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了一年的中药,会否产生副作用,还要继续服用吗?

如题所述

本人因心、肾损伤,从2005年12月28日开始喝中药,至今已经16年多啦,除了极特殊情况间隔三两天,其它时间每日早晚各一次。截止今日,没有发现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中药及其制剂在正常用法和用量的情况下,不会产生除治疗作用以外的非预期且有害于机体的反应。中药的副作用是一直存在的,它不同于药物的毒性。中药的副作用多体现在,合理搭配的情况下,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或者是治疗以外的效果。比如应用大黄来退热的情况下,会使体温下降,但是它会引起轻度腹泻的副作用;同样的道理,应用一些滋补的药,比如阿胶,虽然血得到了滋补,气血得到恢复,但是阿胶会滋生体内的湿气。合理的应用中药可以使副作用的降到最低,但是不能消除。药物的搭配,单味药的副作用比较明显,但是如果组合性的药物,这样的副作用就会相互的抵消,以至于非常的少。”
一、药物因素
1、品种繁多:经历代本草不断增加,至今已逾万余种,这些药材来源复杂,其中同名异物或异物同名的也不少。因此,品种混乱的现象较为普遍,不少药材的基原有数种甚至几十种,加白头翁就有16种,石斛有20多种植物来源,不同基原的药材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所出现的生物活性及毒性也就不同。
2、剂量过大:当今社会不少人片面认为中药无毒或毒性很小,在服用中药过程中认为用量多一点,时间长一点无关紧要。就目前资料所见,超剂量服药是引起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
3、剂型改变:中药随剂型的改变,其理化性质以及药效,毒性也可能随之而变。一些中药,在其有效成分、药效、毒理、疗效等不很清楚的情况下,尤其在缺乏科学的、有效的质量控制情况下制成针剂,应用时常发生不良反应。
4、炮制不当或未经炮制:中药通过炮制可以降低毒性,减少副作用,增强疗效。中药若不经炮制或炮制不当入药.也是产生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
5、药物不纯或受污染:中药材本身来自高山或农田、来源广而杂,包装和储运等都不根规范,容易造成霉变,虫蛀、发酵、发芽、泛油等变化;中成药加工亦不够规范化,生产过程中控制不佳就易造成污染,这些被污染的中药服用后易导致不良反应。
6、方剂配伍不当:中医临床用药,多以方剂为主,一个方剂所用药味,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其功效应当是该方剂中所有药物的群体效应,若配伍不当,不仅降低疗效,还可能增加毒性。
7、中西药联用不当:近年来出现中西药共同伍用的制剂,由此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已时有报道。盲目的联用中西药物,不仅可相互产生拮抗,降低药效,而且还可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
8、用法不当:疾病有寒热虚实之分,药物有寒热温凉之性,药物不同,使用方法则异,用法不当,就会导致不良反应。
9、药不对症: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施治,对症下药。即指用药要因人因病因证因地因时而异,对症下药,随证加减,这是中医中药治病的精髓。同一药物,对证使用,可以治病,若不对证使用则可导致不良反应。
二、体质因素
1、个体差异重视不够:由于患者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如种族、年龄、性别、体质、生理状态、病理状态、精神状态等均存在着差异,因此对药物的敏感性、反应性、耐受性均有所不同。同时,病人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病程的长短以及有无兼证等都与中药的性味功效密切相关,若在用药时不加注意,也易引起不良反应。
2、免疫缺陷:有免疫缺陷的患者,在使用某些药物时,也可导致一些特殊的不良反应。
三、其他因素
除以上因素可影响不良反应的产生外,还可收到地理条件,气候寒暖、饮食起居、给药时间、给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20
吃中药副作用相对来说比较小,但是最好不要过量使用,如果过量使用也可能会产生明显的副作用,比如部分患者会出现过敏反应,产生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也有可能会出现毒性反应。
第2个回答  2021-04-20
如果一年中,中药没有换方子是不好的。
第3个回答  2021-04-20
那就不能再服用了,是药三分毒,赶紧停掉。
第4个回答  2021-04-20
可以暂停服用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