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道许褚张辽都在,为何当时没有直接和关羽硬拼?

如题所述

因为曹军先是在赤壁之战上失利,后被刘备追杀,伤亡惨重,早就没有了士气,根本抵挡不了关羽带领的军队,就算许诸、张辽很厉害,也无法单枪匹马对抗关羽以及其军队。在《三国演义》中,曹军在攻打东吴失败后,被刘备追杀,而他们最终在华容道面对的是关羽以及他的军队,当时曹军中许诸、张辽这两名大将都在,可他们却选择了求饶,这是为什么呢?

1.赤壁之战失败,曹军元气大伤。

首先,看一下当时的背景。在曹操的雄霸一方的愿望实现之后,他决定要铲除刘备势力,还想打下东吴。刘备和孙权这两方都不敢单独对上曹操,为此他们决定联合。而这两方联合的实力也没有曹操想的那么弱,反而是曹军来到东吴地界,却不适应水上作战。曹操便提议将船连在一起,而这恰恰是曹军最终惨败的原因之一。

在赤壁大战上遭遇了惨败,曹军只能落荒而逃。期间曹军的士兵死伤无数,很多人在赤壁的大火里丧生,还有一些掉到了水里,更多的人是在逃亡的路上饿死、病死的。而周瑜、刘备的军队也一直紧紧追赶着曹操,使得曹军不敢停下休息,只能马不停蹄地逃跑。

2.关羽驻守华容道,曹军下跪轻饶。

而在《三国演义》中,曹军在逃亡的路上,在华容道遇到了刘备的大将关羽。这时的曹军已经赶了很久的路了,早已丧失了斗志,更没有力气再对战了。虽然曹军中的许诸、张辽都在场,然而他们都没有挑战关羽,而是跟随曹操一起,下跪求饶。他们两人对战关羽就没有胜算吗?

其实不管他们对战关羽有没有胜算,当时曹操都跪下求饶了,他们肯定是跟随主公的做法,一起跪下求饶。虽然这样的做法看似是消极应对,其实是他们忠心的表现。跪下是耻辱的,但是为了主公和士兵的性命,他们必须跪下。许诸、张辽也可以选择硬拼,但是这可能导致的会是全军覆没的结果。

3.故念旧情,关羽放走曹军。

而关羽面对曹操、张辽、许诸等人的求饶,确实是被说动了,将他们全部放走了。关羽与刘备失散的时候,曾经加入过曹营,虽然最终还是离开了,但曹操对关羽的看重和优待,关羽都记在心里,因此不忍心杀害曹操。而张辽与关羽的私交很好,两人虽然不在同一个阵营,但也算是生死之交,关羽也不想与张辽兵刃相见。

总的来说,曹军与关羽在华容道上相遇,原本曹军很可能被关羽斩尽杀绝,但是关羽顾念曹操、张辽、许诸的旧情,于是便将他们放走了。如果张辽、许诸一见到关羽就直接与他硬拼,那么关羽可就不会有心软的时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05

在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中,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不幸落败,然后被关羽军赶至华容道。虽然关于恋着往日的情分并没有故意为难曹操,反而将曹操放走。可是有一点比较奇怪的是,当时曹操手下还有许褚跟张辽这两位猛将。那不仅没有直接跟关羽硬拼,反而还下跪。其原因就是他们担心关于有埋伏,硬碰硬反而会导致自己的手下全军覆没。

一、张辽的武力不敌关羽

张辽是一个纯粹的武,叫他并没有什么计谋上突出的优势。早在之前关羽在曹操麾下的时候,两个人就曾经对武学有过探讨。后来关羽斩杀颜良的时候,也是有张辽帮忙作掩护的。所以他们两个人可以说是有过命的生死交情。而且张辽本人对关羽的义薄情天,有一种深深的敬佩之情。所以他没有选择跟关羽硬拼,反而在关羽放了曹操的时候,选择下跪感激。

二、许褚深思熟虑

许褚出生在穷苦人家,如果没有曹操的赏识的话,他是无法做到今天这个位置的。在曹操心目中,许褚就是樊哙一般的人物。樊哙就是在鸿门宴中将刘邦解救于危难中的武将。由此可以看出,许褚不仅武艺过人而且胆识过人。而许褚在在华容道中没有选择奋起反击,就是担心关于有埋伏,如果继续打下去必然是一场恶战,而且曹操军营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所以在华容道选择下跪,就是为了请求关羽放过曹操。

三、曹操逃出华容道

综上所述,许褚跟张辽在华容道之所以没有选择跟关于应聘,其原因就是担心关羽有埋伏,硬拼反而会导致自己全军覆没。而且他们深知关羽义薄云天的为人,不会趁人之危。果不其然,关羽在华容道放了曹操,这也是上天注定不会灭亡曹魏集团。

第2个回答  2020-06-06
因为他们都知道挡不住关羽,而且也知道关羽会放过曹操。
第3个回答  2020-06-06
在华容道当中,因为曹操和关羽直接的谈判,所以许褚和张辽才没有上去,和关羽直接对战,这也是还没到最后一步。
第4个回答  2020-06-05
两个人本来是想拼命给曹操开路的,但是曹操没有同意,因为曹操想亲口说服关羽饶自己一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