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懂得道理越多,在遇到不良情绪时,越难控制?

为啥懂得道理越多,在遇到不良情绪时,越难控制?

您好,在对于情绪处理,上面方法里借助“无”来表达,具体就是“无所谓”,来稳定情绪,不积极,不消极,降低自己欲望,降低对别人欲望,说出想法,恢复常态下的理性,让认知发挥作用。
也就是说,处理情绪更多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根本目的,目的还是为了有利于解决问题,我们必需知道这一点,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可以说,情绪管理是个中继站,好似小区的暖气交换站,承上启下作用,是手段,但没有这个手段却会供暖不热,无法获得更好目的。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理性的动物”,这句话很理性,因为这句话隐含一个前提,就是“人首先是动物,是感性的动物”。
可见,感性是人的基本特征,我们说情绪管理也是源自这个原因,不是说我们是理性的,就变得理性了,而是首先承认感性接受感性才有可能并存或者超越感性。
问题在于,我们从理性出发,从认知出发,费如此大的劲,来管理情绪,为何如此之难,我觉得可以从这两个原因理解,一个是认知局限,再一个是神经机制。
今天先说认知局限影响情绪管理。
作为理性的人,我们拥有大脑皮层,一出生就开始社会化,最不缺的就是认知理论,也可以说我们人的智商差别非常小,差别大的其实是“如何使用知识”,或者说“正常使用知识”,因为我们都“善于拉活车子,不善于拉死车子”。
原本通过认知学习,学习如此多的方法,是为了有效来管理情绪,结果“学习使用两张皮”,事到临头才发现都是“屠龙术”,无法使用。
我觉得不是理论知识错了,而是我们认知局限导致无法正常使用这些知识,这就是“慌了不打粮”,惊慌失措,无法发挥正常知识,因此说逆境下的正常发挥更卓越。
原因就是认知局限。以前说过,时空局限让我们成为井底之蛙,跳不出来。自我中心主义让我们难以共情,心理能量只能聚焦自己。人格局限和情境局限,使得我们难以多因素理解心理与行为。
这就导致三种思维误区:直觉思维,听风就是雨,时空局限迷住眼睛;自我中心主义思维,难以跳出自己困难;机械思维,单一归因,因果思维,忽略相关性。
这些三种思维误区,导致原本健康心理状态,一旦遇到不如意事情时候,会迅速被这些事情牵引,变得心态不健康或者不正常,表现出来就是不能理性说出诉求,要么带着情绪说,要么用问题行为说。
这就类似高考重大挑战常说那句话,“发挥正常就是胜利”,紧张时如考场上会发挥失常,无法做出正常能做到的事情。
举个例子。初中生参加往返50米折返跑,中间要做道题,几加几等于几乘以几,括号填上一个数字就可以。过后看,很简单吧,紧张时候呢,可能写不出来,这就是认知中的时空局限、情境局限性等导致。事情发生后,导致的新情境,加上其他四种局限,对于认知正常发挥就是个大挑战,导致认知管理情绪方法失效。但绝不是知识越多越无用,因为一旦克服局限就会突飞猛进,所谓顿悟也许就是这个意思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18
我们说可以从“慢无止境”法来处理心理问题,其实就是试图用认知行为疗法处理困惑,不过这里要讨论下,为何情绪如此难以管理?

对于情绪处理,上面方法里借助“无”来表达,具体就是“无所谓”,来稳定情绪,不积极,不消极,降
我们说可以从“慢无止境”法来处理心理问题,其实就是试图用认知行为疗法处理困惑,不过这里要讨论下,为何情绪如此难以管理?

对于情绪处理,上面方法里借助“无”来表达,具体就是“无所谓”,来稳定情绪,不积极,不消极,降低自己欲望,降低对别人欲望,说出想法,恢复常态下的理性,让认知发挥作用。


也就是说,处理情绪更多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根本目的,目的还是为了有利于解决问题,我们必须知道这一点,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可以说,情绪管理是个中继站,好似小区的暖气交换站,承上启下作用,是手段,但没有这个手段却会供暖不热,无法获得更好目的。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理性的动物”,这句话很理性,因为这句话隐含一个前提,就是“人首先是动物,是感性的动物”。

