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操作方法?

如题所述

加工中心的操作步骤
1、开机前的检查。检查数控加工中心润滑油泵中的润滑油是否充足。切削液是否足够,系统控制柜是否关好等。
2、接通控制柜上的控制开关。
3、按下控制面板上的接通键POWER ON,系统启动。
4、按下CRT/MDI面板上的复位键RESET,系统自检后在CRT上出现位置显示画面。
5、回参考点 在执行了回参考点的操作后,数控加工中心自动建立机床坐标系。具体操作步骤见本节“手动返回参考点操作”部分。
6、建立工件坐标系根据需要和操作习惯,用G92设定工件坐标系或者用G54—G59选择工件坐标系。
7、刀具的选择、参数的设置及补偿值的输入
8、入程序可从外部输入;也可以直接用键盘在CRT/MDI面板上输入;若程序简单、不重复使用,可采用MDI方式输入。
9、编辑程序 若输入的程序还需要进行修改,则将模式选择旋钮旋至编辑位置,对程序进行编辑。
10、校验程序在对工件进行实际加工之前,还需要对编辑的程序予以校验,检验加工程序是否有词句错误,以及机床是否按既定的加工程序运行。
11、校验程序时可按下MACHINE LOCK键,将机床的所有机械轴锁定;或者按下Z—CAN—CEL键,将机床的Z轴锁定;或者使用MST LOCK软键,辅助功能锁定开关为0N,M、S、T指令将被禁止不能执行。
12、自动加工加工程序经校验正确无误后,在自动AUTO模式或手动数据输入MDI模式上按下循环启动键CYCLE START进行加工。程序运行结束后循环启动指示灯灭,机床停止运动。
13、关机按下控制面板上的断开键POWER OFF,切断CNC系统的电源后切断数控加工中心的电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5

    机床在每次开机或机床按急停复位后,首先回机床参考零位(即回零),使机床对其以后的操作有一个基准位置。

    装夹工件。

    工件装夹前要先清洁好各表面,不能粘有油污、铁屑和灰尘,并用锉刀(或油石)去掉工件表面的毛刺。

    装夹用的等高铁一定要经磨床磨平各表面,使其光滑、平整。码铁、螺母一定要坚固,能可靠地夹紧工件,对一些难装夹的小工件可直接夹紧在虎钳上。

    机床工作台应清洁干净,无铁屑、灰尘、油污。

    垫铁一般放在工件的四角,对跨度过大的工件须要在中间加放等高垫铁。

    根据图纸的尺寸,使用拉尺检查工件的长宽高是否合格。

    装夹工件时,根据编程作业指导书的装夹摆放方式,要考虑避开加工的部位和在加工中刀头可能碰到夹具的情况。

    工件摆放在垫铁上以后,就要根据图纸要求对工件基准面进行拉表,工件长度方向误差小于0.02mm,顶面X、Y方向水平误差小于0.05mm。对于已经六面都磨好的工件要校检其垂直度是否合格。

    工件拉表完毕后一定要拧紧螺母,以防止装夹不牢固而使工件在加工中移位的现象。

    再拉表一次,确定夹紧好后误差不超差。

作为一个熟练的操作人员,必须在了解加工零件的要求、工艺路线、机床特性后,方可操纵机床完成各项加工任务。因此,整理几项操作要点供参考:

    为了简化定位与安装,夹具的每个定位面相对加工中心的加工原点,都应有精确的坐标尺寸。

    为保证零件安装方位与编程中所选定的工件坐标系及机床坐标系方向一致性,夹具、零件应定向安装。

    能经短时间的拆卸,改成适合新工件的夹具。由于加工中心的辅助时间已经压缩得很短,配套夹具的装卸不能占用太多时间。

    夹具应具有尽可能少的元件和较高的刚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4-27
加工中心的操作使用:

1.需要打开整个加工中心设备,并检查各项参数是否正常,包括工具刀杆是否牢固,加工程序路径是否正确,机器表面表面是否清洁,润滑和维护是否足够等。

2.启动控制系统并连接编程设备,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处理文件或输入新的加工指令,并确定好数控程序、加工路径、刀具参数等信息。

3.调整伺服系统参数,将工具准确地定位到目标加工点。一般情况下会预制好加工轨迹的坐标,利用数控程序调节密度、长度、速度、方向、圆弧半径等精度参数,以保持加工可靠性和EULA。

