国
相抗衡,1765年 9个殖民地举行抗议印花税大会,掀起
反抗怒潮。
18世纪70年代英国进一步执行高压政策,1770年波
士顿惨案发生。1773年通过了茶税法,引起波士顿倾茶
事件。1774年颁布了 5项不可容忍的法令,诸如封闭波
士顿港,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权,确立
英国对殖民地的司法权等,从政治上军事上加紧对殖民
地的控制与镇压。1772~1774年,各殖民地普遍成立通
讯委员会,领导殖民地人民的抗英斗争。
1774年9月5日,除佐治亚外的各殖民地代表在费城
召开了第 1届大陆会议,通过了和英国断绝一切贸易关
系的决议,继而通过“关于殖民地权利和怨恨的宣言”,
同时向英王呈递请愿书。1775年 4月18日,在波士顿附
近的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殖民地爱国者打响了反抗的枪
声,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5月,第2届大陆会议
召开。次年 7月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布13个殖
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北美独立战争开始时,由于双方实力悬殊,战争进
行了 8年。到1781年10月,美、法联军攻下英军最后据
点约克镇,独立战争基本胜利结束。1783年英美签订巴
黎和约。北美独立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第 1次大规模的殖
民地争取民族解放的战争,它是由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
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独立战争时期涌现出一批杰
出的政治家,如大陆军的总司令G.华盛顿、《独立宣言》
的起草人T.杰斐逊外交家B.富兰克林、文化战士T.潘恩。
独立的民族主权国家的建成 在战争过程中,大陆
会议制订了邦联条例,1781~1787年13州组成了邦联国
会,宣布成立美利坚共和国,它是一个松散的州际联盟。
1784年“中国皇后”号来华通商。1786年爆发的谢斯起
义,使资产阶级和奴隶主震惊。他们决心强化中央政权,
保护有产者的经济利益。1787年,在费城秘密地召开制
宪会议。在会议期间,大州和小州的代表经过争论,同
意每州均选出两名参议员;在蓄奴制问题上,北部资产
阶级对南部种植园奴隶主也作出了重大妥协,默认奴隶
制存在,在征税及分配众议员席位方面,南部黑奴均以
3/5 的人口计算,最后制定了宪法草案。这是世界上第
1部成文宪法。1788年6月由9个州批准生效。
根据宪法,美国建成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
互制衡的联邦制国家。广大人民群众对宪法不附载任何
权利法案感到不满,掀起抗议运动,由此增加了宪法前
10条修正案,于1791年12月,经11个州批准生效。其中,
以“权利法案”著称(见美国1787年宪法)。
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4月,华盛顿就任美国首届总
统。1792年连任。1789~1791年间,在国内外政策存在
分歧的政治斗争过程中,由财政部长A.汉密尔顿派组织
了联邦党,主张中央集权,外交上亲英,控制了联邦政
府的权力。国务卿T.杰斐逊派主张维护国内人民民主权
利,同情法国革命,组织了民主共和党。1793年华盛顿在
欧洲列强联合干涉法国革命时,采取中立政策。1794年
11月,联邦政府和英国签订了损害美国主权的杰伊条约。
亲英和亲法成为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在外交政策上的分
野。在内政方面,联邦政府制定关税条例,建立银行,稳
定经济,但实行不利于贫苦人民的偿还国债、州债的办法,
并征收国产税。当西宾夕法尼亚农民因抗缴国产酒税而
举行起义时,汉密尔顿亲自率领部队前往镇压。1798年
联邦党人J.亚当斯政府颁布了 4项摧残人民民主权利的
法令,其中“客籍法”是为了驱逐来自法国和爱尔兰的
侨民而制订的,“镇压煽动叛乱法”规定对总统或国会
以言论、文字“意图中伤”或“加以轻蔑诋毁”政府的
人予以惩处。这些措施激起人民群众的愤慨。联邦党由
此声誉衰落。
1801年,由民主共和党T.杰斐逊任总统。杰斐逊政
府废除了上述 4项法令,削减开支,减轻税收,取消了
酒税,鼓励农产品出口。1803年从法国手中购买了面积
达 200多万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英国一直不甘心丧
失北美殖民地。英舰在公海上继续拦截美国船只,强制
征用美国海员。为维护航海自由,1812~1814年美国进
行了第 2次对英战争(见美英战争(1812))。除海战外,
优势在英军方面。1814年 8月,英军曾攻占华盛顿首府,
焚烧总统府及国会。1814年12月,英美在今比利时的根
特签订和约。这次战争使美国得以摆脱英国政治上的控
制,经济上的渗透,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民族主权国家。
美国内战前南北经济的不同发展 从19世纪初到内
战前,美国领土由大西洋沿岸扩张到太平洋沿岸。美国
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北部、南部经济沿着
不同方向发展。美国北部资产者,在长期对印第安人进
行欺诈性皮货贸易和土地掠夺,进行贩奴贸易以及在西
部从事土地投机活动的基础上,利用欧洲各国间战争的
机会,发展海上贸易,扩大航运业,进行大量的资本原
始积累。在北部,早于1790年在罗得岛就建立了第 1座
使用阿克莱特式纺纱机的棉纺厂。此后,其他工厂陆续
出现。从19世纪初期起,大量资金投放于工商业,资本
主义工业生产得到发展。在大力引进西欧科学技术的同
时,鼓励创造和发明。50年代,工业化迅速推进。1860
年,美国的工业生产居世界第4位。2/3的制造品由东北
部生产。西欧移民大批涌入,并向西迁移,为发展资本
主义经济,提供了自由雇佣劳动力。在南部,以奴隶劳
动为基础的棉花种植园经济不断扩大,由大西洋沿岸各
州扩展到得克萨斯境内,奴隶制作为资本主义机体上的
赘瘤而发展着。在西部新开辟的地区,是推广自由劳动
制还是奴隶制,南部和北部的代言人争执不休,成为全
国政治斗争的主题。1820年北部对南部作出让步,达成
密苏里妥协案,双方争执暂时平息。
美国内战前的外交和政治 1823年,美国总统J.门
罗发表了“门罗宣言”(见门罗主义)。反对欧洲列强
干涉西半球事务,为美国日后在拉丁美洲进行渗透和干
涉提供了依据。1844年,美国胁迫中国清政府签订不平
等的望厦条约。1846~1848年,美国发动对墨西哥战争,
把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并入美国领土。
1851~1864年,参加镇压中国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并胁
迫日本开放门户。
在政治方面,联邦党在1814年美英战争即将结束时,
召集哈特福德会议,图谋分裂联邦,但遭失败,因而瓦
解。联邦党的衰落标志着商业资本开始向工业资本过渡。
1816~1824年,美国进入民主共和党一党执政时期,它代
表北部资产阶级和南部奴隶主的共同利益,习称“和谐
时期”。以后民主共和党分裂,政治力量重新组合。1828
年,成立了代表部分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西部边疆农
民和沿海城市工人联盟的美国民主党,推选A.杰克逊为
总统候选人,杰克逊当选并连任总统至1837年3月。1834
年美国辉格党成立,它代表工商业者和部分种植园主利
益。杰克逊政府以诱骗和武力方式,将印第安人驱逐至
密西西比河以西,并制止了南卡罗来纳州借口高关税法
而掀起的分裂危机。杰克逊政府废除了贫民因负债而受
到监禁的法令,普及了白人男子的普选权,并进行了一
些民主改革,习称“杰克逊民主”。工人争取十小时工
作日的斗争十分活跃,纽约、费城等城市具有专业技术
的工人组织了工人政党,参加了地方选举。1828~1856
年,民主党和辉格党成为对峙的两大政党。除1840年和
1848年两届总统竞选由辉格党获胜外,其余各届总统竞
选均由民主党获胜。
随着南部和北部两种不同社会经济制度斗争的激化
和黑奴反抗的不断掀起,群众性的美国废奴运动广泛开
展。1840年,主张废奴运动的“自由党”成立。1848年,
废奴主义者,民主党和辉格党内反对奴隶制的分子组织
了自由土壤党,以在西部地域建立自由州为宗旨。1850
年,双方经过争执,达成1850年妥协案,同年国会通过
严峻的逃奴追缉法(见1850年妥协案)。1854年国会通
过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取消了奴隶州和自由州的
地理疆界线,也就使密苏里妥协案随之废除,遭到北部工
