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实验

如题所述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时会使周围的介质(如空气、水、固体等)也跟着振动,这种振动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称为声波。

1、实验一

在鼓面上撒一些细沙或纸屑,用鼓槌敲击鼓面,观察鼓面和细沙或纸屑的变化。可以发现,鼓面在发声时会不断地左右振动,细沙或纸屑也会随之跳动;鼓面停止振动时,就不再发声,细沙或纸屑也不再跳动。这说明鼓面在发声时是在振动的,振动停止时就不再发声。

2、实验二

将一根橡皮筋绑在两根铅笔之间,拉紧橡皮筋,用手指轻轻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和听到的声音的变化。可以发现,橡皮筋在发声时会快速地来回振动,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响;橡皮筋停止振动时,就不再发声。这说明橡皮筋在发声时是在振动的,振动停止时就不再发声。

3、实验三

将一把音叉敲击在桌子上,使其发声,然后将音叉的一端放入水中,观察水面的变化。可以发现,音叉在发声时会激起水花,说明音叉的一端在振动;音叉停止发声时,就不再激起水花,说明音叉的振动也停止了。这说明音叉在发声时是在振动的,振动停止时就不再发声。

声音的特性

1、响度

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强弱程度。它主要取决于声源振幅的大小和人耳与声源的距离。振幅越大,响度越高;距离越近,响度越高。

2、音调

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高低程度。它主要取决于声源频率的大小。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3、音色

是指人耳能够区分不同种类或不同个体发出的同一频率和同一响度的声音的特性。它主要取决于声源振动的方式和形状,以及声波的波形。

不同的声源振动方式和形状,会产生不同的波形,从而产生不同的音色。钢琴和小提琴发出的同一音调和同一响度的声音,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来区分它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