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观后感?

如题所述

《我的姐姐》是一部揭示社会伦理及其变迁的深刻之作,影片围绕着女主人公姐姐究竟是去追求个人事业发展还是抚养幼弟的艰难抉择逐步展开,
背后的逻辑是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人们所面临的个人本位价值观、人生观对传统的家庭本位价值观、人生观的激烈撞击。
影片通过一系列戏剧性冲突为我们揭示了这个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即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一个现代化的男女人格平等的新秩序正在形成
该片的开放式的结尾可以称得上“绝妙一笔”
影片中两个姐姐互诉内心的一场戏展现出两代女演员细腻而精到的演技,贡献了影片最大的泪点,
同时,也是这样一组人物的映照关系,让影片全然跳脱出一个个体命运的悲剧,而展现出一个庞大而久被忽视的群体样貌
影片呈现在公众面前的赤裸裸的现实问题,目前它或许不能也无法解决,但由此引发的思考,对“姐姐”这一身份的审视,对女性困境的正视,对重男轻女的透视,远比一个理想的结局更重要、更深刻
该片能够打动人心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正在于对于人的复杂情感的准确描摹,失去父母的姐弟在其后的相处中那种双向的靠近,
原本受伤害有怨气的姐姐在纠结中对于亲情的丝丝体会,一切繁复微妙都被创作者细腻准确地呈现给观众
该片是对于青年女性成长经历一次深刻剖析,并且尖锐地触及很多令人关注的社会议题
电影后半部分感受亲情血浓于水,在抚养和放弃之间的挣扎抉择是非常直戳泪点的。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每个人物的形象刻画都非常立体出彩。
导演和编剧做这部电影想传递的也不是批判,而是一种展示,让观众看到,这种困境中的女孩真实经历的痛是什么。这是对特殊语境下出生和成长的女孩们的缩影折射。

姐姐安然(张子枫饰)的父母为了要一个男孩,不惜谎报她身有残疾,是个瘸子,甚至在检查人员撞破姐姐身体健康的真相时,父亲对她一顿暴打。高考时姐姐填报的北京临床医学专业,也被父母偷偷改成了家乡的护理专业,理由是“女孩要早点赚钱养家”。考研去北京成为姐姐摆脱父母的光明出路。但父母不幸车祸身亡,给她留下了年仅六岁的弟弟。原本已经明确人生规划的姐姐,面临着要抚养关系冷漠疏离的弟弟,还是追求个人理想的艰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8
看电影的时候,心中还是有很多想法的。开始敲字的时候,发现好多情节都忘记了。从一个姐姐的角度出发,我觉得这部电影姐弟情上处理得很细腻。安然和安子恒相处的点滴,我仿佛看到了我和弟弟相处的情景。
第2个回答  2021-04-18
看完我的姐姐之后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亲情最重要,真如老人们说的“亲人之间是砸断骨头也连着筋”的。
人间有亲情、友情、爱情,虽然是是非非存在,都会有反目成仇那一天,但是到了关键时刻,亲情是最最坚固的!
第3个回答  2021-04-18
1.重男轻女。

电影中,安然父母好不容易获得二胎名额,要安然假装扮成残疾,这样就可以生二胎生个儿子。说明了重男轻女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

姐姐安然从大学起学费和生活费都是自己的,父母不给钱安然就靠自己。

因为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偏心,所以安然自小就很独立,很强势,从小就给自己定下目标要去北京做一名医生。就是希望长大以后能和爸妈说其实女儿也是很不错的。

电影中多次催人泪下,对于安然父母的对待自己好像感同身受。

因为我也是身为家中的姐姐,我是家里最大的,从小也比较好强,造成现在很倔强的性格。

电影《我的姐姐》观后感
但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法,我没有安然这么大的理想,我无法做到像安然这样身处逆境也一样不屈不挠。

安然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震撼到我了,我甚至后悔当初没有上大学,没有为自己喜欢的事去争取,去奋战。

因为家里弟弟妹妹也要读书,当时父母好不容易供我读完高中,便不再支持我上大学。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我高中毕业便出来工作,深圳电子厂,薪水算是可以,就是把人熬得憔悴,两班倒的日子真的是恐惧。

而我弟弟老妈一直劝他一定要读大学,但我弟很固执,没有好好珍惜这个机会,前几天和弟弟聊天中,他说,后悔没有读大学,如今没有学历没有技术,工作也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

电影《我的姐姐》观后感
2.电影主要说姐姐和弟弟的亲情故事。

两人开始感情不好,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姐姐感觉到了亲情不可分割的,两人感情慢慢浓厚。

父母意外之后,安然姐姐就已经开始在慢慢帮弟弟找合适的领养人。也见面谈了好几次也没找到合适的。

其实安然是因为要追逐她自己的梦想,安然自小就立志去北京深造做一名医生。她有自己想要追逐的生活,顾自己都难,哪里顾得上弟弟。所以不得不把弟弟送人养,虽然刚开始时是恨不得马上就让人领养走。

但最后肇事者帮忙介绍了一对夫妇,觉得挺合适,最终要安然确定签字时犹豫了许久,当时讨厌弟弟主要是父母对安然做的一切,才把恨意放在弟弟身上。安然感觉到自己也是很喜欢弟弟的,毕竟血浓于水,毕竟是那一份难以割舍的亲情。

电影《我的姐姐》观后感
3.安然和男友分手。

安然和男友,在一起五年最终分道扬镳。男友很爱她,虽然两人性格不同,但男友包容安然许多,安然是个强势的人。

但最终两人还是没有走到一起。因为两人三观不同,所追逐的梦想不一样,追求的生活不一样。所以三观不同的人很难走到一起。

第4个回答  2021-04-18
“姐姐”,意味着什么?
原创 翻翻小姐 拾点趣读

姐姐,意味着什么?