业资产阶级的强烈反对,1854年成立了共和党,以反对
奴隶制为宗旨。1856年,民主党J.布坎南当选总统;此时
实际上民主党已成为代表奴隶主利益的政党。1857年最
高法院作出斯科特判决案,其法律涵意是使奴隶制的规
模推向全国。1859年J.布朗领导的反奴隶制的武装起义
被镇压(见约翰·布朗起义)。1860年总统选举中,共
和党候选人A.林肯获胜。蓄谋叛乱已久的南部奴隶主集
团决定脱离联邦,并于1861年 2月另行成立宣布维护奴
隶制的南部同盟。
美国内战以及重建时期 1861年 4月,南部同盟不
宣而战,占领萨姆特炮台,美国内战爆发。
1862年 5月,林肯颁布宅地法,允许耕种西部土地
5年的农民,在缴纳10美元证件费后获得160英亩土地的
使用权。使在西部垦殖的广大农民,站在废奴派一边,孤
立了南部同盟。1863年1月1日,林肯颁布的解放宣言生
效,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都被视为自由人,允许参军,短
期内即有18.6万名黑人参加联邦军队作战。美国马克思
主义者和广大工人,踊跃参加联邦军队作战。K.马克思
和F.恩格斯的战友J.魏德迈转战密苏里等地,为保卫边
疆各州作出了贡献。欧洲各国工人,尤其是英国工人反
对本国政府对联邦政府进行武装干涉的斗争,有助于联
邦的军事胜利。1864年联邦军队占领佐治亚的亚特兰大,
将南部同盟截成两段,取得了决定的胜利。1865年4月9
日,南部同盟军总司令R.E.李将军投降。南北战争以联
邦胜利宣告结束。4月14日,林肯遇刺,翌日身亡,副总
统A.约翰逊继任总统。约翰逊对南部种植园主推行妥协
政策。1865年11月,密西西比州首先颁布“黑人法典”
对黑人残酷迫害。恐怖组织三 K党于1866年成立,对刚
获得自由的黑人施以私刊。在这种混乱局面下,共和党
激进派占优势的国会提出弹劾总统案(以缺少 1票未通
过),并分别于1865、1868和1870年通过了宪法第13条
修正案(宣布在美国奴隶制不复存在)、第14条修正案
(黑人被承认为美国公民)、第15条修正案(给黑人以
选举权)。1867年3月,国会通过重新建设南部法案,对
南部实行军管。1867~1877年,南部进行民主重建,各
州成立了黑人和白人联合执政的政权,制订了民主的进
步法令,14名黑人当选为众议员,两名黑人当选为参议
员。北部资产阶级保守势力力图和南部种植园主势力妥
协,恢复南部战后初期的旧秩序,以便全力对付全国日
益兴起的工人、农民运动。R.B.海斯就任总统,标志着
民主重建的结束。1877年黑人在经济上成为谷物分成制
的佃户,在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见重建时期)。
19世纪后半叶美国经济迅速发展 南北战争后,由
于南部种植园制度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的大
发展创造了条件;造船业和机器制造业迅速发展,横贯大
陆的4条铁路建成,西部广大土地的垦殖,边
疆的消失,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在中西
部、远西部和南部日益开拓进程中,各地区发展了具有
本地特点的工业。外国移民的大量涌入,提供了丰富的
劳动力,使北美能够大规模进行农业生产。19世纪后半
叶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从1860~1916年,耕地面积由
4.07亿英亩增加到8.79亿英亩,改良的土地面积扩大了
3倍多。小麦和玉米的产量约增加了3倍多。农业中大生
产排挤和兼并小生产,在工业的北部,表现为农业日益
采用集约耕作,在其他农业为主的地区,大农场数字逐
渐增加,1900年,美国农产品总数的一半是由 1/6的大
农户生产的,形成了美国式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19世纪后半叶,科学技术领域有重要发明和突破,其
中首推电力的应用。1876年A.G.贝尔发明电话机,1886
年T.A.爱迪生制造了电灯,1892年杜里雅兄弟试制成功
汽车,1903年莱特兄弟试制飞机航行成功。电力广泛应
用于工业,导致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全面发展。1880年
美国工业在全国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超过农业,工业生
产总值,由1860年的世界第 4位,跃居至1894年的首位。
美国已成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19世纪末美国人民群众的斗争 随着生产的聚积和
资本的集中,美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人口迅
速增加,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对立的两大阶级。产
业无产阶级的组织性和战斗性大大增强。内战后全国劳
工同盟和劳动骑士团两大工人组织先后成立,都以争取
八小时工作日为运动目标。全国劳工同盟还提出“同工
同酬”的进步口号;劳动骑士团最初是秘密组织,到1881
年公开,成为第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工人组织、并吸收
非技术工人、妇女、小业主和农民参加。1884年美国与
加拿大有组织的行业工会与劳工联合会(美国劳联的前
身)成立,曾经通过要求在1886年5月1日实现八小时工
作制,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资本主义生产迅速发展,
促使劳资矛盾进一步激化(见美国劳工组织)。1877年
7月,西弗吉尼亚和宾夕法尼亚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随
即波及全国各重要铁路线,出现了美国历史上第 1次大
规模的全国性罢工。1886年5月1日,35万工人为争取八
小时工作制举行示威游行,5月3日晚,发生了芝加哥秣
市惨案,因此1889年第二国际巴黎大会上,通过决议,规
定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1892年卡内基钢铁公司降低工
资,激起霍姆斯特德钢铁工人的罢工。1894年退伍军人
J.考克西率领失业军向华盛顿进军;7月,因普尔曼公司
拒绝工人合理要求,工人举行罢工,中西部铁路陷于瘫
痪。上述罢工和“进军”都遭到镇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涌入美国的新移民多来自东南
欧各国,他们或在城市作工,或在新兴基础工业充当非
熟练工人。劳联不顾工人结构的这种重大变化,仍坚持
只组织熟练工人的行业工会,执行和企业主妥协政策,漠
视未组织起来的广大工人和黑人的利益。1905年,一个
新型的按产业原则组成的左翼工会——世界产业工人同
盟成立,组织了非熟练工人、西部的流动工人和东部的
新移民工人,包括妇女、黑人和华工;该同盟的战斗力
很强,多次领导了争取提高工资、改善待遇的罢工斗争。
由于它不断遭受镇压,并逐渐浸染了无政府工团主义思
想,20年代初解体。
19世纪后半叶,美国农业虽有巨大发展,但由于工
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和农业危机,多数农民陷于困境,
从6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农民先后进行农民协进会运动、
绿背纸币运动、农民联盟运动,展开反对垄断组织的剥
削与中介商人压榨的斗争。1892年,以中西部和西部农
民为骨干的全国性的第 3党——平民党组成,要求进行
经济、政治改革,并参加了总统竞选。1896年平民党和
民主党联合参加总统竞选,它的政纲部分由民主党吸收,
至1900年,平民党解体。
城市中产阶级中进步人士揭露了当时美国社会存在
的大量弊端,掀起了改革运动,对推进美国民主化起了
一定作用。
1909年 3月,美国芝加哥女工为争取同工同酬,举
行罢工和游行,博得了全国和世界各地广大妇女的支持
和响应,次年,国际妇女代表大会决定将3月8日定为国
际劳动妇女节。美国延至1920年国会通过宪法第19条修
正案,给予妇女选举权。
19世纪70年代以后,黑人备受压迫和种族歧视,从
1888年至1900年,黑人遭受私刑惨死者平均每年达156人。
1905年,著名黑人学者和活动家W.E.B.杜波依斯领导了
尼亚加拉运动,对此提出抗议,这一运动成为现代黑人
解放运动的起点。
1887年美国政府取消了印第安人的土地公有制,至
1924年给予印第安人以美国公民权。
美国曾廉价招募华工到西部,修筑横贯大陆的铁路,
华工对开拓西部,历尽艰险,并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
开发工作大体告成时,排华暴行不断发生。1902年,排
华法通过后,华工基本上被禁止入境(见美国排华运动
(19世纪后期))。
19世纪后半叶20世纪初美国的社会主义运动 代表