4.进行实际生产操作,并根据需要对切削力的大小、温度变化、零件测量等加工过程数据进行监控和分析。

5.当加工任务完成后,需要先停止机床操作并归所属状,再关闭机器设置、文件设备、控制台等相关组件和部件,结束后清理和维护好立式加工中心。
第3个回答  2018-03-09
立式加工中心加工工艺守则
操作者必须熟悉加工中心操作使用手册和机床性能,并经过有关立式加工中心的理和实习培训,通过考试及格取得上岗证,才具备操作立式加工中心的资格。
一、 开机前准备:
1. 机床在每次开机或机床按急停复位后,首先回机床参考零位(即回零),使机床对其以后的操作有一个基准位置。
2. 装夹工件:
3. 工件装夹前要先清洁好各表面,不能粘有油污、铁屑和灰尘,并用锉刀(或油石)去掉工件表面的毛刺。
4. 装夹用的等高铁一定要经磨床磨平各表面,使其光滑、平整。码铁、螺母一定要坚固,能可靠地夹紧工件,对一些难装夹的小工件可直接夹紧在虎钳上。
5. 机床工作台应清洁干净,无铁屑、灰尘、油污。
6. 垫铁一般放在工件的四角,对跨度过大的工件须要在中间加放等高垫铁。
7. 根据图纸的尺寸,使用拉尺检查工件的长宽高是否合格。
8. 装夹工件时,根据编程作业指导书的装夹摆放方式,要考虑避开加工的部位和在加工中刀头可能碰到夹具的情况。
9. 工件摆放在垫铁上以后,就要根据图纸要求对工件基准面进行拉表,工件长度方向误差小于0.02mm,顶面X、Y方向水平误差小于0.05mm。对于已经六面都磨好的工件要校检其垂直度是否合格。
10. 工件拉表完毕后一定要拧紧螺母,以防止装夹不牢固而使工件在加工中移位的现象。
11. 再拉表一次,确定夹紧好后误差不超差。
12. 工件碰数:对装夹好的工件可利用碰数头进行碰数定加工参考零位,碰数头可用光电式和机械式两种,碰当选方法有分中碰数和单边碰数两种,分中碰数步骤如下:
13. 碰数方法:光电式静止,机械式转速450~600rpm。
14. 分中碰数手动移动工作台X轴,使碰数头碰工件一侧面,当碰数头刚碰到工件使红灯亮时,就设定这点的相对坐标值为零;再手动移动工作台X轴使碰数头碰工件的另一侧面,当碰数头刚碰上工件时记下这时的相对坐标。
15. 根据其相对值减去碰数头的直径(即工件的长度),检查工件的长度是否合符图纸要求。
16. 把这个相对坐标数除以2,所得数值就是工件X轴的中间数值,再移动工作台到X轴上的中间数值,把这点的X轴的相对坐标值设定为零,这点就是工件X轴上的零位。
17. 认真把工件X轴上零位的机械坐标值记录在G54~G59的其中一个里,让机床确定工件X轴上的零位。再一次认真检查数据的正确性。
18. 工件Y轴零位设定的步骤同X轴的操作相同。
19. 根据编程作业指导书准备好所有刀具。
20. 根据编程作业指导书的刀具数据,换上要进行加工的刀具,让刀具去碰摆在基准面上的高度测量器,当测量器红灯亮时把这点的相对坐标值设定为零。
21. 移动刀具到安全的地方,手动向下移动刀具50mm,把这点的相对坐标值再设定为零,这点就是Z轴的零位。
22. 把这点的机械坐标Z值记录在G54~G59其中一个里。这就完成了工件X、Y、Z轴的零位设定。再一次认真检查数据的正确性。
23. 单边碰数的也是按上面的方法碰工件X、Y轴的一边,把这点的X、Y轴的相对坐标值偏移碰数头的半径就是X、Y轴的零位,最后把一点X、Y轴的机械坐标记在G54~G59的其中一个里。再一次认真检查数据的正确性。
24. 检查零点的正确性,把X、Y轴移动到工件的边悬,根据工件的尺寸,目测其零点的正确性。
25. 根据编程作业指导书的文件路径把程序文件拷贝到电脑上。