可见,感性是人的基本特征,我们说情绪管理也是源自这个原因,不是说我们是理性的,就变得理性了,而是首先承认感性接受感性才有可能并存或者超越感性。

问题在于,我们从理性出发,从认知出发,费如此大的劲,来管理情绪,为何如此之难,我觉得可以从这两个原因理解,一个是认知局限,再一个是神经机制。
第2个回答  2022-03-18
归因之一是认知局限性导致思维误区,平时侃侃而谈,遇到事情之后呢,心理状态变成不健康甚至不正常,结果认识对情绪管控作用就发生失常。

这提醒我们,不是知识不重要,是觉察知识的使用才重要,为此需要采取行动,刻意训练,在练习中习得新方式,同化知识,也就是常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其实这也是阳明心学所说的“知行合一”,知道和做到应该是一体两面,可为何知道做不到呢?其中滋味需要我们慢慢品。

今天说说管理情绪困难的第二个原因,也就是生物神经机制原因,这是神经科学证实的,对于我们来说理解就行。

从进化论角度说,大脑一般包括三部分,即爬行脑、情绪脑、大脑,相应在大脑神经结构上分作脑干、边缘系统、大脑新皮层,对应作用则是维持生命活动、情绪处理(保护生命,存活第一)、理性认知。

大脑神经机制研究证实,情绪反应有两个通路,一个是由边缘系统直接引发的快速反应系统,一个是经过大脑皮层理性思考的慢速反应系统,这就导致情绪管理的困难。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假设我们走在大街上,突然看见一只老虎跑来,我们会如何反应呢?这就有两个过程发生。

首先,是老虎这个外界刺激,直接激活我们边缘系统,这个所谓情绪脑部位,产生巨大恐惧感受,边缘系统的杏仁核直接发指令给脑干,要么逃跑,要么战斗,或者干脆呆住,同时血液上涌,呼吸、心跳、肌肉等高速运转。这时候出现的感受不受大脑皮层控制,行为也不受控制,只想着如何逃命。

其次,大概率的是,我们本能的逃跑逃命,假如跑进大楼里面暂时安全了,才会惊魂未定的思考,这个老虎哪里来的,这个地方安全不,其他人在干嘛,如何处理当下危险。然后再看自己狼狈样子,努力让自己文明一点。这个过程就是刺激先经过大脑思考,再到达情绪脑部位,最后把信息通过脑干传递给身体。

回顾遇到危险这个过程,巨大刺激让我们直接被边缘系统情绪脑控制,直接做出生理和行为反应,很难再经过大脑皮层理性思考,这就是情绪管理的高效率,也是理性思考难以即使发挥作用的根源。

大脑神经机制就是这样的,两个通路来应对外部刺激,一般情境下可以慢系统,走大脑理性思考通路,再到达边缘系统,而危险情境下就会走快系统,不经过大脑而是由边缘系统直接处理反应。

可见,这解释了为何遇到意外事情或者较大刺激,我们原来掌握的那些理性认知就无法起到作用了,因为反应通路根本就不经过大脑皮层,这就是“大脑短路”。

补充下,起到决策作用的这个大脑皮层,特指我们前额叶部位,这是大脑思考区域。

这个情绪快速反应通路之所以如此强大,因为古代人类躲避危险是第一位的,保存生命活下来是第一位的,因此距今2500万年前就形成了情绪脑。而后慢慢产生发展了新皮层,即大脑皮层,时间出现只有500万年,由此可见情绪脑反应要比理性脑更加原始,也就更加难以控制。

问题在于,今天的我们,周围环境早就不是古代时候了,已经没有生命安全危险了,很多时候我们属于“反应过度”,之所以无能为力,因为趋利避害中“避害”要比“趋利”更加重要。
情绪脑更多对危险与负性敏感,这所涉及生命安全感是基础需要,因此促进我们思考如何在平时更好满足安全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3-14
之所以懂得道理越多的人,他们的心里负担更重,所以在遇到不良情绪的时候,总会以这种道理来压制自己,导致失控,所以就会变得很难以控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3-18
因为懂得道理越多,人所思考所想的东西就会越多,人的压力就会越大人的,纠结的事物也就会变得更加有理由。
特别在我们遇见不良情绪的时候,没有头脑的人可能不会考虑很多东西,那么傻傻的,一笑而过。但是越懂得道理,越明白是非的人就不一样,他会考虑不良情绪所引起的源头跟结尾,去纠结每一个细节,反而使得自己变得更加伤脑,对自己造成了很多的压力,也就促成了情绪难以控制,有句话说的好,不要做太聪明的人,那样会非常的累,做一个傻傻的人,生活会非常的快乐,也就是从这些道理中所体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