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3-03-13
很多人说什么年轻人遗失了传统,很多时候他们没有想明白,传统到底是怎么来的。
以前,一切都没那么发达的时候,社会体系是宗族社会。
宗族社会里,某种意义上哈,走亲戚是生存的基本技能。
关系最近的一家都在一个村子,直系三代以外的亲戚,也都分布在十里八乡,平时遇到点事守望相助。
像经常会遇到的红白喜事,谁家结个婚,那时候并没有条件去馆子,你把关系不错的人请来,难不成靠自己家那两三个闲人做上百人的饭吗?而且闲人难道只做饭不张罗招呼来客?
这全是靠关系好的亲戚来助阵。
我读大学前十多年,还有那种全家一起凑钱交学费的,那个时候大学生跟金子一样罕见,绝大多数人家都没想过自己家能出大学生,更没有独立交学费的能力。
城镇化没那么普及时,大多数人家都需要务农,农忙能和亲戚互助的效用有多大,这点不在农村的人可能很难体会。(不是单纯A种A家的地,B种B家的地就可以,比如引水灌溉的问题,宗族力量在这里就会有重要体现)
可以说,在那个年代,不只是亲戚,连同村交好的人家,都是你逢年过节需要记挂一下,因为他们构成了你日常生活的重要保障基础。
现在呢,社会发展了,经济发达了,走亲戚这件事的意义,年轻人无法领会。
是否去维系这些感情的羁绊,对自己的生活没丝毫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