先进的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社会主义,在内战前即已在
美国传播。内战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美国资本主义基本
矛盾加深,不断发生经济危机。在1873、1883、1893年
周期性危机过程中,社会财富日益两极分化,阶级矛盾
突出。1867年马克思主义者在纽约组成第一国际美国支
部,1872~1876年第一国际总委员会设在纽约,由马克
思、恩格斯的战友F.A.左尔格任总书记。1876年,成立
了美国工人党。在其内部,马克思主义者展开对拉萨尔
分子的斗争。1877年,美国工人党改组为社会主义工党,
由拉萨尔,F.派把持。90年代,D.德莱昂掌握了该党的
领导权,强调在选票箱上争取多数议席,脱离广大工人
群众。优秀的社会主义者E.V.德布斯1898年创建美国社
会民主党,1901年改组为美国社会党。1912年美国马克
思主义者人数很少,始终未能组成一个强有力的革命的
工人政党,对当时蓬勃发展的工农运动给予正确领导。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的内外政策 美国是后起的
资本主义国家,到19世纪末,在瓜分世界、掠夺殖民地
和势力范围方面急起直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
争夺活动。1889年美国召开了泛美会议,向拉丁美洲渗
透。1898年发动了美西战争,击败了老殖民主义者西班
牙,夺取了加勒比海的古巴和波多黎各、太平洋的关岛及菲
律宾群岛,接着合并了夏威夷群岛。在T.罗斯福和W.H.
塔夫脱执政时期,美国交替使用“大棒政策”和“金元
外交”。在门罗宣言的掩饰下,对加勒比海地区进行渗
透和侵略,建立了政治的、财政的控制权。1903年美国
策动巴拿马政变,攫取了巴拿马运河区。在远东,1899
年美国提出对华“门户开放”政策,承认列强在中国的
势力范围,并运用自己的经济优势,扩大贸易。1900年,
美国参加了八国联军,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并取得在北
京等地驻兵的特权。美国在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支
持日本。在日俄战争结束后,美日因争夺中国东北市场
矛盾激化,双方经过谈判,于1908年签订了罗脱-高平
协定,双方同意维持两国在太平洋的既得利益。中国辛
亥革命后,美国对华积极进行经济渗透。
在1912年总统选举中,由于共和党分裂,民主党总
统候选人T.W.威尔逊上台。威尔逊以“新自由”作为号
召进行改革,在内政方面,降低关税,建立联邦储备银
行制度,通过克莱顿反托拉斯法(1914),征收累进所得
税(见反托拉斯法)。在对外政策上,他在门罗宣言的
掩饰下,对西半球墨西哥、尼加拉瓜等国进行武装干涉。
第一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20年代末的美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美国宣布中立,向交战双方
提供军火,不久又对协约国进行贷款。1916年,威尔逊
迎合选民反对美国卷入战争的心理,赢得选票,当选连
任。1917年,美国为了确保自己在协约国方面的经济利
益,在德国潜艇击沉美国船只后,于4月6日对德宣战。
美国参战后,1917年威尔逊政府对内实施惩治间谍
法和镇压煽动叛乱法,对社会主义左派、富有战斗性的
世界产业工人同盟的成员以及反战的人民进行镇压,被
捕者达1500人以上。1919年多次镇压工人罢工。大战期
间由于国外向美国移民的中断,黑人大量北移,补充了
北方急需的劳动力,黑人入伍出国作战,也开拓了视野。
威尔逊当政期间,黑人遭私刑者达 425人。战后黑人反
对私刑、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日趋激烈。
1917年,美日签订蓝辛-石井协定,美国承认日本
在中国的山东、东北、内蒙古有特殊利益。1918年,美
国参加14国对苏维埃俄国的武装干涉,直到1920年才撤
军(见苏俄国内战争)。1918年11月,威尔逊签署对德
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美国的经济繁荣。战
后,美国由欠60亿美元的债务国而成为贷出 100亿美元
的债权国,美国成为最富有的国家。战争使一般垄断资
本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同年12月,威尔逊亲自率领代
表团赴欧洲参加巴黎和会,建议以威尔逊十四点计划,作
为缔结和约的基础。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默认了日本
利用欧战的时机,在中国攫取原德国在山东侵占的权益,
并进行幕后活动,准备承认日本提出的独占中国的“二
十一”条。中国人民掀起了反帝的“五四运动”,迫使
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威尔逊又企图通过建立国
际联盟插手称霸世界。美国新兴的中西部财团主张美国
重点应向亚太地区扩张,要求避免卷入欧洲纠纷,因而共
和党控制的参议院对国联盟约提出十四项保留条款,实
际上抵制了国联盟约。美国未参加国联。国联建立后领
导权掌握在英法手中。
1921年共和党W.G.哈定执政,正值美国陷入全面经
济萧条。他提出“工业正常化”和“抢救资本主义”;对
内实行反共政策,迫害进步人士,1919年建立的美国共
产党被迫转入地下。为了争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
1921~1922年,美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拆散了英日同
盟,取得建造主力舰吨数与英国相等的权利,并在“门
户开放”和“机会均等”的旗帜下,缔结了九国公约,造
成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在对欧政策方面,
1924年美国制订了道威斯计划,贷款给德国以恢复德国
经济。
1923~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时期。美
国国内固定资本的更新,建筑业的兴起,汽车和钢铁工
业等的扩大以及商品和资本输出的激增,1923年美国工
商业出现了新高涨。与此同时,美国第 2次企业“合并
浪潮”,亦即进一步托拉斯化,遍及银行业、工业部门,
特别是水、电、煤气公用事业,甚至扩展到零售商业部
门。共和党人C.柯立芝执政时期是美国经济繁荣时期。私
人垄断资本大为发展。由于国内新兴工业的畸形发展与
生产过剩,使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和消
费脱节,农业长期陷于慢性危机,1929年10月美国首先爆
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随后资本主义各国陆续陷入1929
~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见美国1929~1933年经济危
机)。共和党人H.C.胡佛政府采取的自由放任政策和反
危机措施失效。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民主党人F.D.罗斯福1933年
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政府实行了由国家对经济
进行广泛干预、调节的“新政”,整顿金融,复兴工农
业,举办救济事业等,挽救了美国的严重经济危机,并加
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933年11月,美国与苏联建交,
对拉丁美洲采取“睦邻政策”。1937年新的经济危机再
度出现。1938年罗斯福采用扩大赤字开支的办法,使这
次危机有所缓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重振军
备,才使经济得到恢复,走向繁荣。
美国共产党于1929年清除了J.洛夫斯通等机会主义
分子,由W.Z.福斯特任美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在经济危
机期间,美共领导了反饥饿、争取就业的运动,在“新
政”期间,对左翼工会运动起了很大影响。1938年,由
于左翼和中派的联盟,按产业原则组成的产业工会联合
会(简称产联)成立,把从未被劳联组织起来的非熟练
工人组织起来。在左翼工会运动的影响和广大人民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6
美国历史
美国人民是个勇敢而爱好自由的民族. 他们原本来自世界各地, 是许多不同的文化、种族和宗教, 经过长时期的共存结合而形成的, 渐渐他们以身为美国人而自豪.

