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三天内不得在海南免税店购物

如题所述



海南在年建成自由港,当地开了很多免税店。届时,将吸引大量游客前往购物,感受浓郁的海南风情,购买许多实惠的奢侈品。然而,最近有人宣布,购买者将受到惩罚。


2000年7月6日,海关总署发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监管办法》。


规定离岛旅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3年内不得享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并可按照有关规定纳入相关信用记录:


以营利为目的为他人购买免税商品或者将购买的免税商品在国内市场转卖;


购买或者提取免税商品时,提供虚假身份证件或者旅行证件,使用不符合规定的身份证件或者旅行证件,或者提供虚假离岛信息的;


其他违反海关法规的行为。


上周,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新政开始实施,新政中免税商品由38种增加到45种。


事实上,代购人“月入十万”的繁荣时代在去年年初就正式结束了。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不仅规定了利用微信朋友圈、直播等方式从事商品和服务经营活动的自然人、个人代购、微商属于电子商务经营者,还必须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取得相关行政许可,并依法纳税。还明确了个人从事小额交易不需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但超过人民币5000元的部分也要依法申报纳税,否则罚款2至50元。


另外,未免税放行的货物连同口岸免税店购买总额超过8000元人民币的,仍需申报。这意味着,不仅是代购,今后回国帮亲友代购或带礼物的普通游客也需要缴税。即使是在免税店购买的商品,如果超出限额,仍然需要依法纳税。


从此,朋友圈里的代购消息明显减少。去年3月,日本百货店协会的数据显示,自1月以来,日本百货店的免税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减少了7.7%,这是两年多来的首次下降,引起了日本业界的担忧。此外,每位消费者的平均消费减少了8.4%,为6.3万日元,约合567美元。东京银座一家商店的工作人员表示,奢侈手袋和服装的销售尤其疲软。


与此同时,奢侈品牌缩小全球差价的做法也进一步挤压了代购的利润空间。要知道奢侈品和化妆品是代购的主要品类。由于内地和海外价格和款式的长期差异,国内很多消费者习惯于寻求海外代购。买家利用差价获利。为了节约成本,他们通常会通过各种渠道逃避关税,其中以自用产品不需要申报为由避税是最常见的方法。


据英报《金融时报》报道,早在年,欧洲奢侈品在中国的溢价就缩水了25%,成为推动国内奢侈品消费的重要趋势。根据咨询公司德勤对近2000种奢侈品价格的调查,这种价格差异已经减少。


年,中国突然开始降低部分种类产品的增值税税率,涵盖日用消费品、服装等。其中,服装鞋帽进口关税降低51%,化妆品进口关税也调整约48%,手表、眼镜、珠宝关税分别降低13.9%。


自去年4月1日起,原16%的适用税率进一步下调至13%,相应的跨境增值税也同步降低。由于跨境零售进口没有中间环节,增值税以零售价格为基础征收。消息传出后,路易威登成为第一个响应这一政策的奢侈品牌,悄然而至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无论是增值税税率的下调,还是国内自由贸易口岸的推进,还是免税店的开设,人均购物额度的放宽,这背后都是进一步将海外购物重新安置到国内,培育内地奢侈品消费市场,从而带动整体消费经济的举措。


值得注意的是,王府井也于近日获得了免税品经营资格,成为继中、日、海、珠、深、中、侨免税之后,中国第八家拥有免税许可证的企业。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尽管BTG和王府井尚未详细披露其免税商品业务的范围和计划,但据预测,该公司可能会利用其在商业领域的基础,将免税业态与现有的商业设施相结合。


JD。COM国际也有兴趣涉足免税业务。近期计划布局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跨境零售进口业务,或在JD.COM国际开设线下免税店或体验店。有分析指出,JD.COM目前没有免税牌照,但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的红利下,免税业务可以为企业增加新的增值业务渠道,离岛游客消费限额的提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商品销售。


可以肯定的是,修改后的《监管办法》以及免税业务在中国的兴起,无疑给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又打了一针强心剂。


目前大部分品牌都面临着欧美和中国游客数量锐减的局面。这一群体对价格因素的敏感度高于普通消费者,国内免税店可能成为无法出国消费的中国游客的新目的地。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中国出境游客境外消费金额达2773亿美元,其中购物消费超过1100亿美元,免税渠道占37%。


全球咨询公司贝恩在早前的报告中强调,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四个主要增长动力是千禧一代消费者、本土奢侈品消费的增长、数字化战略和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随着中国税率的降低和全球奢侈品差价的调整,2025年中国境外和境内的奢侈品消费将持平,这意味着品牌要重点发展中国市场。


贝恩分析师ClaudiaD'Arpizio和FedericaLevato表示,奢侈品行业的年销售额同比增长7%,达到2810亿欧元,到2025年增长率将在3%至5%之间。虽然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因疫情下降了25%至30%,但他们预计在中国市场、数字化、Y世代和x世代的推动下,市场将在2021年恢复增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