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背完新概念英语全四册是什么体验呢?

如题所述

刚上大学时比较楞,满脑子都是俞敏洪灌的鸡汤。其中一个是他的某个学生把新概念三、四都背了下来,出国后给美国叫兽背诵,把叫兽感动哭了(我竟然信了)。于是从自打入学开始每天早上去学校晨读的地方背新概念,大一背掉了第三册,大二背掉了第四册。后来有一天,两本书放图书馆被偷了,索性也就不背了。体验嘛大概如下:1. 发音会改善背诵前我会跟录音读很多遍,经常还把自己的发音录下来进行校对,所以现在发音还凑合。到美帝后还有人夸我的英语好听,带点英国腔。很多人可能觉得自己在国内有口音无所谓,到国外过段时间就变得标准了。但据我观察,大部分中国人来到美国后很久仍然是中国口音,只是语言组织能力提高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里的发音是pronunciation而不是intonation(语调)。新概念录音的语调是抑扬顿挫的reading tune,和正常说话的调相差甚远,所以尽管我对新概念课文的语调能够完全模仿出来,在日常说话时的调仍然不是很自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9

我小学的时候,北京市教委整肃小升初秩序,公共英语考试不许小学生考了,直接导致本人六年级考四级的计划搁浅。更要命的是,我从公英一到三那么学上来的,教委一禁考课外班全停了,这下我不知道上什么课了。中间学了一段时间一个叫做《新视野大学英语》的教材,感觉很次,英语水平基本是不升反降了。感觉这么下去英语药丸,于是从初中开始,在家听CNN和BBC,同时以一学期一本的速度从新概念2到4背了一遍。对我英语水平有多大提升呢?我之后基本就没上过英语课了。(SAT自然是上过,但是和我一起上课的同学都知道我上课基本是不听的)每次做英语完形填空的时候,我基本都能看出哪些固定搭配在哪篇新概念课文里有出现过,这样想错都不容易。个人认为新概念英语的精华在于很少有人问津的第四册,里面的文章不算长,但都很有意思,语言很地道——当时我读那些文章的感觉就和现在看知乎日报一样,一会又蜘蛛是消灭昆虫的功臣,一会又体育不利于和谐社会,当真是发现了更大的世界,读到奥威尔和罗素的选段那简直是刷了一遍三观。写文章的时候来一句"I am always amazed when I hear people say..."或者"For our purposes, we are concerned only with..."立马就高大上了。相比之下"Last night I went to the theatre"——啧啧啧。语料的积累初期都是靠生吞活剥,只有把记忆的东西用熟了才能生发出自己的。我的英文写作新概念味一直很重,直到高二高三看英文原著多了才有所改观,不是自己的风格成形了,而是改模仿联邦党人文集以及后来的Steven Pinker了。但是你不走过这一步是不行的,画家也得从临摹别人开始吧?

第2个回答  2017-11-09

四六级托福GRE一路考下来都还算顺利。但由于我高中时英语就不差,说不清其中有多少是受益于背诵新概念。3. 写作以及语言组织能力提升并不大说实话背诵是一个很笨的方法,如果只是背,不过脑子的话,写作时根本想不起来用。有其他答案提到“语感”会变好,对我来说所谓的“语感”是在做选择题时不管什么语法凭感觉蒙对的概率就很高。。但写作、说话时主动用英语就是另一码事了。4. 有种nerdy低趣味可以带着痴呆的表情望着窗外的风景把某篇文章喊一遍。偶尔转头会发现有其他汉子用惊诧的表情望着你。可以默默走到其他在背新概念的人背后,当他们卡壳时直接接上去。。。5. 习惯比毅力更重要从大一开始基本每天都六点半起床去学校晨读的地方,从开学人声鼎沸到冬天时只剩一两个人,两年下来见到太多人坚持不下来的。毅力是有限的,与其靠毅力支撑,不如把一件事变成习惯。可能每天六点半起去背英语听起来挺痛苦的,但当你连续做了一个月后就变成了早上自然醒,一天不背好像就缺点啥。现在在美国读研,早就不背英语了,但是仍然有早上去健身房的习惯。这也是算是当时留下的后遗症吧哈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12-01
会不会。。。。。背傻。。。。。。。。,,,,,,,,,,。,,,,,,。,,。,,,,,。,,,,,。,,