17世纪以前, 北美广大原野仅有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居住, 但经过百余年的移民, 这里已成为欧洲国家人民的新家园, 而其中最主要为英国人所建立的13州殖民地, 这13州殖民地宣布脱离英国而独立. 几经协商与改革, 联邦体制的美国, 于法国大革命前夕, 正式登上世界舞台. 早期的美国很欢迎外来的移民, 这些移民使她迅速地成长. 美国人口, 在1776 年只有300万人, 而现在则超过2亿. 在人口迅速增加的过程中, 新的生存空间, 也跟着不断开拓, 而方向则由东向西, 拓疆的先驱们不但从事农耕畜牧, 也寻找矿产及其它资源. 到了20世纪,美国不但已成为世界强国, 并且也是科学、技术、医药及军事力量的先进国家.

殖民时期以前(1607以前)

在两万多年前, 有一批来自亚洲的流浪者, 经由北美到中南美洲, 这些人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 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 居住在美洲的印第安人, 约有2,000万, 其中有大约100万人住在现在的加拿大和美国中北部, 其余绝大部分住在现在的墨西哥和美国南部. 大约1万年前, 又有另一批亚洲人, 移居到北美北部, 这是后来的爱斯基摩人. 而最早到美洲的白种人大概是维京人, 他们是一群喜好冒险的捕渔人, 有人认为他们在1,000年前,曾到过北美东海岸. 殖民时期(1607~1753) 1607年, 一个约一百人的殖民团体, 在乞沙比克海滩建立了詹姆士镇, 这是英国在北美所建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 在以后150年中, 陆续涌来了许多的殖民者, 定居于沿岸地区, 其中大部分来自英国, 也有一部分来自法国、德国、荷兰、爱尔兰和其他国家. 18世纪中叶, 13个英国殖民地逐渐形成, 他们在英国的最高主权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议会. 这13个殖民区因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差异, 造成了各地经济形态、政治制度与观念上的差别.