——《我的姐姐》观后感

致敬所有的姐姐们

姐姐:“我的世界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啊!”

弟弟:“我的世界只有你了。”

很久没有到电影院看电影了,但当我看到《我的姐姐》这部电影的预告片时,便下定决心要去看。因为,我也有一个弟弟。我想看看电影中的姐姐和弟弟。

《壹》

《我的姐姐》可以说得上是一部温情电影。张子枫主演的姐姐安然,从小和父母关系淡漠,十分独立。刚刚大学毕业,在医院当小护士,和男友一起备战考研,同时也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而这一切都被一场车祸打破了。在车祸中,父母双亡,留下从未见面的正在上幼儿园的弟弟安子恒。弟弟是爸妈在安然上大学后生下的。

安然和弟弟的第一次见面是在父母的葬礼上。安然一个人蹲坐在地上烧着纸,弟弟被幼儿园老师送来站在外面,两人对望着。葬礼后,家中长辈让安然照顾弟弟,因为年幼的弟弟什么都没有,而安然还有父母留下的一套房子。最初,安然是坚决反对和抵制的。在安然看来,自己上大学后,从未花过父母的一分钱,与安子恒更是从未谋面,凭什么父母双亡后,刚刚毕业工作的她,面临着考研升学的压力,就要承担着养育弟弟的责任,这一切都是不合理的。所以她反抗,她抵制。

她一边带着安子恒,一边找合适的寄养家庭。看到弟弟,她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因为是女儿,而那个时候又是计划生育,父母让她装瘸子,被街道办事处的人发现后,父亲打她,她激烈反抗的场景。当然也有和父母为数不多的欢乐时光。童年的她异常坚强、独立。上大学后,她更是长期在外,独立生活。而弟弟安子恒从小被父母宠爱、呵护。最初,弟弟对姐姐也是十分抵触的,把饭菜故意洒在姐姐的床单上、搅乱姐姐第一次在男友家的露面。

《贰》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相处下,他们渐渐有了感情。一次,在地铁站里,弟弟上完厕所后,出门却看不到姐姐,他在地铁站里一边哭着,一边焦急寻找。而本打算离开的安然悄悄看到后,还是忍不下心,最终留下了。

再后来,安然在与父母车祸相关的司机帮助下,找到了合适的寄养家庭,却被姑妈借口弟弟有暴力倾向搅黄了。在那时,安然面临着考研、工作的各种压力。她的高考志愿被父母由北京某医学院的临床医学改成川内医学院的护理专业,她不喜欢自己现在的护士工作,所以她想考研去北京。另外,她又与相恋5年的男友分手,而接管弟弟的舅舅明显不靠谱,姑妈家里也有难处。这一切都让安然无所适从。

《叁》

小孩子有时候是最懂事的。弟弟知道姐姐想要去北京,他不想拖累姐姐。一天中午,他主动找到被自己用球砸到的小伙伴,悄悄拿门卫室的电话,给寄养家庭解释自己没有暴力倾向,愿意去寄养家庭。当安然得知后,来到幼儿园,问弟弟为什么要这样做,弟弟没有吭声,任姐姐打自己。安然跑出教室,一个人哭泣着。这一幕,可以说是最感人的地方。隐隐中的亲情在此刻得到升华。

之后,安然毅然辞去在医院的护士工作。离开之际,看到自己曾照顾的孕妇正被送到上级医院。安然一路狂奔,去叫住孕妇的丈夫,建议保大不保小,但是这一家人没有听,留下了2个女儿。安然和在医院碰见的姑妈一起回到家中,姑妈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作为长女,她为弟弟——安然的父亲,放弃了自己的大学、工作。最后告诉安然,以后的路让她自己走。听到这些,安然哭着吃完西瓜,站起来向姑妈鞠躬离开。

在她去北京前,去寄养家庭看弟弟安子恒,寄养家庭希望她签下永远不再看弟弟的协定,在那一刻,安然犹豫了,停笔了。她冲出门外,拉着弟弟安子恒离去。我想:或许在那一刻,安然理解了姑妈,也释怀了自己。安子恒是自己的弟弟,她是姐姐,意味着往后余生,她要照顾弟弟,带着弟弟成长,不论风雨,永远都是一家人。

《肆》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感受到了辛酸。安然的姑妈,作为姐姐,“长姐如母”,一直扮演着牺牲者的身份。而到了安然,她反抗这现实,刚出社会的她又有什么错呢?弟弟,更是没有错。又该怎么办呢?所幸,最后还是在亲情的感化下,安然选择照顾弟弟。因为弟弟的世界只有她了,而她是姐姐,彼此是唯一的亲人了。安然难以舍弃、割裂。这让我想起了《欢乐颂》里面的樊胜美,对于樊胜美的处境也多了几分理解。因为亲情,难以割舍,所以她一直在苦苦挣扎中。

惟愿世间沧桑,尽管痛苦、难过,人间真情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