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怎样让孩子自主学习

如题所述

在亲子交流群里,常有家长抱怨孩子作业拖拉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如果家长在孩子上一、二年级就给予关注,就可以大大降低之后可能出现其他学习问题的几率。

其实呢,成功的教育从习惯的养成开始,一个好习惯就是资本,利息一辈子都用不完,而习惯的力量巨大,一旦养成,人就会自觉地一直在这个轨道上运行,而一年级正是养成好习惯的最佳时机。

那么一年级的孩子要养成哪些好习惯?我们总结了四点:

1.养成独立作业习惯;

2.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养成作息习惯;

4.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第一步:是让孩子记住作业

现在手机普及,家长会通过手机知道孩子的作业内容,而很多家长太过于积极,一回家就安排孩子做作业:先做这个再做那个。这样孩子会形成不记作业的习惯:我回家就是做作业,至于做什么爸妈会安排。所以专家建议,家长帮孩子的时候要记住这样一条准则:给孩子帮助是为了将来不需要帮助,我们的监督是为了孩子以后不需要监督。

让孩子自主独立完成作业,必须有一个操作流程。首先,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就可以问问孩子,今天有什么作业。如果孩子能够说出来,说明他已经在听了,也养成了听课的习惯。其次,把孩子的责任还给他,不要再拿出手机告诉他今天做什么作业。

专家举了一个例子:“我女儿一年级时候也有记不住作业的问题,连续问了两天,她都没有记住作业。第三天,我故意删掉短信,告诉她,妈妈的手机坏了,要么你打个电话问问老师看。一年级的孩子不太敢打老师电话问作业,这对她来说就是种痛苦的惩罚,让她知道,妈妈的手机靠不住,还得靠自己记作业。这个过程就会让她养成记住作业的习惯。”家长可以试试这个办法,如果孩子哪天记住作业了,就要及时表扬,因为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才会愿意继续做这件事,继而积累成好的习惯。

第二步:制定出作业流程计划

一年级的孩子往往思维条理性还没有建立好,所谓的思维条理就比方今天要做很多事,但你要把事情排序完成,效率会提高。所以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家长可以帮孩子把作业流程安排好,让孩子按步骤执行,这样更容易养成好的作业习惯。做作业前,可以先问孩子想先做什么作业。让孩子在大脑里把作业内容整理一遍,一般来说,先做书面的作业,再做读写、运动类的比较科学。让孩子把要用到的文具和书统统拿出来放在一起,做好一样就收到书包里去。孩子有了作业流程,家长只需静坐在边上,看到孩子语文做好了,可以问问“接下去是不是做数学了呀”,孩子就会接上了,一样作业做好了就鼓励一下,“这么快就做好了,看来今天我们能在30分钟内就完成了”,这样孩子始终在情绪比较好的状态下完成作业,作业质量也会比较好。

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孩子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读题能力,而不是仅仅给他解答问题。专家说,如果自己的女儿遇到不会做的题,自己一般都会说,“妈妈正在忙,你先读给我听听看”。其实这样的做法更能培养孩子读题的习惯。大多数低年级孩子不会读题目,考试、作业中缺漏题也都因读题能力欠缺,如果这个题目对于孩子确实比较难,可以请孩子再读几遍。有的孩子读到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自然就明白了。读题能力可以训练,也可以培养。有的家长,孩子做作业时一会帮忙拿本子,一会帮忙刨铅笔,看到写错了还帮忙擦橡皮,其实正是家长的行为让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作业习惯,也造成了孩子的责任感缺失。

还有一点,就是不要盯着孩子写作业。我们的辅导中心曾经辅导过一个孩子,口算错得特别多,一问,才知道,这孩子做作业时,妈妈总是坐在边上,一做错就告诉他,你又错了,孩子立即改正了,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考试的时候怎么办呢。所以,家长用心培养孩子也需要方法得当。

第三步: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引导

一年级的孩子可以重点抓书写习惯,首先,字迹端正的孩子学习态度都不会差,往往会得到老师的正面评价,这也给孩子带来更多自信。字迹端正和结构合理的书写,为孩子养成好的作业习惯打好基础。

引导孩子写字也有方法。一年级的孩子,刚开始写作业,常会写得歪歪扭扭,涂涂擦擦,有些地方甚至擦破了,作业本看起来脏脏的。这个时候,家长也可以用鼓励的方式,比方孩子一排字写完了,其中一个写得较好,或者只有一个笔画写得好,家长都可以夸一夸。比方“这个横写得好”,夸奖要从细节入手,孩子就知道原来这样写横是好的,收到了这样信息,孩子就知道该怎么样写好。如果你只说,这个东倒西歪,重写,其实这样一来,孩子还是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写好。夸奖得夸张一些也可以,让孩子每天在表扬中得到自信,愿意朝着好的方向走,慢慢就能培养良好的习惯。

第四步:改掉拖拉不妨让老师帮忙

有的孩子作息习惯不太好,尤其到了冬天,起不来床,拖拖拉拉的。其实一年级的孩子把老师看得很重要,只要和老师配合好,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作息习惯并不难。专家说:“刚上学的时候,我的女儿也有拖拖拉拉的毛病,有一次,我也不催她,出门时算好了她会迟到,就提前和班主任沟通好,让老师给孩子一个惩罚。下午我去接女儿时她主动说,‘妈妈,今天都迟到了。’我装作很惊讶的样子,说‘那老师有没有批评妈妈呀,我是很害羞的,我都不敢去见老师了。’女儿说,‘老师没有批评你,迟到是我的事情’,我问她‘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女儿说,‘我想明天早点起来’,‘那你想明天几点起来?’‘6点半吧’‘我帮你调好闹钟’。”这样做,把责任还给孩子,告诉孩子准时是你的事情并不是我的事情,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觉得妈妈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和自己站在一道的,容易培养起责任感。作息习惯可以运用策略,还是很容易培养的,请老师帮助更是事半功倍。千万不要小看这个问题,有的家长到了孩子上高年级还为这个问题发愁。

第五步:听课习惯从举手开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1
1、自我心理调适和疏导
学生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和疏导,自我减压;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生彼此之间传授经验,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也可以自己组织班级学习研讨会,营造一个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2、老师给予学生获得自信感的机会
厌学学生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自卑感。如果孩子开始有厌学现象,老师要做到及时肯定孩子的闪光点,肯定和表扬孩子,以满足孩子的自尊心需求。
3、家长学会区分赏识和表扬
家长应树立正确的进步观,学会区分赏识和表扬,看重赏识孩子努力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表扬其行为的结果。
4、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关系是影响孩子学习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家长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孩子,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决定,能经常和孩子在一起,有共同的喜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而不是挑剔孩子,家长自己也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榜样,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5、避免过高期望
家长不要总是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并对孩子产生严厉和苛刻的要求,因为这是孩子产生叛逆心理厌学的主要原因。
6、共同成长
家长要时常关注新信息,多看家庭教育方面的报刊杂志和专业书籍等,提高自己的家教水平,缩短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孩子有一个温馨、快乐的家,解除压力,才能快乐学习,轻松成长。
第2个回答  2020-10-21
小孩子只有慢慢引导他,让他发现学习的重要性或者是学习中的乐趣,这样孩子就会主动学习。
第3个回答  2020-10-21

首先要提高孩子的自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