独立运动(1754~1783)

18世纪中叶, 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地与英国之间, 已有了裂痕. 殖民地的扩张, 使他们产生某种自觉, 自觉到英国的迫害, 而萌生独立的念头. 1774年, 来自12州的代表, 聚集在费城, 召开所谓第一次大陆会议, 希望能寻出一条合理的途径, 与英国和平解决问题, 然而英王却坚持殖民地必须无条件臣服于英王, 并接受处分. 1775年, 在麻州点燃战火, 5月, 召开第二次大陆会议, 坚定了战争与独立的决心, 并发表有名的独立宣言, 提出充分的理由来打这场仗, 这也是最后致胜的要素. 1781年, 美军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783年, 美英签定巴黎条约, 结束了独立战争.

组成新政府(1784~1819)

革命的成功, 使美国人民有了以立法形式表达他们政治观念的机会. 1787年, 在费城举行联邦会议, 会中华盛顿被推为主席, 他们采取一项原则, 即中央的权力是一般性的, 但必须有审慎的规定和说明, 同时, 他们也接受一项事实, 那就是全国性政府必须有税收、铸造货币、调整商业、宣战及缔结条约的权力. 此外, 为了防止中央权力过大, 而采取孟德斯鸠的均权政治学说, 即政府中设置三个平等合作与制衡的部门, 即立法、行 政、司法三种权力相互调和, 制衡而不使任何一权占控制地位.

向西扩张(1820~1849)

19世纪初期, 数以千计的人, 越过阿帕拉契山, 向西移动, 有些开拓者, 移居到美国的边界, 甚至深入属于墨西哥的领地、以及介于阿拉斯加与加利福尼亚的俄勒冈. 开拓者勇敢、勤奋地向西寻求更好的生活.

南北冲突(1850~1869)

引起内战的原因, 不单是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的问题, 还包括了思想上的冲突. 内战暴露了美国的弱点. 对这个国家的存在, 作了一番考验. 经过了这次考验, 美国才步向一个中央集权化之现代国家的坦途. 南北之间, 为奴隶问题而起争执, 南方在全国政治上的主要方针, 就在保护和扩大"棉花与奴隶"制度所代表的利益;而北部各州, 主要是制造业、商业和 金融的中心, 这些生产无需依赖奴隶, 这种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冲突都是由来已久的. 1860年代初期, 11个南方的州脱离联邦, 另组政府, 北方则表示, 为了统一将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1861年, 内战爆发了, 这场美国人面对面的流血战, 打了四年, 南方遭到严重的破坏, 而且留下深深的伤痕. 1865年, 北方战胜了, 这项胜利不但显示美国回复统一, 而且, 从此全国各地不再施行奴隶制度.

工业化与改革(1870~1916)

19世纪初期, 美国开始工业化, 而内战之后, 则步入成熟阶段. 在从内战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到50年时间内, 她从一个农村化的共和国变成了城市化的国家. 机器代替了手工,产品大量增加. 全国性的铁道网, 增进了货品流通. 应大众的需要, 许多新发明应市了. 银行业提供贷款, 促成工商业经营的扩大. 故从1890到1917年的近30年间被称为所谓"进步时期", 1914 年, 世界大战爆发, 1917年,美国终于被卷入大战漩涡中, 并且在世界上尝试扮演新的角色.