二、 开机加工:
1. 执行每一个程序的开始时必须认真检查其所用的刀具是否编程指导书上所指定的刀具。开始加工时要把进给速度调到最小,单节执行,快速定位、落刀、进刀时须集中精神,手应放在停止键上有问题立即停止,注意观察刀具运动方向以确保安全进刀,然后慢慢加大进给速度到合适,同时要对刀具和工件加冷却液或冷风。
2. 开粗加工时不得离控制面板太远,有异常现象及时停机检查。
3. 开粗后再拉表一次,确定工件没有松动。如有侧必须重新校正和碰数。
4. 在加工过程中不断优化加工参数,达最佳加工效果。
5. 因本工序是关键工序,因此工件加工完毕后,应测量其主要尺寸数值与图纸要求是否一致,如有问题立即通知当班组长或编程员检查、解决,经自检合格后方可拆下,并必须送检验员专检。
6. 工件拆下后及时清洁机床工作台。
7. 加工类型:
8. 孔加工:
9. 钻加工:在加工中心上钻孔前一定要先用中心钻定位,再用比图纸尺寸小0.5~2mm的钻头钻孔,最后用合适的钻头精加工。
10. 铰孔加工:对工件进行铰孔加工也是要先用中心钻定位,再用比图纸尺寸小0.5~0.3mm的钻头钻孔,最后再用铰刀铰孔,铰孔加工时注意控制主轴转速在70~180rpm/min内。
11. 镗孔加工:对工件进行镗孔加工要先用中心钻定位,再用比图纸尺寸小1~2mm的钻头钻孔,然后用粗镗刀(或铣刀)加工到只剩下单边0.3mm左右的加工余量,最后用预先调好尺寸的精镗刀进行精镗,最后一次精镗余量不能少于0.1mm。
12. 直接数控(DNC)操作:
13. 在DNC数控加工前要先装夹好工件,定好零位,设定好参数。
14. 在计算机中打开要传数的加工程序进行检查,然后让计算机进入DNC状态,并输入正确加工程序的文件名。
15. 在加工机床上按TAPE键和程序启动键,这时机床控制器出现闪烁的LSK字样。
16. 在计算机上按回车键盘就可进行DNC传数加工。
三、 工人自检内容、范围:
1. 加工者在加工前必须看清楚工艺卡内容,清楚知道工件要加工的部位、形状、图纸各尺寸并知道其下工序加工内容。
2. 工件装夹前应先测量坯料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工件装夹时必须认真检查其摆放是否与编程作业指导书一致。
3. 在粗加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自检,以便对有误差的数据及时进行调整。自检内容主要为加工部位的位置尺寸。如:(1).工件是否有松动;(2).工件是否正确分中;(3).加工部位到基准边(基准点)的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4).加工部位相互间的位置尺寸。在检查完位置尺寸后要对粗加工的形状尺进行测量(圆弧除外)。
4. 经过粗加工自检后才进行精加工。精加工后工人应对加工部位的形状尺寸进自检:对垂直面的加工部位检测其基本长宽尺寸;对斜面的加工部位测量图纸上标出的基点尺寸。
5. 工人完成工件自检,确认与图纸及工艺要求相符合后方能拆下工件送检验员进行专检。
四、出错的原因、特别注意、改正措施列表:

出错的原因
特别注意
改正措施
1
没有检查工件的长宽高尺寸
上机前的准备工作,必须认真检查工件长宽高尺寸是否符合图纸
利用拉尺、碰数等方法检查其正确性
2
工件的摆放方向
根据编程作业指导书要求,对照工件、图纸确定工件的摆放方向
认真检查工件的方向,然后按指导书的摆放进行操作
3
碰数偏移
碰数方法、碰数后检查、输入数据的检查
碰数后根据工件的长宽尺寸,把主轴移动到工件的边缘,检查碰数的正确性;输入数据后再检查其正确性
4
用错刀具
认真检查所装的刀具是否与指导书的一致
在执行程序的第一句时,必须确认所用的刀具
5
开粗时刀具崩碎导致工件过切、刀具报废
开粗时不得离控制面板太远
有异常现象及时停机检查
6
开粗后工件移位
装夹时必须确保紧固
开粗后重新拉表、碰数
7
工件尺寸不到数
检查所使用的刀具;通知编程检查程序
对于重要位置,确保使用新刀具加工;修改或增加程序
8
输错文件名
加工前必须认真检查程序所用的刀具对应的文件名
认真检查输入的文件名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