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艺术和体育方面有哪些成就?

如题所述

战火纷飞,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百花齐放

枫桥话史
06月17日
前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是非常复杂的,因为在当时除了中国传统社会流传下来的儒学和道教之外,在当时的西域地区也通过丝绸之路传来了许多国外的宗教文化和形式。佛教、祆教等等都是从南亚、中亚地区传播过来的,并且对于当时中国民众的思想,特别是对少数民族群体的思想影响更为巨大。

《华阳国志》载:"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象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变革更多地体现在思想文化方面,这一变革程度甚至超过了春秋战国时期。因为该时期思想文化上的变革不仅仅体现在中国内部,外部文化的影响在当时也占据着重要地位从某些方面上来说,该时期思想文化领域所呈现出来的竞争场面、时代内涵,甚至是社会影响力都超过了近千年前的"百家争鸣"。所以说,该时期的文化变革是非常复杂和激烈的,这也是该时期充满了血腥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文化的冲突是难以避免的。

龙门石窟

除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和道教思想在不断竞争中相互成长之外,外来的佛教、祆教等派别也加入了这场思想文化、宗教信仰的激烈角逐当中。尽管,我们说中国的传统儒学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属于宗教范畴,但是在这些复杂本土教派和外来教派的影响之下,儒学此时也已经不再是两汉时期的儒学。无论从学术体系、学术内涵还是发展现状来看,儒学都已经呈现出与时代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佛教的传入虽然在前期并没有引发广泛的重视,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民族迁徙和融合的过程中,佛教的势力迅速扩展到了南方与北方地区。南朝时期出现了佞佛现象,佛教寺院也在大肆修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也纷纷将佛教纳入自己的思想文化体系当中,石窟作为当时佛教发展的重要证明,成为了今天我们研究该时期佛教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此外,在绘画艺术、书法艺术等方面,该时期也衍生出了一批学家和作品。

干呕帖临摹本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像雕塑艺术的发展

东汉晚期传入中土的佛教,其实在印度地区已经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佛教在公元前出现,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和演变,在戒日王朝时期已经成为了极具影响力的教派。该时期佛教能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北方地区,并且迅速扩展,和之前的早期佛教相比,在教义、修行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适应时代需求的变化。

丝绸之路在少数民族统治时期依然发挥了其应有的价值,特别是经济、文化以及思想的重要通道作用。少数民族在北方地区纷纷建立政权之后,更新的佛教思想及其体系也开始源源不断地注入中原地区,继而在中华大地播散开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个政权以及统治者有不少对于佛教都是非常笃信的,南朝方面主要集中在南梁时期。

王羲之

南梁中又以梁武帝佞佛最甚,突出表现特点就是修建了大量的佛教寺院,相比之下原来的儒家却受到了忽视,在发展速度上远不及佛教和道教。而在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中,除了必要的佛教寺院修建之外,他们更多的是重视佛教石窟雕刻的建造。因此在北方地区的北朝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石窟雕塑,这些雕塑技术手法十分精美,雕像栩栩如生,成为中国文明历史中的瑰宝。

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佛教文化的创造,随着新佛教体系和思想的流入,使得该时期的佛教文化,特别是在佛像建造的艺术方面明显受到了当时印度的犍陀罗艺术的影响。这些石窟雕像十分精美,数量上高达数十万个,每尊佛像都是经过工匠的细心雕琢,即便在今天看来,这种视觉上的感觉还是非常震撼的。

《续高僧传》载:"帝以陵阜回互咨谒或难。天保三年下敕于邺城西南八十里龙山之阳。为构精舍。名云门寺。请以居之。兼为石窟大寺主。两任纲位。练众将千。"

鸠摩罗什

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理论以及绘画艺术的演变

绘画艺术历来都是中国古代艺术领域的一个突出舞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使得绘画的内容和时代蕴意也出现了较大变化。而且在关于绘画理论方面的一些成就也是非常引人关注的。由于佛教的传入,此时的绘画内容也开始展现了重要的佛教故事和主要代表人物。曹不兴作为东吴时期的画家,是当时少有的能够以佛像及其相关文化作为绘制对象的。