世界的新地位(1917~1929)

在战后的10年间, 美国的社会与文化可说是个无生气、无感情, 属于商人阶级的10年. 据1929年统计, 居城 与居乡的比率是56%∶44%, 这时举凡现代生活的特色, 诸如汽车、电话、收音机、洗衣机, 已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战后经济呈现极度的繁荣, 原因有二, 一为政府不再干涉私营企业且有立法保护之, 二为新技术的带 动. 虽然经济成长很快, 但是基础不稳.

不景气时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0~1959)

经济大恐慌, 影响的不只是美国, 世界各国都受到它的打击, 经济大恐慌, 使上百万的工人失业, 大批的农人被迫放弃耕地, 工厂商店关门, 银行倒闭…… 一片萧条. 1932年, 罗斯福当选总统, 他主张政府应拿出行动来结束经济大恐慌, 新政府虽然解决了许多的困难, 但美国的经济还是要到二次大战, 才苏醒起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美苏两国, 关系日趋恶化, 分别在军事、政治、经济、宣传各方面, 加紧准备, 一如战时, 这种状态, 被称为"冷战".

1960年以来

美国历史自1960以来, 许多方面仍是战后发展的延续. 经济方面, 除了周期性的不景气, 则仍不断膨胀;从 城市移居到郊区的人口, 继续增加, 1970年, 居郊人口超过了居城人口. 1960年初期, 黑人问题成为美国内部最主要的问题.

1960年代中期, 许多美国人开始不满政府的对外政策. 此外, 由于工业的发展, 人口的集中, 60年代后期, 生态环境的污染广受注意. 70年代初期, 由于能源危机而导致的经济萧条, 是大恐慌以来, 最严重的一次.

70年代中期, 经济一度复苏, 但到70年代未期, 又出现通货膨胀. 1976年, 美国建国200周年, 全国举行各项庆祝活动. 1981年4月12日, 美国成功地发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将人类又带入另一个太空新纪元. 1985年, 里根连任总统, 在日新月异的人类发展史中,美国将展开新的一页.

参考资料:http://www.cbwchina.com/global/america/society/uahis.htm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8-10
1775年,在马萨诸塞州点燃战火;5月,召开第二次大陆会议,坚定了战争与独立的决心,并发表著名的《独立宣言》,提出充分的理由来打这场仗,这也是最后致胜的要素。1781年,美军赢得决定性的胜利;1783年,美英签定《巴黎条约》,结束了独立战争。

组成新政府(1784-1819)
革命的成功,使美国人民有了以立法形式表达他们政治观念的机会。1787年,在费城举行联邦会议,会中华盛顿被推为主席,他们采取一项原则,即中央的权力是一般性的,但必须有审慎的规定和说明,同时,他们也接受一项事实,那就是全国性政府必须有税收、铸造货币、调整商业、宣战及缔结条约的权力。此外,为了防止中央权力过大,而采取孟德斯鸠的均权政治学说,即政府中设置三个平等合作与制衡的部门,即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相互调和,制衡而不使任何一权占控制地位。

向西扩张(1820-1849)
19世纪初期,数以千计的人,越过阿帕拉契山,向西移动。有些开拓者,移居到美国的边界,甚至深入属于墨西哥的领地、以及介于阿拉斯加与加利福尼亚的俄勒冈。开拓者勇敢、勤奋地向西寻求更好的生活。

南北战争(1850-1869)
引起南北战争的原因,不单是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的问题,还包括了思想上的冲突。内战暴露了美国的弱点。对这个国家的存在,作了一番考验。经过了这次考验, 美国才步向一个中央集权化之现代国家的坦途。南北之间,为奴隶问题而起争执,南方在全国政治上的主要方针,就在保护和扩大“棉花与奴隶”制度所代表的利益;而北部各州,主要是制造业、商业和金融的中心,这些生产无需依赖奴隶,这种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冲突都是由来已久的。1860年代初期,11个南方的州脱离联邦,另组政府,北方则表示,为了统一将不惜付出任何代价。1861年,内战爆发了,这场美国人面对面的流血战,打了四年,南方遭到严重的破坏,而且留下深深的伤痕。1865年,北方战胜了,这项胜利不但显示美国恢复统一,而且从此全国各地不再施行奴隶制度。

工业化与改革(1870-1929)
19世纪初期,美国开始工业化,而内战之后则步入成熟阶段。在从内战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到50年时间内,美国从一个农村化的共和国变成了城市化的国家。机器代替了手工,产品大量增加。全国性的铁道网,增进了货品流通。应大众的需要,许多新发明应市了。银行业提供贷款,促成工商业经营的扩大。故从1890到1917年的近30年间被称为所谓“进步时期”。1914年,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美国被卷入大战漩涡中,并且在世界上尝试扮演新的角色。

1930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影响的不只是美国,世界各国都受到它的打击,经济大恐慌,使上百万的工人失业,大批的农人被迫放弃耕地,工厂商店关门,银行倒闭,一片萧条。1932年,罗斯福当选总统。他主张政府应拿出行动来结束经济大萧条,新政府虽然解决了许多的困难,但美国的经济还是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苏醒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轴心国的战败、英法实力的衰退,美国和苏联成为了超级大国,世界被分成了东西方两大阵营。美苏及其各自阵营分别在军事、政治、经济、宣传各方面加紧准备,一如战时。这种状态,被称为“冷战”。

