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干部的七项工作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不只七项工作,具体如下。

1、驻村干部工作职责:

(1)对班子成员的选拔任用和发展党员工作进行指导。宣传和教育群众,把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宣传好、贯彻落实好。

(2)协助所驻村理清经济发展思路,抓好招商引资、项目谋划等工作的落实,协助解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3)认真组织布置各项中心工作的实施,按时完成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4)进村入户察民情、听民声、重民-意、解民忧,积极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实际困难,随时掌握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动态,注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5)负责参与所驻村重大事项的决策,如宅基地指标发放工作,村内三资管理工作,村内重大工程的招投标、建设及验收工作等。

(6)抓好驻村的稳定工作,负责所包村群众的来信来访接待及重大矛盾纠纷的调处。

(7)做好困难群众的访贫问寒工作,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对农村低保户、五保户的确定,要积极参与,认真调查,确保应保尽保。

(8)随时掌握村内其它一些敏感问题,及时向领导进行汇报。如村内集体机动地使用情况,村内无批示建房情况等。

(9)每周向领导进行一次包村工作汇报,如遇重大或紧急事项,随时进行汇报。

2、为了发展村级经济,帮助村民摆脱贫困,一些地区县、镇领导和机关干部主动与一些村结对帮扶, 在一些贫困村进行蹲点,即我们说的驻村,这样的干部我们也称其为驻村干部。 他们在村里蹲点,开展调研,进行分析,收集村民困难, 主动与上级部门联系,帮助村里出点子,的确为村级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3、驻村干部要做掌握实情的调查者。驻村任职干部应把推进工作落实牢记在心,在调查摸底基础上,认真分析所驻村特色、修订完善所驻村发展规划。做党群关系的联络者。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勤俭节约的带动者。驻村任职干部大部分时间吃住在村,要严于律己,朴素节俭,做到在艰苦环境中迎难而上,用艰苦朴素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感染村组干部,为转变干部作风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25

一、“九个一”奠基础:

    一是统一发放一个笔记本,把驻村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纪律等印制在驻村工作笔记本上,既方便驻村干部掌握和记录,也便于上级检查了解工作情况;

    二是佩戴一张工作证,把驻村干部的相片、姓名、派驻单位和挂任职务等印制在工作证上,实行挂证“上岗”,方便群众认识和沟通;

    三是设立一个宣传栏,公布驻村干部的名单、电话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有关解决情况,便于群众联系和监督;

    四是拟出一份年度工作计划,提出全年工作任务、阶段工作重点,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积小胜为大胜;

    五是制定一套经济发展规划,不盲目、不冒进,在深度调研的基础,抓准发展村集体经济和引导农民致富的好路子;

    六是定好一项值班考勤制度,每月上墙公布驻村干部驻村和休假的安排及上月出勤的情况,利于群众和上级掌握、监督,避免出现无人驻村的情况;

    七是执行一项汇报制度,要求各驻村工作组每月必须以书面形式向乡镇和县委先进性教育办公室汇报工作情况,杜绝“驻”无成效的现象;

    八是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以乡镇为单位,每月召开驻村工作组长会议,汇报本月驻村工作,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对策;

    九是定期组织一次检查,县委先进性教育办公室每季度采取突击的形式直接进村检查,有效预防驻村干部“走读”。

二、“两落实”促提高:

    一是落实派出单位“一把手”抓点带面的职责,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和县直派驻干部单位的“一把手”纷纷下点进村,落实“四抓”(抓制定方案、面上指导、以点带面、协调沟通);

    二是落实派驻干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履行跟进责任,对单位班子成员轮流进驻的月份作了具体的安排,达到全年进驻时间不少于40天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