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休息时间的制度

如题所述

劳动者休息时间的制度包括:
1、工作日内的间歇时间。每个工作日内,为了减少劳动者的疲劳和紧张状态,给予劳动者必要的休息和用餐时间即午休时间。一般为一小时,不得少于半小时。实行轮班制的单位,在调换班次时,不得使劳动者连续工作两班;
2、每周公休假日。国家规定,一般每周工作5天半,劳动者可享有一天半的公休假日。特殊行业如供电、供水等可从实际情况出发,依法安排休息日;
3、每年法定节假日,如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等。上述节日适逢公假日,顺延补假;
4、职工探亲假。职工探亲,是指与父母与配偶分居两地的职工,每年在一定时期内,回家团聚的假期,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
5、年休假。年休假是指职工每年在一定时期内享有保留工作和工资的连续休息的时间。我国法律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6、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基层单位及其主管机关奖励职工进行疗养期间的休息。
资福利的具体规定:
1、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2、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3、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4、国家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兴建公共福利设施,为劳动者休息、修养和疗养提供条件。
职工加班费计算基数:
1、劳动合同明确约定了职工工资数额的,而该工资数额又与实际发放额相一致的,就应当以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
2、劳动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的,应当以职工实际工资额作为计算基数;
3、在实际中,有时职工的当月工资与当月奖金发放日期不一致,这时应该将这两部分合计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
4、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应以职工法定工作时间内的计件单价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
5、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用人单位,当综合计算周期为季度或年度时,应将综合周期内的月平均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
综上所述,休息时间制度主要包括工作日内的间歇时间、每周公休假日、法定节假日、职工探亲假、年休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