1976年,美国建国200周年,全国举行各项庆祝活动。美国在冷战中最终拖垮了苏联,1991年,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两大阵营之间意识形态的壁垒也被打破了。在日新月异的人类发展史中,美国将展开新的一页。
第3个回答  2008-08-10
殖民时期以前(1607以前)

在两万多年前, 有一批来自亚洲的流浪者, 经由北美到中南美洲, 这些人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 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 居住在美洲的印第安人, 约有2,000万, 其中有大约100万人住在现在的加拿大和美国中北部, 其余绝大部分住在现在的墨西哥和美国南部. 大约1万年前, 又有另一批亚洲人, 移居到北美北部, 这是后来的爱斯基摩人. 而最早到美洲的白种人大概是维京人, 他们是一群喜好冒险的捕渔人, 有人认为他们在1,000年前,曾到过北美东海岸. 殖民时期(1607~1753) 1607年, 一个约一百人的殖民团体, 在乞沙比克海滩建立了詹姆士镇, 这是英国在北美所建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 在以后150年中, 陆续涌来了许多的殖民者, 定居于沿岸地区, 其中大部分来自英国, 也有一部分来自法国、德国、荷兰、爱尔兰和其他国家. 18世纪中叶, 13个英国殖民地逐渐形成, 他们在英国的最高主权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议会. 这13个殖民区因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差异, 造成了各地经济形态、政治制度与观念上的差别.

独立运动(1754~1783)

18世纪中叶, 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地与英国之间, 已有了裂痕. 殖民地的扩张, 使他们产生某种自觉, 自觉到英国的迫害, 而萌生独立的念头. 1774年, 来自12州的代表, 聚集在费城, 召开所谓第一次大陆会议, 希望能寻出一条合理的途径, 与英国和平解决问题, 然而英王却坚持殖民地必须无条件臣服于英王, 并接受处分. 1775年, 在麻州点燃战火, 5月, 召开第二次大陆会议, 坚定了战争与独立的决心, 并发表有名的独立宣言, 提出充分的理由来打这场仗, 这也是最后致胜的要素. 1781年, 美军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783年, 美英签定巴黎条约, 结束了独立战争.

组成新政府(1784~1819)

革命的成功, 使美国人民有了以立法形式表达他们政治观念的机会. 1787年, 在费城举行联邦会议, 会中华盛顿被推为主席, 他们采取一项原则, 即中央的权力是一般性的, 但必须有审慎的规定和说明, 同时, 他们也接受一项事实, 那就是全国性政府必须有税收、铸造货币、调整商业、宣战及缔结条约的权力. 此外, 为了防止中央权力过大, 而采取孟德斯鸠的均权政治学说, 即政府中设置三个平等合作与制衡的部门, 即立法、行 政、司法三种权力相互调和, 制衡而不使任何一权占控制地位.

向西扩张(1820~1849)

19世纪初期, 数以千计的人, 越过阿帕拉契山, 向西移动, 有些开拓者, 移居到美国的边界, 甚至深入属于墨西哥的领地、以及介于阿拉斯加与加利福尼亚的俄勒冈. 开拓者勇敢、勤奋地向西寻求更好的生活.

南北冲突(1850~1869)

引起内战的原因, 不单是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的问题, 还包括了思想上的冲突. 内战暴露了美国的弱点. 对这个国家的存在, 作了一番考验. 经过了这次考验, 美国才步向一个中央集权化之现代国家的坦途. 南北之间, 为奴隶问题而起争执, 南方在全国政治上的主要方针, 就在保护和扩大"棉花与奴隶"制度所代表的利益;而北部各州, 主要是制造业、商业和 金融的中心, 这些生产无需依赖奴隶, 这种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冲突都是由来已久的. 1860年代初期, 11个南方的州脱离联邦, 另组政府, 北方则表示, 为了统一将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1861年, 内战爆发了, 这场美国人面对面的流血战, 打了四年, 南方遭到严重的破坏, 而且留下深深的伤痕. 1865年, 北方战胜了, 这项胜利不但显示美国回复统一, 而且, 从此全国各地不再施行奴隶制度.

工业化与改革(1870~1916)

19世纪初期, 美国开始工业化, 而内战之后, 则步入成熟阶段. 在从内战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到50年时间内, 她从一个农村化的共和国变成了城市化的国家. 机器代替了手工,产品大量增加. 全国性的铁道网, 增进了货品流通. 应大众的需要, 许多新发明应市了. 银行业提供贷款, 促成工商业经营的扩大. 故从1890到1917年的近30年间被称为所谓"进步时期", 1914 年, 世界大战爆发, 1917年,美国终于被卷入大战漩涡中, 并且在世界上尝试扮演新的角色.

世界的新地位(1917~1929)

在战后的10年间, 美国的社会与文化可说是个无生气、无感情, 属于商人阶级的10年. 据1929年统计, 居城 与居乡的比率是56%∶44%, 这时举凡现代生活的特色, 诸如汽车、电话、收音机、洗衣机, 已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战后经济呈现极度的繁荣, 原因有二, 一为政府不再干涉私营企业且有立法保护之, 二为新技术的带 动. 虽然经济成长很快, 但是基础不稳.

不景气时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0~1959)

经济大恐慌, 影响的不只是美国, 世界各国都受到它的打击, 经济大恐慌, 使上百万的工人失业, 大批的农人被迫放弃耕地, 工厂商店关门, 银行倒闭…… 一片萧条. 1932年, 罗斯福当选总统, 他主张政府应拿出行动来结束经济大恐慌, 新政府虽然解决了许多的困难, 但美国的经济还是要到二次大战, 才苏醒起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美苏两国, 关系日趋恶化, 分别在军事、政治、经济、宣传各方面, 加紧准备, 一如战时, 这种状态, 被称为"冷战".

