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庄镇的沈庄老街的记忆

如题所述

沈庄老街傍咸塘港西岸,南北长约三里许;塘东的北五灶港和塘西的沈庄塘在镇区北街会合于咸塘港。北街西折有“典当街”约半里左右(属于周浦镇)。沪南公路于西市穿典当街南北而过。清代康熙十一年(1672年)于沈庄塘出口处建造永济桥(此桥为石拱桥,是本地尚存古建筑之一),现还完固,沟通了街道南北。北街过去还有永安桥跨咸塘港、西街有关帝庙桥跨沈庄塘,南街有倪家桥跨咸塘港,沟通村镇交通,市贾得益非浅。
古时沈庄官宦学者不乏其人,推动了沈庄镇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曾任过江苏省参议的朱子灏于光绪三十一年(1908)创办沈庄崇实小学,嗣后有一批朱姓后裔也热心于教育事业,朱叔源曾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过辛亥革命,后任国府外交次长之职。朱正中著有《四书正脉》,乐植梅自娱。朱风清(诸生)“艺海成园”、才多学博。在沈庄西自栽“梅园”,它产的梅子质佳而驰名遐迩,称为西园。
沈庄清代后期复兴较快,镇上各行各业齐全,有些行业享有名声,如朱关金的羊肉盛名浦东而九代相传,成就了当代周浦羊肉的鼎鼎大名,沈庄镇的竹器产品和锺德堂德国药均有百年历史。明代所产的鸡豆糕是沈庄镇的特产,以香甜爽口著称。
民国年代的商业又有发展,烟纸杂货、茶米行、水作坊、糖坊、油坊、轧米厂等相继竞开,棉花加工业有恒大轧花厂。抗日期间,工商业一度畸形发展。抗战胜利之后,市场趋混乱,集市日渐萧条。
1955年,沈庄商业划入周浦供销合作社领导。1957年撤区并乡、把沈庄乡撤并,以沈庄塘为界,北是周浦乡,南是下沙乡,沈庄南部镇上商业户划给了下沙乡供销社。目前沿沪南公路的一段街市,呈现着振兴繁荣的景象。
沈庄北街,历史记载上写过去称为“典当街”,大概过去有多家典当行。 沈庄北街向东的尽头,是咸塘港(南北向)、沈庄塘、五灶港(继续向东)的交汇处,根据记载,以前这里向东有座永安桥。 沿着咸塘港南北向的是沈庄街,向北延伸入周浦镇辖区。由于这里行人很少了,青砖路面保护比较好。向南就是“永济桥”,与沈庄塘南属于航头镇的沈庄街相通,桥南桥北堍各有二十级左右。 永济桥,建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已经有300多年历史了。2003年7月公布为南汇文物保护单位。两边的桥联都是南无阿弥陀佛。每次行船过桥,都会念一念。 过桥后沈庄街河边的水桥,过去有界石:“朱启秀堂水桥为界”。在水桥上向北、向东望,咸塘河东的周浦四高小区向南与航头经济适用房相连;向南望,一座公路桥上边是沈杜公路,是沈庄中部东西向的新商业街,现在已称为瑞和路。
在桥下通过继续向南,沈庄街在咸塘港西岸,南北有里许多保存相当好,但沈庄街南北两端在建国后分别被两家大厂建厂阻断,如今北段连同北街被拆迁了,要建各地小吃一条街,南端又要受S32沈祝(申嘉湖、机场高速、A15)公路建设冲击,又缩短了。沈庄街,冷冷落落,没有了昔日的风彩。在咸塘港上的沈庄南桥,古代这里有座倪家桥,不知道在何处。 ?在宋末元初,原嘉定八都新华村(今浦东新区高桥一带)出了一个叫张宣的人,他与崇明的朱清均都是海盗出身。元灭以后,张宣和朱清均归顺了元朝,并被封为金符千户官,负责海上漕运,深受元世祖的器重。张与朱是以海盗起家,生活上很不检点,在海上航行中亦多行不法,也引起了权贵们的忌恨,等元世祖驾崩之后,他俩的地位也开始大大的下降。这时有僧人将他俩的不法之举整理为十大罪状,上书新皇帝,这位新皇帝耳旁常常吹来有关张朱不法之举,次年,他俩被处斩首,家族流放,产业全部充公。
雍正《南汇县志》中说:与沈庄相邻的“拨赐庄”的地名来历:“拨赐庄,在杜行南三里,元末籍没朱清、张宣起运钱粮有余万两,以此庄赐丞相脱脱。”就是说,这处的拨赐庄是元末抄没朱清和张宣的产业再拨给脱脱而得名的。元朝建立于1271年(南宋灭亡是1279年),亡于1368年,共有97年的历史,朱清和张王宣被处斩则在1303年,距元朝建立时32年,距宋灭亡时仅24年。所以那本《南汇县志》关于“拨赐庄”的记载就有所不同。说:“拨赐庄,邑西北六十里。元世拨赐百花公主之庄(按:百花公主乃顺帝之妹,下嫁于丞相脱脱之子)。”看来拨赐庄在元代曾是蒙古人的大庄园。?
元王朝灭亡之时,中土的异族或外国人士纷纷改为一字之姓。或以赛为姓,或以丁为姓,后来再次改为唐和金。今天上海地区的金姓和丁姓中,大部分都可能是蒙古族的后裔。今浦东的三林是由东林、中林、西林三个村庄而得名据“拨赐庄”中讲,西林有两支同出一脉的金氏家族,另一支的村庄中有一棵罗汉松,故称“罗汉松金”,其中一支的村庄中有一颗白果树,故称“白果树金”,据此又可以推断,浦东这支金姓也是与“拨赐庄”的蒙古人有密切的关系。
沈万三,元末明初周庄人。其祖上世代为农,但到沈万三时,这支江南沈氏已成江南第一富豪。但盛极必衰,仅仅才过了数十年,即遇鼎革,沈万三被发配边疆,其子孙虽然仍然还富有,但已呈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之势。沈万三是元明之间江南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旧时各种史料亦多有叙述,但也是各说各的,众说纷云。沈氏在江南到底置购了多少地产,恐怕谁也说不清。有一本资料说:“沈庄镇,邑西北四十三里,当北五灶之 冲,列咸塘西岸。相传之为元代富人沈万三田庄。后唯朱氏称盛,今其镇西首呼为‘朱氏梅园’”。
原来,沈万三有一个堂弟叫沈维四,曾在元丞相脱脱手下作随军参谋,脱脱死后,他又协助张士诚据守关地,在张士诚兵败时,沈维四又带领周庄的部分沈氏族人逃到上海浦东的原脱脱产业的“拨赐庄”,总算躲过了明初对江南沈氏的迫害,并使这一支周庄的沈氏后裔得以在浦东繁衍发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