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护城河的现今状况

如题所述

1998年,西安市首次针对护城河开始大规模清淤、疏浚河道,西安市政府委托部队官兵千余人清理河底污泥21万立方米,河道扩宽修整,河水水质得到改善。可是好景不长,在污泥运输和堆放过程中,由于处理不善,对城市道路和污泥堆放点周边造成了二次污染。
2004年,相关部门采取高压管道输送方式清理河底污泥,共铺设输送管道二十多公里,将污泥经过4级加压,排到雁翔路南段一废弃砖瓦窑,共清理淤泥l3万立方米。可没想到的是,排放污泥的砖瓦窑周边的地下水受到污染,干燥发酵后的污泥产生的恶臭味对当地环境也产生了恶劣影响。
2009年,西安市政府经过充分调研,再次对护城河部分河段(文昌门——西门、东门东北角)采取人工办法进行清淤。先将清理区域的水排干,工人将污泥装入编织袋后,放置十天半月,使编织袋中污水渗出,污泥固化,再运上河岸拉走。清淤后的水质的确得到一定改善,可一到雨季,河道淤泥淤积,河水又被污染。 河水碧波荡漾,轻舟游弋其上……西安几代人对市区水景的向往即将实现。2014年五一小长
假期间,位于西安城墙景区的护城河水上游览区将面向广大游客开放。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西安城墙·南门历史文化街区的南门箭楼修复性展示工程、护城河水上游览区、环城公园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南门内地下人行通道等四大项目已全部完工,备受人们关注的西安城墙遗址景区,将会呈现出动人的暂新面貌。
护城河水路设计的工程师介绍,改造后的护城河最大的技术特色在于采用“中水”,即再生水,也就是说,护城河中大体量的水资源来自经过一定技术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指标的污水。这样的做法兼具了经济和生态的双重考虑。
“老西安们”都知道,曾经,西安城的污水、雨水直接排入护城河中,导致水质受到污染,雄伟壮观的古城墙被一湾浑水围绕。而改造后的护城河使得原本灰色沧桑的城墙,有了灵动、明亮的气息。
当人们乘坐古香古色的画舫,游弋在碧波荡漾的护城河上,抬眼处,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老城墙,而城墙根下郁郁葱葱的环城公园里,人们吹拉弹唱、健身游戏,享受着美好的都市清闲。“晚来清渭上,疑似楚江边”,不再只是人们的美好心愿,今天,碧波荡漾的护城河为“秦川八水绕长安,汉家五陵空崔嵬”的风光又平添了一道色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