1960年以来

美国历史自1960以来, 许多方面仍是战后发展的延续. 经济方面, 除了周期性的不景气, 则仍不断膨胀;从 城市移居到郊区的人口, 继续增加, 1970年, 居郊人口超过了居城人口. 1960年初期, 黑人问题成为美国内部最主要的问题.

1960年代中期, 许多美国人开始不满政府的对外政策. 此外, 由于工业的发展, 人口的集中, 60年代后期, 生态环境的污染广受注意. 70年代初期, 由于能源危机而导致的经济萧条, 是大恐慌以来, 最严重的一次.

70年代中期, 经济一度复苏, 但到70年代未期, 又出现通货膨胀. 1976年, 美国建国200周年, 全国举行各项庆祝活动. 1981年4月12日, 美国成功地发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将人类又带入另一个太空新纪元.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
第4个回答  2008-08-11
殖民时期以前(1607以前)
在两万多年前,有一批来自亚洲的流浪者,经由北美到中南美洲,这些人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居住在美洲的印第安人, 约有2,000万,其中有大约100万人住在现在的加拿大和美国中北部, 其余绝大部分住在现在的墨西哥和美国南部。 大约1万年前,又有另一批亚洲人, 移居到北美北部,这是后来的爱斯基摩人。而最早到美洲的白种人大概是维京人,他们是一群喜好冒险的捕渔人,有人认为他们在1,000年前曾到过北美东海岸。

殖民时期(1607-1753)
1607年,一个约一百人的殖民团体, 在乞沙比克海滩建立了詹姆士镇,这是英国在北美所建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 在以后150年中,陆续涌来了许多的殖民者,定居于沿岸地区,其中大部分来自英国,也有一部分来自法国、德国、荷兰、爱尔兰和其他国家。18世纪中叶,13个英国殖民地逐渐形成, 他们在英国的最高主权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议会。这13个殖民区因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各地经济形态、政治制度与观念上的差别。

独立运动(1754-1783)
18世纪中叶,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地与英国之间,已有了裂痕。殖民地的扩张,使他们产生某种自觉,自觉到英国的迫害,而萌生独立的念头。1774年,来自12州的代表聚集在费城,召开所谓第一次大陆会议,希望能寻出一条合理的途径,与英国和平解决问题。然而英王却坚持殖民地必须无条件臣服于英王,并接受处分。1775年,在马萨诸塞州点燃战火;5月,召开第二次大陆会议,坚定了战争与独立的决心,并发表著名的《独立宣言》,提出充分的理由来打这场仗,这也是最后致胜的要素。1781年,美军赢得决定性的胜利;1783年,美英签定《巴黎条约》,结束了独立战争。

组成新政府(1784-1819)
革命的成功,使美国人民有了以立法形式表达他们政治观念的机会。1787年,在费城举行联邦会议,会中华盛顿被推为主席,他们采取一项原则,即中央的权力是一般性的,但必须有审慎的规定和说明,同时,他们也接受一项事实,那就是全国性政府必须有税收、铸造货币、调整商业、宣战及缔结条约的权力。此外,为了防止中央权力过大,而采取孟德斯鸠的均权政治学说,即政府中设置三个平等合作与制衡的部门,即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相互调和,制衡而不使任何一权占控制地位。

向西扩张(1820-1849)
19世纪初期,数以千计的人,越过阿帕拉契山,向西移动。有些开拓者,移居到美国的边界,甚至深入属于墨西哥的领地、以及介于阿拉斯加与加利福尼亚的俄勒冈。开拓者勇敢、勤奋地向西寻求更好的生活。

南北战争(1850-1869)
引起南北战争的原因,不单是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的问题,还包括了思想上的冲突。内战暴露了美国的弱点。对这个国家的存在,作了一番考验。经过了这次考验, 美国才步向一个中央集权化之现代国家的坦途。南北之间,为奴隶问题而起争执,南方在全国政治上的主要方针,就在保护和扩大“棉花与奴隶”制度所代表的利益;而北部各州,主要是制造业、商业和金融的中心,这些生产无需依赖奴隶,这种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冲突都是由来已久的。1860年代初期,11个南方的州脱离联邦,另组政府,北方则表示,为了统一将不惜付出任何代价。1861年,内战爆发了,这场美国人面对面的流血战,打了四年,南方遭到严重的破坏,而且留下深深的伤痕。1865年,北方战胜了,这项胜利不但显示美国恢复统一,而且从此全国各地不再施行奴隶制度。

工业化与改革(1870-1929)
19世纪初期,美国开始工业化,而内战之后则步入成熟阶段。在从内战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到50年时间内,美国从一个农村化的共和国变成了城市化的国家。机器代替了手工,产品大量增加。全国性的铁道网,增进了货品流通。应大众的需要,许多新发明应市了。银行业提供贷款,促成工商业经营的扩大。故从1890到1917年的近30年间被称为所谓“进步时期”。1914年,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美国被卷入大战漩涡中,并且在世界上尝试扮演新的角色。

1930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影响的不只是美国,世界各国都受到它的打击,经济大恐慌,使上百万的工人失业,大批的农人被迫放弃耕地,工厂商店关门,银行倒闭,一片萧条。1932年,罗斯福当选总统。他主张政府应拿出行动来结束经济大萧条,新政府虽然解决了许多的困难,但美国的经济还是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苏醒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轴心国的战败、英法实力的衰退,美国和苏联成为了超级大国,世界被分成了东西方两大阵营。美苏及其各自阵营分别在军事、政治、经济、宣传各方面加紧准备,一如战时。这种状态,被称为“冷战”。

1976年,美国建国200周年,全国举行各项庆祝活动。美国在冷战中最终拖垮了苏联,1991年,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两大阵营之间意识形态的壁垒也被打破了。在日新月异的人类发展史中,美国将展开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