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少年儿童的称呼有哪些?

如题所述

舞勺之年、志学之年,如下:
1、舞勺之年指的是男孩子13到15岁期间. 根据记载:勺,一种乐舞,古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
《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孔颖达疏:"舞勺者熊氏云:'勺钥也。'言十三之时学此舞勺之文舞也。"
2、志学之年指的是15岁左右的男孩子。
《论语·为政》曾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后称十五岁为“志学之年”,意思是十五岁是学习的黄金年龄,此时立下好好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的志愿,定能事半功倍,终身受益。
古代各个年龄段的雅称
及笄:古时女子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戴上簪子,以示成年。《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弱冠: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07

有三种说法:总角,豆蔻,束发。

具体如下:

1、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2、豆蔻: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的少年。

出自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

3、束发:少年十五岁。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对儿童的称呼:

1.赤子:初生的婴儿。

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2.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3.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

亦作“孩抱”。

4.龆龀(tiáochèn):儿童换齿。

《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龆齿。”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5.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

6.幼学:十岁。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参考资料:总角_百度百科 豆蔻_百度百科 束发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