曹不兴的弟子卫协就曾经以绘画佛像出名,此后他的绘画风格也不仅仅局限于此,像人物、山水、田园等风格的绘画,他都非常擅长。因此在西晋时期,卫协在绘画界也是非常出名的,和当时的另一绘画大家张墨并称为画圣。南朝时期的绘画艺术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得益于当时南朝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绘画风格也呈现出和谐、宁静之风。

云冈石窟

比如刘宋王朝时期的宗炳就非常擅长观察自然景观,将当时的山水绘画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萧齐政权时期的谢赫出身于门阀士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积累,他最擅长的就是人物绘画。特别是将人物的神态、动作都描绘地细致入微,非常具有神韵。不仅如此,谢赫当时对于绘画理论还有很高的造诣,他编著的《古画品录》,除了搜集了名人古画之外,对于绘画的结构、行笔等方面也做了系统介绍。

《晋书》载:"尤善丹青,图写特妙,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精。答曰:四体妍蚩,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南梁时期的著名画家张僧繇在临摹佛教寺院墙壁之时,就非常注重实地考察,他通过仔细的观察,包括砖与砖之间的缝隙,颜色的变化,其中最难描绘的就是墙壁颜色的变化掌握。对此,他发明了晕染法,成功解决了这一难以显示出渐变颜色的层次感觉的难题。

曹不兴

书法字体的丰富以及王羲之的千古留名

书法艺术的起步还是比较晚的,在秦朝和西汉时期主要流行的就是官方规定的字体,并且对于字体的撰写有着很严格的限制。因此,当时社会的书法家存在的发挥空间很小,当时的书法形式也就比较单一。到了东汉时期,这种对于书法字体的限制逐渐放松,越来越多的文学家开始创作自己喜欢的字体,由此书法艺术也就随之出现了。

从东汉末期,这种书法体系就已经在丰富发展之中了,蔡邕他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还是当时不断丰富书法撰写的名家。他最具开创性的成就就是利用八分体进行篆刻,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新颖的书法篆刻形式。随后的大书法家刘德升就是后来非常风靡的行书的创造者,与此同时他还涉及了草书和真书的书写风格。

蔡邕书法

曹魏时期,行书广泛流行,钟繇、胡昭等人曾经得到了东汉末年大书法家刘德胜的真迹,在临摹的同时不断融入自己的风格,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行书体系和模式。钟繇于此深入研究,还衍生出了一种全新的书法体,即真书,也就是后来的楷书。这种字体方正大方,气势恢宏,非常具有当时的北方特色,因此备受欢迎。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书法领域最久负盛名的当属王羲之,他最大的书法成就就是能够将当时流行的各种字体进行融合发展,他擅长行书、草书、真书等多种书法风格。而且他在长期训练之下,将各种书法形式糅合一体,博采众长,终形成了一代书法风格。王献之在书法成就上虽然略逊父亲一筹,但是在后世的评价当中也是非常高的,父子二人为我们留下了一场书法盛宴。

《晋书》载:"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为敦主簿。"

王献之

评价

魏晋南北朝作为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能够在艺术方面取得诸多成就是非常难得的。尽管这些成就或许并没有惊世骇俗的震动,但是确实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在那个战火纷飞、民族融合的大时代背景,能够取得这些方面的艺术成就还是非常难得的。当然我们也应该知道,这些文化成就的取得也是和当时的社会现实环境离不开关系的。

这些艺术成就当中最为辉煌的就是石窟佛像雕塑了,在东汉晚期传入中原的佛教文化,在此时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与此同时,少数民族入主北方之后,起初对于汉族文明一般是呈现出一种排斥的态度,因此佛教文化在此时成为了众多少数民族首领所推崇的宗教文化。

佛教的影响一直延续到北魏时期,甚至丝毫没有减弱的现象,甚至到了后来的隋唐时期依然对当时社会的民众思想有着很大的影响。北朝时期修建的大量佛像石窟,经过了千年的风沙洗礼,到今天依然存在,这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财富。

在一个各方文化、各种形式文化相互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之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方面的文化艺术也展现出了一种混合、开放、多元的风格。绘画方面,在强调绘画技巧的同时,更注重理论方面的总结。书法方面的风格也是更偏向于由分散到综合的趋势,不论是雕刻、绘画还是书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的都是非常辉煌的。

参考文献:《晋书》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